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 | 地处“黄金内湾” 东莞如何聚势腾飞?
【开栏语】
中国是海洋大国。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全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以及分布在广阔海域上的1963个岛屿。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6月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
沿着领袖嘱托的蔚蓝坐标,满载勇立潮头的信心荣光,今年以来,广东各地开辟出一条又一条向海图强、依海而兴的“航线”,共同鼓起落实海洋强省战略的“风帆”,为广东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增添“蓝色动力”。
为了深入展现新时代“海上新广东”故事,更好地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10月30日至11月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南方新闻网承办的“向海图强看广东”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将联合100多名中央和省市重点网络媒体记者以及相关海洋经济领域专家学者、知名网络达人、自媒体创作者等,分东、西、中三条线路探访调研广东14个沿海城市。南方日报、南方网、南方+、粤学习客户端即日起推出“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系列报道之“向海图强·广东观察” ,敬请垂注。
俯瞰珠江口东岸,虎门大桥、南沙大桥横卧在狮子洋上,往来车辆络绎不绝,不远处的新湾码头,渔民们正在扬帆竞发逐浪捕鱼。在东莞港,“巨臂”起舞,来自世界各地的货轮满载集装箱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地处“黄金内湾”的东莞,阔步新征程,书写“双万”城市发展奇迹。
向海图强,勇立潮头。作为一座海洋城市,东莞主动拥抱世界,依托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打造“一带一港三区”的海洋空间发展格局;加强与世界的经贸往来,对外贸易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海洋经济蓬勃发展,海洋运输、海洋渔业、工程装备制造等一个个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今年以来,全市增资扩产项目加速落地,重大项目投资快速推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向高质量发展。
向海图强,东莞书写发展的华丽篇章
南海之滨,珠江东岸,1978年7月,东莞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揭开面纱,这是中国内地引进的首家“三来一补”企业。
向海图强的意识,开放包容基因,激励着东莞人逐浪前行,扬帆世界。40年多年来,东莞从一个普通的农业县变身为“国际制造名城”,成长为全国第十五个“双万”城市、全国超大城市,长期占据新一线城市榜单。
今天,走进位于麻涌的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船坞中一派繁忙。该公司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上持续发力,交付满足AMSA最新规范的4500平方米牲畜运输船7艘,填补国内建造技术空白;交付自然资源部新一代综合地质调查船,填补国内小吨位大钻深海洋地质科考船的空白……
广东中远海运重工蓬勃发展的势头,是东莞向海图强、发展劲头十足的一个缩影。
这个秋天,东莞比往年都凉得早一些,但各重大项目现场却一派热火朝天。在塘厦,龙背岭优质产业空间项目现场机器轰鸣,项目建成后作为塘厦镇西北部重点产业发展片区。在常平镇,总投资达到105亿元的35个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将为该镇加快产业立新柱提供强劲动能。石龙则与香港寰科公司签约,引入总投资30亿元的首个绿色新材料类项目,弥补石龙在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的短板。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助推器”,重大项目投资的稳定增长,体现出东莞经济的韧性。数据显示,2023年1月-9月,全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926.1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71.2%。全市今年新开工重大项目160个,建成投产重大项目79个。
东莞经济韧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表现亮眼。
东莞坚持以制造业当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增资扩产作为抓工业投资、抓工业项目的重要抓手,通过成立市、镇两套专班,上下联动、加大力度推进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
一年以来,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全市增资扩产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企业增资扩产需求反映渠道逐步畅顺,需求对接效果明显增强,项目落地速度不断提升,增资扩产已经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数据显示,2023年1-9月累计推动计划投资额1亿元以上增资扩产项目东莞129宗,计划投资额660.1亿元,吹响经济加快冲刺的“冲锋号”,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拥抱世界,东莞打造经济发展“蓝色”支柱
航通四海,扬帆五洲。航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港口是外贸产业的压舱基石,东莞高度重视航运发展和港口建设。
今天的东莞,立足“一带一港三区”的海洋空间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东莞港、滨海湾新区、水乡功能区、虎门港综合保税区,形成了一条蓝色产业带。东莞港积极助力东莞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格局,在狮子洋畔生动演绎了“丝路交响、山海和鸣”的精彩实践。
目前,东莞港拥有生产性泊位100多个,并开通了广东中欧进口班列先河,打通“中欧进口海铁联运通道”,开设集装箱班轮航线19条,完成货物吞吐量1.89亿吨,位居全省第四。
今年10月1日,76台国产大巴陆续吊装至靠泊在东莞港一期码头的“前线幸福”轮,在所有大巴装载完毕后,该轮将跨越印度洋直抵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东沙特,为东莞外贸出口注入新活力。
东莞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不断优化和丰富航线网络布局,不仅开通了覆盖周边亚洲国家的近洋航线,还开通了覆盖北美、中东、地中海及欧洲的直航及包船航线等远洋航线。
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实现海铁联运;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建立更加快速的物流供应链通道;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临港产业,推动珠江东西两岸互联互通……今天的东莞,海洋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已建立起布局结构合理、功能较为完善的海上及海陆联动的现代海洋交通运输系统。
作为一座通江达海的城市,东莞主动向海而生,拥抱世界,加快构建起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渔业持续转型升级——东莞建成管理有序、生态良好、休闲观光、娱乐消费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现代渔港新体系。开展平安渔港创建达标行动,推进渔业安全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升东莞渔业安全综合管理水平。大力扶持特色水产养殖业发展,培育了绿卡、松湖、三泰环保等一批驰名国内省内的渔业龙头企业。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东莞加快推动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稳步提升海工装备综合实力,其中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已具备半潜式辅助钻井平台、海上浮式风电平台、海上钻油平台钢桩等高端产品自主开发生产能力,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也实现了突破,其造船周期和质量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小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HUSTER-68无人艇和无人机,于国内首次实现视觉自主无人机艇协同运动起降。
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快速增长——出台《东莞松山湖促进生物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全面提高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石龙镇举行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项目集中动工及签约仪式,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人海共生,东莞高质量保护、开发海洋资源
海洋旅游业是东莞旅游的亮点之一,借助丰富的海洋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东莞打造了包括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遗存、林则徐纪念馆和海战博物馆等旅游胜地,擦亮“中国近现代史开篇地”这一城市名片。此外,东莞还建成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沙田穗丰年湿地公园等湿地公园,一个个具有历史和人文印记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八方的旅客。
“在东莞,想看海就来滨海湾”逐渐成为千万市民的共识,从曾经被海水侵蚀严重的滩涂到筑起万亩绿色屏障,如今的滨海湾,已然成为了面朝大海、鸟语花香的“打卡地”。
湿地碧水,绿树成荫,游船荡漾。在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入秋后,行走在人行步道上,赏一汪湖水,品尝岭南美食,成为不少市民休闲放松的方式。
东莞海洋旅游不会就此止步,立足新起点,东莞正在高规格推进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将依托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建设铭记鸦片战争和展示民族复兴的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传承开放精神和推动文旅融合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军地合作创新推进的军民融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人海共生,保护先行。东莞统筹陆海资源规划管控,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全力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理念,推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在海岸带综合示范区建设方面,完成东宝公园一、二期建设,建成生态化海堤350米,修复海岸线450米、滨海湿地6000平方米,成为“网红打卡点”。
人海共生,还需要综合管理。深化海洋经济开放合作,提升海洋灾害防御能力,健全海洋经济监测与评估制度,强化海域使用综合监管……东莞打出同一套强化海洋综合管理“组合拳”,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策划:侯小军
总统筹:金强 张纯青
策 划:李琳 朱景
记 者:韩薇
通讯员:范德全
执 行:苏若倩 韩薇 曾文宇 欧文恒 刘玉倩 张涵青
视 频:东莞发布
设 计:李江锐 张琪达 杨晨悦 汪婉莹
(南方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6月1日起上海将12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
- 菲律宾参议院首届中文培训班圆满结业
- (新春走基层)西安城墙点亮第37届新春灯会 璀璨“龙”灯迎新贺春
- 税惠加速广东现代轻工纺织业数字化转型
- 热评丨新职业打开高校毕业生就业新空间
- 双汇“香肠乐队”亮相成都音乐节 携手抖音开启夏日狂欢
- 三大“西电入浙”工程日送电量创新高 超5亿千瓦时
- “冷资源”变“热经济” 冰雪经济“热力”升温注活力
- 青春题材的“破圈”之路 电视剧《追光的日子》研讨会举办
- 中秋佳节至 钱塘江大潮迎最佳观赏期
- 告别“路边蹲活儿”让求职者安心更舒心
- 物价总体稳定 我国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如何?官方解读
- 中国人寿财险2023年通过巨灾保险共同体产品为城乡居民住宅提供风险保障110亿元
- (新春见闻)敦煌元宵古风焕发丝路新浪漫
- 南苏丹与苏丹争议地区爆发冲突 已致约40人死亡
- 从1000万辆到2000万辆仅用17个月,这个提速很提气!
- 越憎恨网暴越要反对“以暴制暴”
- 突发!俄罗斯一列客运列车与货运列车相撞
- 重庆直飞大阪客运航线将复航
- 从网文到微短剧 浙江数字文化产业出海何以持续火热?
- 热门推荐
-
-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启动山体滑坡应急Ⅱ级响应
- 4人违规携带宠物入园 被终身禁入卧龙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
- 殷墟考古:还原更全面、真实、鲜活的商代文明
- “中国造”首列墨西哥城轻轨列车在湖南株洲下线
- 中国驻登巴萨新任总领事张志昇到任
- 辽宁省“5·15政务公开日”专家接热线解难题
- 外媒:因涉嫌收回扣 印度德里首席部长大选前被捕
- 中新健康丨专家:眼免疫性疾病致盲率高 吁完善诊疗体系
- 棚改楼成危楼,没有一处裂缝是无辜的
- 新疆玛纳斯县实施清洁取暖温暖民心
- 知名专家学者为新疆褐牛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 上海博物馆与四川四家文博机构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 中国戏曲名家冀共迎国风回归美好时代
- 国家无线电办公室通报2023年度无线电管理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 在这里,蔡和森亲手种下一棵洋槐
- 数读中国|销售增长5.4%!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焕新”
- 大型溢油回收船“德畅”轮下水
- 财政部公开选聘首届可持续披露准则咨询专家
- 【博鳌之声】驳斥“经济见顶论”!罗兰贝格戴璞:中国经济基本面非常强劲
- 四川康定:居民“全部家当”被泥石流埋没 银行紧急“抢修”受损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