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是否有害健康 烟草史可资镜鉴
电子烟是否有害健康 烟草史可资镜鉴
科普之家
科学家寻找烟草危害健康的证据用了半个多世纪。如今,电子烟的危害虽然不会耗时这么久,但也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经费。
2019年以来,有关电子烟的争论不断。1月8日,PaperClip回形针的一期叫做《低焦油香烟骗局》的节目中植入电子烟广告,引发了一波对电子烟的讨论。前几天的3·15晚会,更是让电子烟获得了广泛关注。电子烟到底有没有害,一时间烟雾重重。
电子烟有无害,尚未有明确界定
电子烟生产和销售的利益相关群体,提出很多支持的理由。比如,在使用电子烟时,尼古丁被雾化而吸收,而且其本身不用燃烧,因此不会产生致癌物,也没有二手烟问题,还能帮助吸烟者戒烟。
而严肃的科学工作者总是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这让他们的措辞更为谨慎。在没有更多的研究结论前,科学家们只能定性地指出,电子烟相对于传统卷烟毒性物质种类更少,含量也更低,因此对于健康的危害远小于传统卷烟。
比如,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David Eaton在其调查报告中说:“很难简单地说电子烟是好是坏。在某些情况下,它能帮助已经有吸烟习惯的成年人戒烟,这对降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风险有好处;但另一些情况下,它诱导本来不吸烟的青少年去尝试,这就很让人担心。”
对于一种产品对健康潜在危害性的研究,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确定,而且这种研究还会受到利益群体的百般阻挠。那么,公众该如何面对这类争执呢?
香烟危害健康,这个结论现在已经成了基本共识,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对香烟危害的发现史,以史为鉴来理解电子烟这个公共卫生问题。
烟草扩张史溯源
烟草最早发现是在公元9世纪的中美洲和南美洲,当地的印第安人将其用在宗教仪式上。那个时代巫医合一,祭祀时用的那些充满神性的烟草,被认为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因而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
17世纪早期,烟草被用来作为印第安人和殖民者间的一种形式货币从事交易,追随殖民者的脚步一路向全世界扩张,在1847年第一台卷烟机发明后迎来鼎盛时代。
大工业时代的香烟产量,从手工时代的每天4万支,迅速增加到每天400万支。从此,卷烟以其方便获得而席卷全球,一直保持巨大的增长。
在烟草出现之前,肺癌很少见,在1761年之前,人们甚至不认为肺癌是一个明确的疾病。直到1810年,肺癌才有详细记载。1878年,在尸检时发现的癌症中,恶性肺肿瘤仅占1%,但到20世纪早期,这一比例已上升至10%-15%。
尽管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质疑声,但是谁也不信这些疾病和烟草有联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29年,德国内科医生弗里茨·利金特意识到了吸烟和肺癌的直接关联,才引发了医学界的重视。其后的几十年间,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出现吸烟危害健康的新证据。
寻找烟草危害健康的证据耗时良久
面对这些新的动向,烟草商们也没闲着。1958年,美国烟草制造商成立了“烟草工业研究委员会”,后来更名为烟草研究委员会。
该委员会质疑科学研究的有力武器就是“相关性不构成因果”。上述证据都是基于流行病学的调查,虽然能证明吸烟与肺癌强相关,却不能得出吸烟就能导致肺癌的结论。出于伦理限制,科学家又不能在人体上做实验找证据。这个因果关系的证据,还是在基因技术成熟后才最终得以确认的。
1996年,香烟烟雾含有的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苯并芘被发现。科学家发现这种物质不仅可以引起p53基因突变,也是引发K-ras突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而p53基因正是调控细胞分裂的关键。
苯并芘的发现被视为吸烟导致肺癌的“最终证据”,此后,烟草公司再也不能以“相关不因果”作为挡箭牌了。
今天,我们回溯这段历史,发现真相来之不易。寻找烟草危害健康的证据用了半个多世纪,当前的科技手段今非昔比,要找到电子烟的危害虽不会耗时这么久,但也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经费。真相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
历史也提示我们,在做出一个新的事实判断前,学习相似的历史可以产生多维度理解,并以此作为自我认同的锚定。追溯历史应该遵循科学的原则,而如果用玄学或其他来作为这个锚定,这些由误解与骗局开端的追踪,发展过程里尽管有分岔,但终将被否定。
这就是我们今天重温历史的缘由。
□爽临(科普作家)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那山那海》首映 讲述畲民乡村振兴奋进故事
- 中国海油渤中19-2油田投产
- 首届海归创业者大会在上海黄浦举行
- 云南得马煤矿发生机电事故致1人死亡 17人被问责
- 博主“何青绫”:为何在灶台边讲经济学?
- 焦点访谈|活起来 火起来:老街区 焕时代新貌
- 金融业“双11”:银行消金冰火两重天
- 全国60余所高校学者相聚草原共话“红色教育”
- 侨乡莆田何以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福建安溪:把戏台搭进乡村 将科技送到田间
- 宁夏有望实现秋收“二十连丰”
- 台风“摩羯”残余环流仍将带来强降雨 受灾地区抢修基础设施
- 浙江“蓝色循环”缘何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 东盟展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东盟设厂是共赢之举
- 理性看待“CT检查增加患癌风险”
- 强直性脊柱炎出圈 谁在布局治疗药物
- 全国统一大市场,到底该怎么建?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 “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工程首口开发井作业完成 产能远超设计预期
-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网上报名与资格审查工作结束
- 硬科幻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揭秘《流浪地球2》如何生长出想象力
- 热门推荐
-
- 武汉推出125项“文旅体商演”活动迎国庆
- 血友病患者为何被称作“玻璃人”?
- 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开幕 聚焦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 第九届中澳跨文化研究论坛暨北外澳研中心成立4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
- (第六届进博会)为发展“添绿” 可持续发展验证助力酒店业高质量发展
- 丘成桐回出生地汕头:“妈,我回来了!”
- 上海如何向未来“表白”?
- 消费者吐槽首套房“被豪宅” 普宅认定何时调整受关注
- “未来在此发车”——专访雅万首批运维人员培训
- 以火锅店为承载 全球四地共启成都海外会客厅
- 1-5月中国软件业务收入逾4.3万亿元,同比增13.3%
- 科技向善 海内外人士相聚WAIC共推“无障碍智能社会”
- 提升票房之外,剧院还能做些什么
-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有的放矢)
- 广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家国情怀”书法美术作品展在南宁开展
- 国产大模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数据传递积极信号!6月份CPI同比上涨0.2% 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
- “邂逅丝路美食·遇见如意甘肃”推介会在上海举行
- 美国“血腥周末”致数十死伤 今年大规模枪案已超200起!
- 巴西里约州暴雨已致11人死亡 里约市宣布进入紧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