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绥阳双河洞已发现大熊猫化石47具 多个疑问亟待解答
中新网贵州绥阳12月15日电 (张晓敏)双河洞是亚洲第一长洞,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完整大熊猫化石最多的洞穴,至今已发现大熊猫化石47具。
四川的大熊猫生活在山上,贵州的大熊猫为什么进了双河洞而且还不少?近日,多个关于大熊猫化石的疑问,在网上引起热议。
就此,长期从事大熊猫化石研究的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德远表示,双河洞的大熊猫不是同一时期的,所以不是集体死亡的,古熊猫和现在大熊猫一样,应该也是独居的,大多数应是不小心掉到双河洞裂隙里或是竖井中摔死的。
1987年至今,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相关科研人员联合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外洞穴探险家对绥阳县双河洞进行了持续30余年的中外联合科考,特别是2011年以来,随着探险深入到往常科考队员都难以到达的洞穴极深处,科考人员不断发现大熊猫化石。
王德远介绍,发现最老的大熊猫化石距今超过10万年,最年轻的只有几百年,但大多是1至3万年,正是地球非常冷的一段时期。它们大都是在洞里摔死的,如果是在地表死亡,不出一两个月就会腐烂,水一冲会把骨头冲散乱。
王德远说:“我们在洞里发现的大熊猫化石,经常都是它的身上的头、腿、包括脊椎这些骨头都在一起,所以基本推断这些化石大都代表了完整的个体。这是因为洞里的环境相对稳定才让熊猫遗骸能够保存至今。”
关于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王德远表示,前期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但后期更可能是因为人的因素让大熊猫变得如此珍稀。“气候变化让其消失的可能性不大,几百年前的气候和现在的气候变化应该不会很大,更多的还是因为人的因素。古人类的活动挤压了当时熊猫的生存空间,导致它们逐渐在中国南方许多地区发生区域性灭亡。”
四川的大熊猫和双河洞大熊猫有何亲缘关系?王德远说:“现在DNA数据还没出来。我们也期待从分子生物学方面给出更多答案。”
王德远还说:“我们研究发现双河洞古熊猫不仅有伪拇指,而且体重也在演化,体型最小可能和狗一样。根据化石材料,我们推断出200多万年以来的大熊猫的体型演化趋势:在100多万年以前可能只有60多公斤重,到现在平均120公斤。”
“我们希望发现更多完整的个体及更老或者更年轻的个体。对于熊猫物种来说,十万年的演化历程从它身体形态上来看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几十万年可能会有明显的变化。”王德远说,“2024年双河洞长度刷新至437.1公里,接下来双河洞科考的洞况将更加复杂且险象环生,但我们满怀期待而不畏艰险。”
王德远介绍,目前除了要回答大熊猫化石是怎么演化来的、怎么在区域灭绝的、它的食性是怎么转变来的、它为什么吃竹子等问题,还要探知当时的古环境信息。(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静待云开“疫”散 河南云台山开展大抢修大排查
- 福建历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邀请展在福州开幕
- 权威报告:“00后”成为毛发医疗消费主力军
- 山西岢岚“沙棘红”:“酸溜溜”带来甜蜜蜜
- 美警方:冲撞拜登车队涉事司机被控酒驾 系“意外碰撞”
- 多元类型引领观影热潮 2024年暑期档票房破50亿
- 中国财政部:中央财政将重点支持汽车以旧换新
- 门票售罄、场馆排满,演出市场火热复苏!
- 台湾高雄一民宅起火 致3人死亡
- 美媒发现,拜登弄错了……
- 全国首个文博百馆云地图上线 导航预约讲解等一键实现
- 交响音画《海峡海峡》奏响国家大剧院
- 七位大导演,为何全部用胶片拍一部电影?
- 2024年四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2%
- 于荧屏呈演“人间真味” 《小巷人家》研讨会举办
- 农业农村部:取消180家市场的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资格
- 印尼新首都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建设
- (新春走基层)走近“高铁医生”:做好旅程“守”望者
- 聚焦数字赋能 业内共议轨道交通绿色智能发展
- 湖北全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
- 热门推荐
-
- 全国人大代表邱宁宏:建议鼓励高职院校开展直播带岗
- 前三季度水利建设投资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 最美铁路人邢云党:劳动最光荣
- 海南全力以赴开展灾后恢复重建
- 杭州钱塘江边发现搁浅江豚 正接受专业救助
- 泽连斯基:袭击俄库尔斯克州目的之一是设立缓冲区
- 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
- 【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和合圣地奋力向前
- 202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将于10月18日启幕
- 强冷空气来袭 大范围大风降温和降水天气即将上线
- 三清山、鄱阳湖、丹霞地貌……上饶,其实也没什么!
- 安徽肥东通报网传一公司从事代孕: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 459件(组)摄影作品“讲述”江西故事的艺术情怀
- 互联网企业员工的“技术+公益”实践:为肿瘤儿童开发“辅疗”游戏
- 赣鄱Z世代:“95后”川妹子洪城创业记
- 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丰富金融领域“上海价格”“上海指数”指标体系
- 案件侦破透人性 长篇小说《回响》开拓心理现实主义书写
- 亚洲金融论坛嘉宾倡加强多边合作 管控金融挑战
- 用完了所有腾挪手段 这一次,“美债炸弹”会爆吗?
- 解码中国动力源:如何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