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生态“高颜值”成就绿色发展“好气质”
央广网南昌12月9日消息(记者 刘培俊)生态环境是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素,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全国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江西省如何变绿水青山“高颜值”为金山银山“好价值”?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访吉安、萍乡、九江等地寻找答案。
点绿成金 生态变现
“环境变好了,野生动植物多了,游客也多了。”曾经以砍树谋生的包训祥,如今是宜春市靖安县璪都镇港背村生态护林队队长,他向记者分享了村里近些年的可喜变化。
港背村河水清澈,风景宜人(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摄)
毗邻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港背村,山清水秀,草木丰裕。过去当地村民“靠山吃山”,长期过度砍伐,导致山秃了、土流了,河塞了、水浑了,野生动物跑了。
痛定思痛,当地积极响应国家封山育林号召,保护这片天然的绿宝石。近年来,当地通过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平台,由乡贤拍得港背村河道经营权和闲置农房使用权,引进竹筏漂流、观光采摘、森林研学等项目,发展乡村旅游,这个昔日小山村村跃升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只有做好生态修复,用好用活生态资源禀赋,才能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在吉安市万安县韶口村,有个“送瘟神水库”,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20世纪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如今,依靠渔光互补项目,送瘟神水库迎来了“财神”。
万安县渔光互补项目(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摄)
只见开阔的水面上,一排排深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一眼望不到头,在阳光照射下正源源不断地产生绿色电能,而在太阳能光伏板下的水域养殖着大量生态鱼。
近几年,当地在水库的闲置水面及周边抬田区域建设54兆瓦“漂浮式”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区和38兆瓦“打桩式”农光互补发电区。
水上铺设太阳能光伏板,水下鱼儿欢快畅游,既发了电,又养了鱼。同时,“渔光互补”模式使低洼地、荒滩等发挥叠加“光伏+”效应,实现绿色低碳、环保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自2021年6月首批并网发电以来,韶口乡“渔光+农光”项目累计发电1.7亿千瓦时,项目预计每年可发电1.01亿千瓦时,节省标煤3.36万吨,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约9.23万吨,为当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源源不断清洁电能,持续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生态修复 荒山变“金山”
在江西,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案例遍地生花。
两年前还是植被受损、山体坑洼的工矿废弃地,如今却是草木繁茂、田园葱茏的幸福村。变化的发生地在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巨源村。
万安县城旖旎风光(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摄)
六十多年前,仅有5.2平方公里的小山村因煤而兴。最鼎盛时,巨源煤矿年产量超过40万吨,拉煤炭的卡车排着长队,日夜不休,热闹非凡。
2016年以来,随着巨源煤矿的关停,当地开启了矿山修复和绿色转型的发展之路。2022年起,通过地方配套资金和引入社会资本,湘东区投资一亿余元强力推进矿山修复项目。
短短两年时间,巨源花冲坡生态修复工程进度达80%,曾经裸露的山体重披新绿,田地间试种的玉米郁郁葱葱。
随后,依托修复后的矿山,当地政府先后在巨源村孵化出黄蜀葵种植基地、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等产业项目,让废弃矿山蝶变“花果山”,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吃上生态红利的港背村(央广网记者 刘培俊 摄)
江西生态“高颜值”,需要锚定现代化,持续深化改革。
在“长江入赣门户”江西省瑞昌市,一座外立面由五颜六色玻璃组成的大楼引人注目。它是瑞昌市智造小镇标准厂房。目前已成为当地一个新地标。
“这座建筑的外墙采用的是碲化镉彩色玻璃,不仅拥有普通玻璃的功能,还可以将光转化为电能。”承建该建筑外墙的负责人曲忠强说,“碲化镉将原本绝缘的普通玻璃变成了可导电的导体,当太阳光照射到发电玻璃上时,即可实现发电。”
玻璃也能发电?背后的秘诀就是碲化镉。在普通玻璃上沉积一组以碲化镉为主的光电功能材料薄膜,让原本绝缘的普通玻璃实现有光就能发电。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弱光发电的技术空白,2021年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展览。
培育绿色制造标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近年来,江西以锻造产业绿色竞争新优势为主线,聚焦“1269”行动计划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截至目前,江西累计创建省级绿色工厂602家、绿色园区6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2家,全省绿色工厂产值约占全省制造业产值的20%,绿色制造体系基本构建形成。
美丽建设 迈上新台阶
实现生态“高颜值”,江西有资源,更有路径。
今年6月,江西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美丽工厂、美丽村庄、美丽学校等“美丽细胞”。
11月14日,江西共推选出“罗田村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等150个典型优秀案例。梳理案例发现,“美丽细胞”建设主要围绕“突出地域特色”“绿色科技支撑”“开展共建共享”等内容开展。
“美丽细胞”建设不仅局限于城市或乡村,而是旨在建成一批高质量的生态小单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美丽建设网络。将优秀案例中可复制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推广,以有利于多维度推动美丽江西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为美丽建设谋划较早、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的江西,截至目前共编制了全国第6个、中部省份第1个美丽建设规划纲要(2022-2035年),同步在1个设区市和6个县市区开展了“1+6”美丽建设试点,形成了良好的先发态势。全省大气、水等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多年保持中部领先、全国前列,去年生态质量指数全国第1,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全国第5,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只有做好生态修复,用好用活生态资源禀赋,才能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目前,江西省已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8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江西正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变绿水青山“高颜值”为金山银山“好价值”。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气候凉爽地貌独特 广西百色“清凉产业”引客避暑游
- 工信部: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941亿元 同比增长3%
- 民调:银行接连倒闭损害美国人安全感 近半民众担心存款安全
- 掰断兵马俑手指6年后 美国特拉华州男子被判5年缓刑
- 应对奥密克戎,必须“以快制快”
- 中国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75
- 疏堵结合促跨境证券规范发展
- 包银高铁惠农至银川段开通运营
- 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开幕
- 长三角“火炉”热力全开 多地最高气温破40℃
- 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年会举行 多方对话献计西部旅游发展
- 北京工伤人员生活护理费调整,最高调至5541元
- 尺素金声丨“打开方式”不断翻新,科普内容频频“出圈”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都昌“新农人” 养殖书法两不误
- 第33届北极光节启幕:找北兴安岭 乐享清凉夏日
- 乌总统称将与德法两国分别签署双边安全协议
- 南非警方发布7至9月犯罪数据
- 小影窗展示“大千世界” 古稀老人50余年做好皮影“守护人”
- 香港7月份认可机构存款总额上升0.6%
- 中国证券基金业首席经济学家例会:中国经济向好要素不断积聚
- 热门推荐
-
- 国内航企航班空中Wi-Fi突破3000米以下限制
- 专访:“美国搞‘零和经济’不可能成功”——访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濑口清之
- 伦敦一栋住宅楼发生火灾 百余人被疏散
- 第三届全球饶商大会举行 现场签约项目总额超300亿元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红色预警
-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研究新成果:“免疫燃烧”肿瘤突破免疫疗法临床瓶颈
- 宁波农业新突破:出口额首超百亿元 全球市场见证绿色力量
- 开学季迎学生客流高峰 太铁日均增4.2万个席位
- 办好演唱会带火一座城
- 吉林文旅市场持续火热 民航机场增长趋势稳健
- 上海百年巨鹿路:历史与时尚交融 彰显海派国际范儿
- (新春见闻)灯工玻璃映新春 “00后”眼中的非遗年味
- 34家“北斗”企业湖北同场比“智能”
- 江西大力推广电子劳动合同 网签合同数超过45万份
- 2024年北京书市落幕 11天接待读者33万人次
- 儿女:最怕妈妈变老 希望有超能力让时间暂停
- 《繁花》作者金宇澄香港开讲:面对未知我乐观其成
- 中上协:2022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
- 山东黄河沿线发展文旅产业 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
- 希腊闽商总商会举行换届典礼 陈千枝先生连任第二届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