宁夏玉米单产提升技术示范创造多项高产新纪录
中新网中卫9月28日电 (记者 于晶)9月28日,在引黄灌区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永丰村1900多亩的示范基地内,一排排长势整齐均匀的玉米迎风挺立,剥开玉米鲜穗表皮,硕大的玉米棒子个个籽粒饱满,田野上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260亩玉米高产攻关田5个样点,平均亩产达到1382.35公斤,创造了宁夏玉米高产新纪录。”经专家组对这里实施的大面积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示范田先后进行面积测量、人工取样、称重、脱粒、水分含水量测定等多环节后,随着专家组成员实测验收数据宣布。
连日来,宁夏农林科学院组织专家对与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及各市县农技中心联合实施的玉米单产提升技术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从宁南山区到引黄灌区,为粮食安全和大面积单产提升作贡献,宁夏玉米单产提升技术示范创造了多项高产新纪录。
2018年以来,宁夏农林科学院玉米创新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创新集成“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2024年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各市县农技中心,在宁夏9个市县区实施玉米单产提升行动,重点示范推广此项技术。通过选用密植高产玉米品种、滴水齐苗、合理增密构建高质量生产群体、水肥精准调控、病虫草害防控、秸秆深翻还田地力培肥等多项关键技术,在植保无人机、大田智能监测设备、智能水肥调控平台等加持下,实现了玉米产量的新突破。
在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彭堡村玉米示范田,宁夏农林科学院玉米创新团队联合固原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建立的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密植高产技术生产示范,专家组进行田间现场实测验收,56亩示范田最高亩产量达到1296.46公斤,据悉,这是宁南山区玉米新的高产纪录。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技术,解决了玉米“卡脖子旱”的问题,将成为宁南山区玉米大幅增加产量的方向。
在干旱风沙区的吴忠市盐池县冯记沟乡,宁夏农科院与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盐池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建立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技术示范,120亩示范现场实测,平均亩产1241.5公斤,创造了干旱风沙区玉米高产纪录。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宁夏中卫建立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生产示范,在今年秋季持续阴雨寡照等不利天气的影响下,实现了玉米产量的突破,已经超越宁夏的历史高产纪录,既达到了高产又实现了节水和节肥,这项技术可以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进行大面积地推广和应用。(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Wind突发停摆 金融终端宕机影响几何
- 夏粮旺季收购近尾声秋粮开始上市 各地加大力度保护农民利益
- 某些药物可能增加高温相关心脏病风险
- 北京高校返校后7日内加密核酸检测频次
- (乡村行·看振兴)湖南零陵依托特色资源培育富民产业
- 南非学者:北约所作所为威胁全球安全
- 联合国人权专家敦促彻查美国爱泼斯坦案
- 1月1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6626.4万人次
- 施行近30年,为何仍有职工难以“双休”?
- 分众传媒上半年营收59.67亿元 稳健增长韧性凸显
- 电影《赤脚医生万泉和》热拍中 以温暖底色讲现实故事
- 多部网络微短剧因违规被下架 专家建议立法加强监管
- 中国铁路北京局“五一”假期运输收官 发送旅客1132.7万人次
- 洪水刚退,村子里来了党员服务队
- 北美票房:《阿盖尔:神秘特工》蝉联榜首
- 台风“摩羯”逼近 广东将防风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
- 黄河下游河段出现本年度首次流凌
- 日本将发行新版纸币 为20年来首次改变设计
- 第五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在成都揭晓
- 访原子城、游青海湖 奥运健儿打卡“梦幻海北”:有机会还会来
- 热门推荐
-
- 巴西庆祝独立202周年
- 匈塞铁路:奏响互联互通、共同繁荣的时代和音
- 科学保护,守护大兴安岭这片绿色
- 去有风的地方赴约 首批湖南游客开启草原之旅
- 李在明全面否认地产弊案所有嫌疑,称检方“搞政治”
- 全国23个水产新品种在广州发布
- 8月11日北京西站、北京丰台站部分列车停运
- 德国一旅馆部分倒塌事故已致2人遇难
- 甘肃凉州“90后”女村支书乡间逐梦
- 赏花季带热乡村游 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 什么原因造成范围大、强度强的沙尘天气过程?专家分析→
- 【理响中国】中国经济开局平稳 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 电商“仅退款”新规催生“羊毛党”?
- 湖南团洲垸险情第三道防线建设基本完成
- 浙江杭州办年轻人龙井茶炒制技艺比武 倡“技有所承”
- 东西问·中外对话|贡献“G20力量”,中国何以是榜样?
- 华春莹“十连击”,揭穿了美国这些“大秘密”!
- 保时捷开启电气化新征程 2030年或将实现超八成新车销售为纯电车型
- 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大数据智能化应用赛项决赛在成都举行
- 美国俄勒冈州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致七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