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旅游团”里的年轻人:被70多岁的老爷爷调侃体力不行
【民生调查局】
中新网5月24日电 (中新财经 左雨晴)带着统一制式的小红帽,跟在导游的小旗子后面呼啦啦地走街串巷,曾是不少人对老年团的“刻板印象”。而在如今的老年团中,正活跃着越来越多的年轻身影。
有年轻人选择“特种兵式旅游”的打卡成就感,也有年轻人向往“躺平式”的慢节奏旅游,正把目光投向老年旅游团。
“被70多岁的老爷爷调侃体力不行”
“跟团去浙江玩了三天,全程费用500元/人。第一天一大早发现车上都是老年人,都是为了去普陀山烧香拜佛。内心一开始还是蛮失落的,本以为肯定不会玩得很好,结果发现还不错。”
对于大学生小柯(化名)来说,误入老年团本是意外,却给她的旅途带来了不少惊喜。“爷爷奶奶都很和蔼,都很温柔,吃饭的时候很照顾我们。”
“第一天中午一起吃饭的时候,发现菜不够,有个爷爷觉得我们吃不饱,自费给我们加了菜,还很礼貌地问我们吃得怎么样。最后一天的时候,有个奶奶还买了橘子跟我们一起分了吃。 ”小柯回忆道。
而相差悬殊的年龄,也并未给老少之间带来鸿沟。“他们也很愿意和我们一起玩,爬山的时候一起聊天,会关心你。”小柯表示,“有个70多岁的老爷爷,还调侃我的体力不行。”
除了被“投喂”的经历外,慢节奏的旅途也让小柯觉得很舒适。
“我们这个团很自由,早上七点多起床,下午三四点钟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很舒服。”她向中新财经表示,自己并不会跟不上老年人的“拍子”:“我自己平时在学校作息也比较规律,早上六点多会起床晨跑。”
“价格合适,行程也都有导游安排好,如果有下次机会,我还愿意选择老年团。”她说。
“不得不说,老年人比年轻人的精力还要旺盛。”
然而,并不是所有年轻人都能“hold”住老年团。90后的璐璐(化名)在体验了一次老年人跟团游之后,果断选择了放弃。
“不得不说,老年人比年轻人的精力还要旺盛。他们早上5点多就起床了,到旅游大巴上依然活力满满,开启卡拉OK模式,而我只想睡觉。”
璐璐向中新财经表示,自己难以融入老年团的最大问题出在作息时间上。
“老人们晚上睡得比较早,我们可能还会出去逛一下或者刷手机,十一二点的时候才睡觉,第二天早上又会因为老人们早起的走动声睡不好。”她说。
老年人们的作息甚至改变了酒店原本的安排。“本来人家酒店七点半才开早餐,但由于老人们起床很早,结果酒店变成了七点开饭。等我们七点去吃饭的时候,就基本上没什么可吃的了。”
“跟老年团旅游最大的好处就是比较省心,因为由旅行社安排的住宿行程,吃住都比较好。行程也不会特别紧凑,可以轻松一点。”
不过璐璐也表示:“如果能和同龄人一起玩的话,节奏快一点也可以。”
“哪里有群?请拉我!”
中新财经注意到,除了去旅行社报名外,不少年轻人还在寻求“老年旅游群”。
“剪发时听到旁边一个大姨跟理发师热聊,我有点感兴趣问她能不能把我拉进去,进去就赶上了3月17日的行程报名。”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加入“老年旅游群”的经历。
她表示,群里的老年团以短途游居多,价格低廉并经常送赠品来吸引老年人报名,不过会有购物。“不到100元的崇州一日游行程结束,还送了我100个蛋,有鹅蛋、鸭蛋、鸡蛋、鹌鹑蛋。”
对此,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羡慕地表示:“哪里有这样的群?请拉我!”
中新财经加入了某个“旅游养生群”,该群管理员向中新财经表示,他们是与旅行社合作的综合平台。“有的老年团会有购物项目,不过都不强制。”
刻板印象背后的“老年团”
吃住省心、慢节奏旅游,是如今年轻人选择老年团的主要原因。而在人们对老年团价格低廉、购物点繁多的“刻板印象”背后,老年人正在成为旅游团的主力。
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50后和60后用户的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4成,机票预订量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门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1倍。定制游的恢复速度高于常规团队游的恢复速度。
一名旅行社的负责人向中新财经表示,目前老年人报团的偏好也趋向多元化。“全国各地去哪儿的都有,我们一般会推荐节奏慢、有康养效果的地方。”
而她经手的老年团中,也不乏有年轻人报名。“报团价格除了门票价格外,其他没什么区别。”
随着老年旅游热度的上升,面向老年人的高端游也逐渐增多。璐璐告诉中新财经,自己所报的六日游老年团,就是所谓的“纯玩团”:“3500元/人,没有购物项目。”
不过,除了自身与老年团的适配度外,也有人表示自己被老年团“坑”了。“被旅行社坑骗了,除了便宜没有好处。”
上述旅行社负责人表示,报名长途老年团,对“低价游”仍要慎重考虑:“建议报团时尽量考虑2000元/人以上的团,购物点会比较少。”(完)
搜索
复制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徽省文博系统春节期间将展出130多个展览
- 2024年安徽经济总量跨上5万亿元台阶
- 今年一季度陕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730.5亿元
- 美疾控中心:2022年美国自杀人数近5万 达历史新高
- 文艺片长线放映,“亲情是治愈一切的力量”
- 福建武夷山景区迎客流新高
- 彻底查清“假工程”背后的真问题
- “海派之源”系列图书新作亮相 图文展示上海教育发展历史脉络
- 报告: 上半年国内游戏用户规模6.74亿,同比增长0.88%
- 重庆力争到2027年打造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 他如何从“别人家的孩子”到“别人家的导师”?
- 河北涿州供水供电有序恢复
- “国粹融入机关、校园、企业文化京剧学员展演”在北大举行
- 学者、官员、业界上海聚焦绿色低碳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 第25/26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金秋盛装归来 聚焦中国概念展现青春力量
- 首届海南国际科创大会开幕 聚焦深海科技未来发展
- 开学第一课:“华侨”学生听华侨抗日女英雄故事
- 法国外长科隆纳将访问以色列等国 讨论地区局势
- 国家植物园:讲好植物多样性保护故事
- 吉林:全力备春耕 “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正当时
- 热门推荐
-
- 台风数字画像:“格美”为今年来登陆我国最强台风 影响或波及10余省份
- 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咋区分?要把握住这几点
- 北约秘书长:要做好与俄罗斯长期对峙的准备!
- 世界文成人归乡:亮点是发展 续写高质量看“新生代”
- (新春走基层)特写:内蒙古小骑手安其乐的新年马赛
- 山西非遗购物节将开市:构建消费新场景 赋能文旅产业
- “一日达全国,隔夜达全球”!湖北打造对外开放快货物流圈
- (两会速递)台商谈政府工作报告涉台表述:感到暖心也更具信心
- 北京首次开展低碳饮品征集评选
- 全国曲艺界大咖走进四川岳池 民众家门口乐享艺术盛宴
- 从舌尖美食到新春氛围感 浙江“年味消费”升温
- 湖南产粮大区零陵铺开忙碌“春耕图”
- 石家庄15家“城市书房”揭牌 为城市增添书香氛围
- 山西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助推乡村振兴
- 2023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开幕 400余家企业参会展示新成果
- 西瓜、甜瓜等为什么是甜的?科学家找到了最新解释
- 爱康粉红丝带公益活动点亮贵州梯田,助力乡村女性她健康
- 美国亚特兰大市发生公交车劫持事件 1人中枪身亡
- 新疆都拉塔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0万人次
- 老人当街遗弃双胞胎女婴?四川南充警方:依法行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