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生态“高颜值”成就绿色发展“好气质”
央广网南昌12月9日消息(记者 刘培俊)生态环境是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素,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全国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江西省如何变绿水青山“高颜值”为金山银山“好价值”?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访吉安、萍乡、九江等地寻找答案。
点绿成金 生态变现
“环境变好了,野生动植物多了,游客也多了。”曾经以砍树谋生的包训祥,如今是宜春市靖安县璪都镇港背村生态护林队队长,他向记者分享了村里近些年的可喜变化。
港背村河水清澈,风景宜人(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摄)
毗邻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港背村,山清水秀,草木丰裕。过去当地村民“靠山吃山”,长期过度砍伐,导致山秃了、土流了,河塞了、水浑了,野生动物跑了。
痛定思痛,当地积极响应国家封山育林号召,保护这片天然的绿宝石。近年来,当地通过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平台,由乡贤拍得港背村河道经营权和闲置农房使用权,引进竹筏漂流、观光采摘、森林研学等项目,发展乡村旅游,这个昔日小山村村跃升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只有做好生态修复,用好用活生态资源禀赋,才能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在吉安市万安县韶口村,有个“送瘟神水库”,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20世纪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如今,依靠渔光互补项目,送瘟神水库迎来了“财神”。
万安县渔光互补项目(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摄)
只见开阔的水面上,一排排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一眼望不到头,在阳光照射下正源源不断地产生绿色电能,而在太阳能光伏板下的水域养殖着大量生态鱼。
近几年,当地在水库的闲置水面及周边抬田区域建设54兆瓦“漂浮式”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区和38兆瓦“打桩式”农光互补发电区。
水上铺设太阳能光伏板,水下鱼儿欢快畅游,既发了电,又养了鱼。同时,“渔光互补”模式使低洼地、荒滩等发挥叠加“光伏+”效应,实现绿色低碳、环保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自2021年6月首批并网发电以来,韶口乡“渔光+农光”项目累计发电1.7亿千瓦时,项目预计每年可发电1.01亿千瓦时,节省标煤3.36万吨,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约9.23万吨,为当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源源不断清洁电能,持续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生态修复 荒山变“金山”
在江西,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案例遍地生花。
两年前还是植被受损、山体坑洼的工矿废弃地,如今却是草木繁茂、田园葱茏的幸福村。变化的发生地在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巨源村。
万安县城旖旎风光(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摄)
六十多年前,仅有5.2平方公里的小山村因煤而兴。最鼎盛时,巨源煤矿年产量超过40万吨,拉煤炭的卡车排着长队,日夜不休,热闹非凡。
2016年以来,随着巨源煤矿的关停,当地开启了矿山修复和绿色转型的发展之路。2022年起,通过地方配套资金和引入社会资本,湘东区投资一亿余元强力推进矿山修复项目。
短短两年时间,巨源花冲坡生态修复工程进度达80%,曾经裸露的山体重披新绿,田地间试种的玉米郁郁葱葱。
随后,依托修复后的矿山,当地政府先后在巨源村孵化出黄蜀葵种植基地、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等产业项目,让废弃矿山蝶变“花果山”,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吃上生态红利的港背村(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摄)
江西生态“高颜值”,需要锚定现代化,持续深化改革。
在“长江入赣门户”江西省瑞昌市,一座外立面由五颜六色玻璃组成的大楼引人注目。它是瑞昌市智造小镇标准厂房。目前已成为当地一个新地标。
“这座建筑的外墙采用的是碲化镉彩色玻璃,不仅拥有普通玻璃的功能,还可以将光转化为电能。”承建该建筑外墙的负责人曲忠强说,“碲化镉将原本绝缘的普通玻璃变成了可导电的导体,当太阳光照射到发电玻璃上时,即可实现发电。”
玻璃也能发电?背后的秘诀就是碲化镉。在普通玻璃上沉积一组以碲化镉为主的光电功能材料薄膜,让原本绝缘的普通玻璃实现有光就能发电。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弱光发电的技术空白,2021年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览。
培育绿色制造标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近年来,江西以锻造产业绿色竞争新优势为主线,聚焦“1269”行动计划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截至目前,江西累计创建省级绿色工厂602家、绿色园区6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2家,全省绿色工厂产值约占全省制造业产值的20%,绿色制造体系基本构建形成。
美丽建设 迈上新台阶
实现生态“高颜值”,江西有资源,更有路径。
今年6月,江西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美丽工厂、美丽村庄、美丽学校等“美丽细胞”。
11月14日,江西共推选出“罗田村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等150个典型优秀案例。梳理案例发现,“美丽细胞”建设主要围绕“突出地域特色”“绿色科技支撑”“开展共建共享”等内容开展。
“美丽细胞”建设不仅局限于城市或乡村,而是旨在建成一批高质量的生态小单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美丽建设网络。将优秀案例中可复制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推广,以有利于多维度推动美丽江西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为美丽建设谋划较早、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的江西,截至目前共编制了全国第6个、中部省份第1个美丽建设规划纲要(2022-2035年),同步在1个设区市和6个县市区开展了“1+6”美丽建设试点,形成了良好的先发态势。全省大气、水等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多年保持中部领先、全国前列,去年生态质量指数全国第1,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全国第5,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只有做好生态修复,用好用活生态资源禀赋,才能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目前,江西省已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8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江西正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变绿水青山“高颜值”为金山银山“好价值”。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瓣瓣同心】京津冀“三界碑”下话未来
- 全球饥饿水平连续三年居高不下
- 深江高铁最大跨度斜拉桥主墩承台浇筑完成
- 宁夏通报60余人餐后发热腹泻:系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
- 美无底线对华科技打压,或拉拢韩国入“芯片阵营”
- 河北省书博会将发放50万元优惠券 惠民力度历届之最
- 上海航空运输市场步入加速恢复期
- 截至去年底 上海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50.2件
- 多国卫生官员谈中医药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促进产业发展
- 假期返程客流启动 长三角铁路5日预计发送旅客超340万人次
- 2024年“览华夏· 聚津城”华文教学技能提升班在天津开班
-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科普丛书》发布
- (第七届进博会)洞悉中国民众美丽健康新需求 跨国企业把握商机
- 福建永定:非遗进景区 土楼更璀璨
- 中国国家话剧院与爱奇艺达成战略合作 “CNT现场”首部作品今日上线云影院
- 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本源
- “集成电路材料”主题微型科技馆亮相上海中山公园
- 吉林省将开展千余项活动推进全民阅读
- 河北唐山市滦州市发生2.8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千米
- 首版杭州米其林指南发布 6家星级餐厅诞生
- 热门推荐
-
- 2023北京·天桥音乐剧年度盛典在京启幕
- 中秋临近 珠海拱北口岸单日通关车辆创4年新高
- 美媒曝光美国大学“收费”排名乱象
- 中国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等启动反倾销调查
- 《小狗钱钱》作者15年后再出新书 《自我实现之路》提供职场自我教育指南
- 临夏有约:千年花儿有新声
- 张燕生:“去风险化”是一种战略恐惧,大国贸易要挂钩不脱钩
- 超220万人参加国考!考生: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
- 浙江一载26人客车侧翻致乘员受伤 其中一人伤势较重
- 宁波舟山港“一带一路”航线数10年增长71.2%
- 国际最新研究:巴西新发现2.37亿年前小型掠食性爬行动物
- 台风“小犬”将影响台湾岛 华西地区持续阴雨雪
- 云南72所高校师生参与艺术展演 展现云岭学子风采
- 中国科幻:进入新纪元 塑造新格局
- 延续“砂糖橘”双向奔赴情谊 广西跨越千里“投喂”尔滨
- 马来西亚女孩黄渼媖:很珍惜在中国学中医的日子
- 委内瑞拉总统宣布逮捕7名雇佣兵
-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扎实落地
- 重庆力争2024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
- 中国智能科技展在马来西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