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论坛嘉宾倡加强多边合作 管控金融挑战
中新社香港1月24日电 (记者 魏华都)第17届亚洲金融论坛24日在香港揭幕,论坛主题为“多边合作、同谱新篇”。与会嘉宾表示,各国政府应加强合作,聚集全球金融力量,以管控地缘政治局势升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极端天气和货币政策转变等带来的经济及金融挑战。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称,过去数十年,基于规则的多边体系下的自由贸易和竞争的力量非常显著,商品和资本的流动在全球范围内释放了巨大生产力,提高数十亿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香港作为连接市场、投资者和资本的主要金融和贸易中心,坚定支持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和减少贸易壁垒。
一段时间以来,全球金融系统面对加息风险,管理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成为挑战。泰国财政部副部长朱拉潘(Julapun Amornvivat)表示,利率高企下,财政政策的制定需要更具针对性和策略性,而加强基建投资有助推动经济增长,同时推行财政改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及太平洋部副主任托马斯·赫尔布林(Thomas Helbling)预计,今年各国通胀将回落至目标水平,环球经济可以软着陆。不过,部分国家因债务问题或未能实现经济增长,今明两年环球经济增长或处于历史低位。
托马斯·赫尔布林表示,去年环球经济表现比预期好,但他提醒地缘政治问题会冲击商品经济市场,他主张国际社会加强贸易合作,推动持续快速增长并减少贫困。
卡塔尔财政部部长阿里·本·艾哈迈德·库瓦里(Ali bin Ahmed Al Kuwari)认为,目前正在发生的红海地区冲突对航运及供应链造成冲击,有机会再次推高环球通胀,解决方法是尽快推动该地区恢复和平。
“全球需要建立新的货币体系,用多边货币来替代美元,分散风险。”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夫(Dilma Rousseff)称,供应链与资本市场蓬勃发展,将带来多边合作的机遇。全球应加强国际贸易,尤其是新兴市场之间的贸易。
迪拜金融服务局行政总裁庄思滔(Ian Johnston)指出,全球大部分城市在加速发展,大家都想成为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对于近年兴起的数字经济领域的监管,各地仍未有成熟的监管制度,因此监管机构应互相合作和学习,取得最佳监管方式。
与会者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可持续发展方案。埃及财政部部长穆罕默德·马伊特(Mohamed Maait)表示,对抗气候变化需要扩大集体力量,聚集更多融资资源,实现市场准入和降低借贷成本。(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突发!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架运输机紧急降落
- 东南亚旅业代表组团探访三亚 共拓三亚旅游市场
- 新能源车市呈现“三国杀”格局,传统车企、新势力与“手机帮”角逐市场
- 调查报告称北美市场假日购物热潮将为出海中企带来新机遇
- 寒潮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防范寒潮影响?一起来了解
- 国家发改委:入夏以来中国日调度发电量三创历史新高
- 澄迈县福山派出所:在咖啡香中品出“枫桥经验”新味道
- 日本6.3级地震致多处房屋坍塌 一人处于心肺停止状态
- 江西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有望突破1.2万亿元
- 昆仑万维推出天工大模型4.0 4o版 实时语音对话助手Skyo上线在即
- 上半年中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24.1亿人次
- 美众议员反对再向乌提供大规模军事支持
- 东航将开通西安至名古屋直飞航线
- 浙江高温“霸榜”全国前十 各地为民众“送清凉”
- 大学生在宿舍虐猫?江西师范大学:连夜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核实
- 尹锡悦律师:如果调查机关起诉或申请拘押尹锡悦 其将作出回应
- 庆巴中建交49周年 巴西各地掀“中国风”
- 中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研究成果报告会在京举行
- 歌声嘹亮 选手魅力绽放西藏青歌赛舞台
- 拉姆·钱德拉·保德尔当选尼泊尔新总统
- 热门推荐
-
- 小漠国际物流港今年以来出口新能源汽车超3.6万辆
-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荣获202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 欧洲专家:美国旨在利用“北溪”事件破坏俄欧联系
- 瓣瓣同心 十年砥砺丨一小时串门!一张交通网,惠及京津冀三地人
- 纽约林肯中心“城市之夏”艺术节上演“聋人百老汇”
- 广西长洲船闸年内过货量突破亿吨 同比增长2.5%
- 春节快递“不打烊”:线上囤年货,可以继续“买买买”
- 2024年天津港接待国际邮轮达100艘次 进出境旅客超34万人次
- 以财长:以色列将废除与土耳其的自贸协定
- 第十一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决出“全国十佳科普使者”
- 城里人为何回农村办酒?一趟婚宴省出一辆小汽车
- 五组数据透视广东“双节”消费强劲动能
- 南航将恢复广州至罗马国际航线
-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报告称广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 中新健康丨老年人体检主要查哪些项目?
- 他为什么称自己是宋朝摄影师?
- 端午假期 内蒙古草原铁路发送旅客45.5万人次
- 【透视】澳大利亚媒体:美国政治生态已达到自内战以来最肮脏的程度!
- 最大助力35公斤 外骨骼机器人或在养老、医疗领域“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