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叠加流行 国家疾控局释疑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监测情况显示,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5日,我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目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继续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流行强度和医疗负荷较去年低。其中,流感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趋缓。人偏肺病毒阳性率在高位平台波动,其中北方省份阳性率上升趋缓,14岁及以下病例中阳性率开始下降。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在0至4岁病例中呈波动上升。鼻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持续下降。
不少家长提出,当下孩子越来越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是否代表着呼吸道病原体种类更多了。今年引发关注的人偏肺病毒真的是新病毒吗?
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副所长、主任医师黄芳:人偏肺病毒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研究表明它已经存在至少60多年,不属于新毒株。我国人偏肺病毒呈现冬春季流行的特点,一般主要流行在12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监测显示2024年的12月以来,人偏肺病毒的检测阳性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略高于2023年,但是检测阳性率呈现相对较高,并不意味着流行强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25年第一周人偏肺病毒阳性率是6.2%,不是我们当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优势病原体。
与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大家更为熟悉的呼吸道传染病原体一样,人偏肺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感染后常出现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冒样症状,具有自限性特点。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弘坦言,这类病毒的首次感染多在婴儿期,5岁以上的儿童,几乎都曾感染过人偏肺病毒。在治疗上主要考虑开展退热、缓解不适等对症治疗手段。
张弘:人偏肺病毒很多是隐性的感染,成人来说感染后症状很轻微。通常来说,感染过后如果只是一个咳嗽、鼻炎这些症状,好好休息几天内通常就能好转。如果病人出现明显的喘息、发热持续不缓解的情况,我们还建议医院到医院去就诊,人偏肺病毒目前来说并没有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一旦确诊通常对症进行治疗。通常做好隔离、保持很好的社交距离、注意洗手戴口罩等措施就能预防人偏肺病毒的感染。
上周,全国哨点医院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经达到35.5%,大多数省份流行强度处于中等水平;预计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可能会逐步下降。
近期,因担忧感染流感,不少人在社交媒体分享囤药经历,包括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还有不少患者分享自己的感染症状,高烧、头疼、肌肉酸痛、全身无力。今年流感流行强度比往年更厉害吗?流行的病毒亚型有什么特点?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副处长王丽萍透露,从监测情况预计,今年冬春季呈现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叠加流行态势,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并不存在“流感疫苗脱靶”“病毒耐药”等问题。
王丽萍:中国疾控中心国家流感中心对今年流行的病毒亚型抗原性进行了分析,显示当前流行的毒株跟今年我们的疫苗的匹配是非常好的,接种疫苗是有效的。当前流行的毒株对于抗病毒药也是敏感的,证明我们的药物治疗是有效的。
张弘进一步解释,即便感染同一个病毒,不同患者因个人身体状况不同也可能出现不同症状。呼吸道病毒感染后,乏力、头晕、恶心、食欲下降等都是常见症状,部分药物服用后也可能有一些不适症状,目前临床实践和疾控监测都未发现新的病毒出现。
张弘:抗感染的药物通常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嗜睡乏力等症状,有的病人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大便次数增多、腹痛或者腹泻这种情况。这种胃肠道症状、乏力症状出现是很常见的。通过这样的表现,并不能说明我们就有新病毒出现。
同时,针对不少人因担忧感染而采取“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方法,张弘提醒,对于健康成人和儿童,不推荐“预防性”服药。
张弘:目前也有很多的检测方法,如果病人发现是甲流阳性的话,可以使用奥司他韦或者玛巴洛沙韦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注意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在流感的高发季节,要加强个人的防护,比如公共场合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等。对于身体特别弱、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或者病人发生明显暴露史,比如说家里多人出现感冒,有的病人可以考虑在没有出现症状前进行药物的预防,但是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王丽萍表示,对日常体健、免疫力较好的人群,流感一般可以自愈。但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同时,“一老一小”、孕妇及慢病患者群体属于流感高危人群,尤其是要注意防范重症发生。接种疫苗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王丽萍:当前处于流感的流行季,针对人群的这种暴露或者发病的存在风险,还是推荐去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在流感的整个流行期还是持续有效的,可以减少发病,减少进一步发生重症的风险。对于6月龄以上没有疫苗接种禁忌的人群,如果现在还没有接种,还是推荐去及时接种疫苗,那么仍然是可以起到保护的效果。
疾控部门提醒,预计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为减少疾病传播、降低疾病危害,日常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与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的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王丽萍特别提醒,春运已经启动,幼儿、老年人和体弱人群尤其要防范旅途中交叉感染。
王丽萍:对于有出行安排的,无论是访亲探探友还是出境旅行,首先要对目的地的疫情和天气情况及时的了解;如果在出行前出现了发热、咽痛等呼吸道的症状,建议把出行时间就往后推一推,别带着病出去走亲访友,等症状缓解以后再开始出行。旅途过程中乘坐飞机高铁等空间密闭的交通工具的时候,像老年人和一些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建议佩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接触公共设施后注意勤洗手。抵达目的地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洗手、清洗面部,并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尽可能居家休息,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或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马来西亚官员:北京绿色发展令人赞叹,中国经验值得借鉴 | 世界观
- 南苏丹外交部:苏丹冲突双方“原则上同意”停火7天
- 第六届世界声博会在合肥开幕 大模型带动产业生态繁荣
- 台湾“小当归”如愿来到哈尔滨与“淘学企鹅”玩耍
- 【寻味中华丨名楼】寻芳蓬莱阁:中国仙文化之窗
- 外媒:美国8月就业数据低于预期 加剧外界对其经济的担忧
- 首批心苗计划外籍学员来华“取经” 将在厦门接受心血管专科培训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春节消费“上新” 花样年味“翻新”
- 驭“数”奋进 邮储银行谋篇数字金融大文章
- 事关流感监测数据!多地疾控最新提醒
- 中国工信部部长会见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
- 首尔大学医院:李在明颈内静脉60%受到损伤 正在术后康复中
- 德国华裔少年沪上研学 感知跨文化交流魅力
- 市场监管总局撤销7批次有机绿茶产品认证证书
- 起底“美元霸权之恶”之二:美元捆绑军事干预为何长盛不衰?
- 外媒:凯米·巴德诺赫当选英国保守党新任党首
- 杭州互联网法院推动新类型知识产权纠纷审理
- 民族舞剧《热血当歌》舞动京城 艺术诠释国歌故事
- 港珠澳大桥海事局暑假期间保障近两百万人次水上安全出行
-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英雄联盟开展“美好乡村”公益活动
- 热门推荐
-
- 金融支持有力提振企业信心
- 辽宁省持续推进建设青年发展型省份
- “明月照我还”泰国展出 中国月壤公益样品首次走出国门→
- 中新健康丨煤油罐车装食用油,吃了对身体伤害多大?
- 元宵渐近各式汤圆热销:“团圆”好卖 “新宠”辈出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 上古时期的湖南何其光辉灿烂
- 东北地区等地有强降雨、强对流 台风“卡努”影响东海等海域
- 河南“一揽子”惠企措施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 今年以来安徽已赴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大黄山推介活动
- 柬埔寨前10月向6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逾50万吨大米
- 航司加大运力投入 各方热盼中柬交往“更上层楼”
- 中国航司首度开通济南至大洋洲航线
- 美国巴尔的摩大桥坍塌 6名失踪人员被推定死亡
- 超百万盆创意盆景汇聚江苏新沂参加盆景贸易发展大会
- 经典史学著作《英德对抗的兴起,1860—1914》中文版首次引进
- 西藏民航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700万人次
- 天津13个重点景区门票降价
- 未来一周华北黄淮将连续出现两次强降雪过程
- (第七届进博会)上海广播电视台广发“英雄帖” 共创视听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