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换了新颜 苗寨共话山乡变迁
苗寨共话山乡变迁
本报记者 宾 阳
冬至时节,云贵高原东面黔桂交界的大苗山寒风凛冽,一些山峰、牧场已被冰霜覆盖。
从南宁出发,马不停蹄赶了2小时高铁、1个多小时高速公路、5小时盘山县道之后,12月14日傍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组织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艺采风小分队,顺利到达大苗山深处的乌英苗寨。
“美丽的新娘”
古朴而美丽的乌英苗寨地处山谷,从外面进来要翻越海拔1900多米的山脉,然后急转下到海拔1300米的谷底。汽车在村口一个“跨省客栈”旁停下,打开车门,一阵冷风袭来,大家赶紧拉高衣领。此时,乌英苗寨联合党支部的贵州支书潘进田、广西支书梁成张已经在等着了。
“跨省客栈”是一家苗族风格的吊脚楼民宿,里里外外挂着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淡灰的粟,一派丰收景象。两位支书和乡亲们在这里热情招待采风小分队。围着一锅滚烫的酸汤,加上乡亲们的一股热情,大家一身疲惫和饥寒烟消云散。
乌英苗寨是一个自然屯,一寨跨黔桂两省区。至2023年底,乌英145户居民中,104户属广西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41户属贵州的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南岑村。户籍虽分属两省(区),但在乌英人心里却无桂黔之分,所有田产、房屋全是“插花”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苗语中,‘乌英’意为‘美丽的新娘’。然而,多年前,这里生活条件艰苦、群众思想封闭,很少有姑娘愿意嫁到这里来。”潘进田说,可喜的是,经过前些年的脱贫攻坚之后,如今一切都在发生改变,旧貌换了新颜。
“都是自己生活中的诗人”
聊兴正浓,一阵悦耳的芦笙旋律飘了过来。“那是夜校班在上课,今晚的内容是练习吹芦笙。”梁成张说,芦笙是苗家人的重要乐器。苗家人有男吹芦笙女跳踩堂舞的传统,现在人们观念开放了,越来越多的妇女也学习吹芦笙。
晚上8点多,在村干部的带领下,采风小分队来到乌英夜校班教室——一座砖木楼的3层。十几个妇女正在用心练习芦笙吹奏,老师是年过七旬的村民梁安合。梁安合做过代课教师和村主任,一直热心苗寨传统文化传承。
梁安合说,苗族拥有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比如银饰、坡会、苗歌等。“苗歌和汉语古诗词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情感丰富,优美动人。每一位唱着苗歌的苗族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诗人”。
“在乌英小学教学楼加层,有一间非遗课堂,专门教苗族舞蹈、芦笙、织绣和亮布制作等课程,学校每周为学生安排两节非遗课。”陪同采风的杆洞乡宣传委员黄丽苏说,这几年,乌英苗寨年年举办亮布文化节。每逢节日,家家户户的门口、窗台亮布招展,别具韵味。如今,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乌英还建起了亮布广场。
“乌英苗寨里做亮布最出色的是韦妹丽。8年前,她就被选为苗族亮布制作技艺融水县级传承人。”梁安合自豪地说。
“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夜校班的缘起和最重要功能,是教寨里妇女学普通话。”潘进田说,各个民族不断发展、交往、交流和交融,联系会越来越密切,不会说普通话可不行。
“曾经,因为地处偏僻和旧俗偏见,寨里大部分妇女不会讲普通话。听不懂广播电视,看不懂书,和外人交流不了。”说到语言不通,村民梁足英一脸害羞。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也意识到这一点,大家一起商量解决问题。”梁成张说,首先是申请在苗寨举办普通话和苗语培训班,要让苗寨妇女学会普通话,让外来驻村的工作队队员学会苗语,消除交流上的障碍。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2019年,我们柳州市启动了‘双语双向’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帮助全市少数民族群众学普通话、乡镇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学民族语言。”黄丽苏说,乌英苗寨是第一批实施“双语双向”项目的村落之一。
“夜校班开班的那天晚上,寨里的人们奔走相告。饱尝不会普通话苦头的妇女们乐开了花,特地穿上新衣服去上课。”梁足英说。
几年来,有100多位老师、大学生、记者、电视台主持人等,走进乌英苗寨夜校班义务教课。
“这些老师从全国各地而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但都有一颗同样的团结心,为苗寨妇女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说起夜校班,梁成张感慨万千,“乌英夜校班背后站着党和政府,站着许多热心单位和爱心企业,他们时刻关心着这个偏远的苗寨。”
“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
山里的人想出去,山外的人想进来。随着旅游的兴起,乌英美丽的山水风光、保护良好的民居和多彩的苗族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山外游客。
“对此,融水县有关部门和杆洞乡党委、政府通力合作,大力支持乌英苗寨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旅游+农业产业’模式,推动乡村振兴。”黄丽苏说。
夜校班学员何玉清和丈夫吴新仁勇做“最早吃螃蟹的人”。何玉清说:“当时我们觉得,乡村旅游火了,游客需要住宿,可以建一家民宿,名字就叫‘跨省客栈’。”2022年,“跨省客栈”开张营业,成为八方游客探访乌英苗寨、畅游大苗山的落脚点。
现在,乌英苗寨的许多土特产,通过“跨省客栈”销售到山外去,帮助村民增收。同时,一些学会普通话的苗族妇女,开始尝试学习做导游、开办民宿、网上直播销售土特产和民族特色产品。
“我知道,我们还是以前的我们,我们又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我们。我们将在融入世界的这条路上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已经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梁足英,对自己和乌英的未来充满信心。
“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不仅仅在物质上,更在精神文化上,乌英苗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山里人埋在心底的梦想正在被唤醒,他们的命运正在发生改变。”采风小分队的壮族作家黄佩华说,乌英苗寨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当代和谐发展、民族团结的中国。
夜已深,大苗山回归宁静。乌英苗寨的故事讲不完、听不够……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年上海生活垃圾“三增一减” 回收利用率达到43%
- 年产量破千万!新能源汽车跑出“中国速度”
- 中国首座三肢星型人行桥——南沙聚星桥建成开通
- 《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入围第27届电视文艺“星光奖”
- 中俄界江乌苏里江饶河段“文开江”
- 成本一块五卖消费者上千!来历不明的肉毒素也许就在你朋友圈里
- 电视剧《三体》展现中国式硬科幻的影像魅力
- 日媒: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去世
- 夸克年度公益报告出炉:聚焦乡村教育、网络反诈及员工公益等多领域公益实践
- 中国-中亚峰会丨如果钱币会说话——中国中亚友好交往的前世今生
- 和评理|罔顾事实、只为“造势”:美国政客的“关税瘾”,得治
- 2024年国庆档预售票房破亿元
- 茶香氤氲续文化 浙江“90后”姑娘返乡开拓茶叶市场
- 浙江文成一房屋局部坍塌导致3人被困 1人已救出送医
- 湖北“守信包工头”2年多还清80余万元债务
- “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正式启动
- 中方强烈谴责以军袭击加沙北部综合性医疗机构的行为
- “深海一号”二期综合处理平台安装进程过半
- 恒大汽车:执行董事刘永灼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刑事拘留
- 上海将多措并举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潞州:“小庭院”书写生态致富“大文章”
- 南方多地遭遇降温降雪天气 各地多举措应对保民生、暖民心
- 高阶自动驾驶为何难以商业化
- 两代名家携手“展”现海派艺术持续活力
- 黑龙江石墨提纯加工中心成立
- 方便食品披健康外衣 夸大宣传、质量存疑
- 京城迎雷阵雨暂别高温 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美成熟制程芯片低价冲击中国市场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声
- 江西首批进口保税汽车落地赣州综合保税区
- 上海中医药大学迎新生:送上打开中医药文化宝库的“钥匙”
- 青海湟中:在“白凤凰落过的地方”唱响苏、青协作的山海情歌
- 南非警方宣布结束一废弃金矿救援行动 发现87具遗体
- 证监会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
- 俄罗斯两艘油轮刻赤海峡遇险搁浅
- “老年旅游团”里的年轻人:被70多岁的老爷爷调侃体力不行
- 俄外长前往纽约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 将与古特雷斯会面
- 贵南高铁贵阳至荔波段将于8月8日开通 南宁东至荔波段正在运行试验
- 京津冀区域外贸总值十年间增长34.4%
- 山东加强水生态深度治理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颜值”
- 法国小伙的就诊小作文走红:在中国看病太“丝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