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中外对话|贡献“G20力量”,中国何以是榜样?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 题:贡献“G20力量”,中国何以是榜样?
作者:甘甜 陈天浩
“在全球经济面临‘软着陆’挑战的情况下,二十国集团(G20)可以发挥政策协调和对话机制的作用,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推动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发展研究所所长崔守军近日在“东西问·中外对话”中表示。新南方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兼执行董事卡努托(Otaviano Canuto) 受访时也指出,世界面临经济碎片化风险,而这与全球化进程背道而驰,各方应当借助G20峰会这一平台展开深入讨论,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于2024年11月18日至19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作为重要成员国,中国同巴西在G20框架下可以如何加强合作,为全球治理改革做出更多贡献?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延宕、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G20作为全球危机应对和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又将如何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推动可持续发展?“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中外专家,进行深入解读。
助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G20如何凝聚共识
此次G20峰会以“构建公正世界和可持续星球”为主题,由巴西担任轮值主席国。多国元首齐聚南美,回应民生关切,为完善全球治理凝聚共识。
崔守军表示,峰会主要议题涵盖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致力于消除饥饿、贫困和不平等。作为G20重要成员国,中国将在此框架下加强同他国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推动贸易规则的更新和多边化。
“特别是在投票权、融资机制、援助政策等方面,中国可以同他国一道,推动国际机构改革,维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崔守军说,“通过这些改革,中国将为全球治理体系的优化做出更多贡献。”
巴西担任G20轮值主席国之际,恰逢中巴建交50周年。崔守军进一步指出,中巴合作成果丰硕、传统友谊深厚,两国将在G20框架下继续加强协调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话语权。
贡献“G20力量”:中国何以成“榜样”?
近年来,高温、山火、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气候变化也已成为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各方应当如何贡献“G20力量”,推动实现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崔守军认为,G20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三大重要作用:
一是,通过集体决策、政策协调和凝聚共识,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强劲推动力,推动各方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关键议题上达成共识,制定统一行动计划。
二是,G20助力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结构改革,特别是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的完善和国际气候机制的改革,确保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结构更加公平、有效和具有执行力。
三是,通过G20框架,各方还可以展开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治理。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兼执行董事卡努托则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绿色经济方面的努力表示了肯定和期待,认为中国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承诺,“极为重要”。“中国有望通过快速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来实现这些目标,包括风能、太阳能以及高性价比电动车的发展等。”卡努托说,“因此,中国不仅可以在关于自身减排目标的承诺上树立优秀范例,还可以提供能让他国受益的技术。”
采访中,卡努托还表示,期待中国在G20框架内外,携手更多亚非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共同推动数字经济以及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突破贸易壁垒:G20有何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此前曾表示,全球经济正朝着“软着陆”的方向发展,但增长前景不温不火,贸易壁垒不断上升是不利因素之一。
对此,卡努托在采访中表示,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经济竞争加剧,世界面临着经济碎片化风险。“而任何贸易分裂行为都将与全球经济,包括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化进程中所积累的利益背道而驰。”
卡努托认为,各方应当借助G20平台就此展开深入讨论,努力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不采取相关措施。
崔守军也指出,G20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在全球经济面临“软着陆”挑战的情况下,G20机制可以发挥政策协调和对话机制的作用,推动全球主要经济体采取协同的经济刺激政策,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另一方面,崔守军表示,各方可以在G20框架下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特别是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可持续技术创新,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增长点。此外,G20可以通过减少贸易壁垒,改善全球供应链,减少全球经济复苏的阻力。
“尽管G20不是一个可以直接解决地缘政治冲突的平台,但是,它能够有效促进全球主要国家之间的对话合作,降低冲突蔓延对全球市场的不利影响。”崔守军强调。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南铁路计划开行旅客列车864对 预计发送旅客740万人次
- 第十届北京市文化融合发展项目合作推介会在京举行
- 多国看好中国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重要动力丨世界观
- 第八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在四川盐亭开幕
- 中国船舶集团外高桥造船累计交船总量突破1亿载重吨大关
- 中国团队合作研发出视触融合智能微创神经内镜机器人
- 冬日“暖消费”快速升温 带动消费市场迸发蓬勃活力
- 社论丨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解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密码”
- “最美乡贤”麻功佐:让家乡蜜带给更多人幸福“甜”
- 消费市场潜能持续释放(消费视窗)
- 江西1400余万亩中稻陆续成熟 高效收割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 “‘走向世界的良渚文明’多语种图书图片展”亮相2022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如何破题绿色发展?
- 直击北京暴雨:和洪水“抢时间”
- 多部门“闻汛而动”联合应对强降雨 全力做好各项应急保障工作
- 白春礼:未来产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具备四大特征
- 民宿专家齐聚“林都”伊春 共探森林康养民宿前景
- 江苏邳州回应“垃圾桶里捡到人头”:是疑似头盖骨,法医正在查证
- 乌总统签署法令 延长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90天
- 热门推荐
-
- 今年前11个月四川外贸进出口增长8.7%
- (乡村行·看振兴)土豆丰收满地“金疙瘩” 山西新荣致富路上迎“薯”光
- (走进中国乡村)花海扮靓大运河畔 催热“美丽经济”
- 中国代表就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在安理会阐明中方立场
- 好消息!157个景区将在十一前宣布降价
- 迎新春 各地都有哪些特色民俗?快来补补课
- 自动售卖机过度索取个人信息,何谈合规?
- 长征故事 | 打草鞋为什么是红军将士必备技能?
- 参观“泰坦尼克”号残骸失联潜水器被曝未得到专业认证
- 新疆呼图壁迎强降温 多措并举应对防范
- 以色列惊险营救致千人死伤:“好似世界末日来临”
- 中新真探:常温奶不如巴氏奶?
- ESG受到关注 专家建言企业夯实数据基础、优化披露流程
- 前10个月山西实际吸引外资9.5亿美元
- 2022大运河京津冀沿线精品休闲乡村推介论坛线上举办
- 五月天演唱会“黄牛票”价格狂跌,粉丝胜了?
- 公益科普视频画展举行 多样作品诠释罕见病群体人生体验
- 清洁过度可能更容易过敏
- 云南省野生菌中毒死亡人数连续4年下降
- 征服“极限地层” 全国首条以齿轨为运行轨道的高海拔山地轨道传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