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限定!大雪节气全国甜品地图出炉 一口甜蜜穿越回童年
中国天气网讯 冬意渐浓,甜味在蔓延。随着气温的降低,从北到南,每个城市都悄悄地亮出了冬天专属的“甜品杀手锏”。今天,我们就跟着这份全国甜品地图,来一场跨越中国的大雪节气美味巡礼,让这些冬天的甜品勾起你童年的温暖回忆。
一口冻住,甜香留住
大雪时节,东北地区的室外已然成为一个“天然大冰箱”,当地因地制宜把这一天赋充分利用。冻梨,简直是“东北冬天专属的甜品”。把新鲜的鸭梨丢到雪地里冻成黑色,等想吃时再用水泡软,一口咬下去,冰凉清甜,是冬天自然的味道。冻梨是靠自然低温冷冻保存的智慧,不仅保存了梨的水分,还让果肉更加甜润。小时候的东北孩子,把冻梨含在嘴里边化边吃,冻红了手也舍不得放下。它是东北人童年的“天然冰棒”,带着乡愁和冬天的乡土气息。
“年年冬天东北一大怪——雪糕摆在地上卖”成为全国网友话题热点的东北雪糕,将这份“火热”延续至今,谁说冰棍只能夏天吃?东北冬天的室外冷,但室内暖,冰棍反而不会化,还省了冰箱。很多东北的小伙伴纷纷留言“很怀念小时候,每到冬天,到爷爷奶奶家过寒假,院子里放两口大缸,缸里装满雪糕、冻梨和冻柿子,东北的冬天就是外面冷风呼啸,我们在炕上吃雪糕。”承载了多少东北人儿时的甜蜜记忆。
酸甜的冬天,幸福刚好
冬日温暖碎片,就在于只属于这个季节的美食。
每到初冬,华北地区的街头巷尾就会飘来一股浓浓的栗香。师傅操着长柄铁铲在铺满黑砂的铁锅里翻炒着栗子,一声声“唰啦唰啦”,比任何吆喝都具诱惑力。栗子经过高温翻炒,表皮炭化,内里香甜软糯。手握一包热腾腾的栗子,冬天的寒意瞬间被熨得服服帖帖,是天然的“暖宝宝”。小时候,一边掰开栗子皮,一边数着颗数,有种“吃到最后一颗也不舍得结束”的快乐。
走在大雪后的街头,远远就闻到烤红薯的香味,是不是忍不住加快脚步?摊主打开盖子,冒着热气的红薯是冬天专属的温暖治愈系。炭火烘烤的香气,只有冬天寒冷空气中才能格外馥郁。焦黄的皮、鲜黄的瓤,散发着自然的甜味,轻轻咬一口,就能甜进心里去,这口甜蜜陪伴了许多孩子放学后的路边时光。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多年前一首《冰糖葫芦》风靡一时,传唱大江南北,点燃了人们对冰糖葫芦的回忆与喜爱。在北京,它叫糖葫芦儿。在天津,它叫“糖墩儿”,北京的冬天是冰冷多风的,零下几度的寒风中,糖葫芦像一抹红色的火焰,点亮了胡同口的记忆。
甜蜜糯香,黏住冬天的记忆
冬天的江南像一幅水墨画,烟雨迷蒙,寒风夹湿,冷得那叫一个入骨。但不管温度如何,江南人心里早就锁定了冬天专属的甜蜜答案:打年糕!“锵锵锵”的木锤声,简直是江南冬天的背景音乐。小时候,村子里谁家开始打年糕,附近小孩都会闻声赶去看热闹:一人挥木锤,一人翻糯米,配合得像跳舞,动作越默契,年糕越筋道。最让人期待的,就是大人用手揪下一块刚打好的热年糕,蘸点红糖,给孩子吃。糯香混着甜蜜,整个巷子都被甜香笼罩,瞬间能让人忘了冷空气的侵袭。
江南人吃这一口,不止是品尝食物,更是在回味童年的温暖——从爬在灶头偷看,到举着年糕满村跑,打年糕让江南的冬天不再寒冷,而是一种甜蜜的等待。蘸糖、油煎、入汤、红豆沙、咸菜炒……江南年糕花样多,每一口都能找到专属幸福感。
糖水暖手,幸福暖胃
大雪节气,北方人打雪仗,江南人打年糕,而华南人在打糖水的主意!别问为什么,问就是“糖水治愈一切”。当冬日的微凉爬上广东街头,来一碗番薯糖水或姜汁糕,暖心暖胃,这才是华南的冬天该有的打开方式!
华南的冬天没有北方那么凛冽,但湿冷绵长,像“透心凉”的升级版。在没有供暖的南方冬天,一碗番薯糖水先温暖了身心,才有勇气钻进和室外温度一样的被窝。番薯糖水,主角是软糯的番薯,配上甜美的红糖水,炖得越久越入味,每一口都是暖心炸弹;而姜汁糕则凭一口微辣的甜爽,直接秒杀寒风,吃完全身都冒热气。它们不是普通的甜品,而是华南冬日里的“热饮+暖宝宝”组合。
冬日特供,唤醒童年
冬天的西部地区,冷得有点“意思”。西南地区四川、贵州的湿冷,新疆、甘肃的苍凉冷,各有特色,全是“直击骨头里”的冻感。这时,甜品的作用就显现了:高热量、高幸福感,能量和温暖双重暴击!米花糖是四川的灵魂零食,小时候,过年家里都会早早备好一大堆米花糖,用米香、糖蜜和芝麻熬出一份甜脆的满足,把整条巷子都染上甜味。
“糯食”绝对是贵州人,最爱的食物之一,而糯米粑粑更是贵州人的年味预热,软糯里裹着丰富馅料;在炉火旁,看着奶奶用双手拍打出圆圆的粑粑,再煎到表面微焦,内里却柔软如云。一口咬下,甜馅、咸馅轮番登场,是贵州人围着灶台抢粑粑的冬日热闹。
而甘肃的热冬果,因兰州冬日干燥,则用炖得酥烂的冬果梨与红枣、枸杞、冰糖一起文火慢熬,既保持了梨肉脆爽甘甜的口感,又褪去了粗粝感。有时候汤水煮干了,锅底的果子汁形成一层黏黏的焦糖,反倒成了孩子们争相抢吃的“小彩蛋”。
冬天的甜品,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时间与记忆的沉淀。你家乡的冬日甜品浮现在脑海了吗?冻梨、糖炒栗子、糯米打糕、糖水……这些食物贯穿了中国南北。每一口冬日限定,都有专属的童年记忆密码。今年冬天,不如找回那口儿时的甜蜜,让寒冷退散,冬意更暖!(撰文:卢宇轩 设计:任成英)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专家探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天龙八部》手稿首次公开亮相
- 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开工,SHEIN加码智慧供应链建设
- 台风“海葵”致福建多地暴雨 海陆空交通受阻多景区关闭
- 你见过如此表情的胜乐金刚吗?从一件特别的织锦唐卡看明代汉藏礼仪互动
- 网售处方药有了系统监管制度 医药电商将更加规范
- 锦绣中国年 | 春节假期湖南累计接待游客3686万人次 传统年味浓
- 广州首条地铁环线实现贯通
- 北京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2.51岁 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 白酒成都产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水井坊领衔助力成都产区高质量发展
- 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 第三代社保卡有何变化?如何更换?
- 力促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 加拿大9月份通胀水平扭转升势
-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分析师:美国所谓的盟友实际上只是美国的附庸
- 国庆“嫁”期“小仪式”透出“新风尚” 中国多地婚俗新风蔚然兴起
- 北京启动2023年“仲夏之约”就业专项服务季活动
- 浙江再添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18条新政打通新能源车出海路
- (经济观察)年轻人寻“存钱搭子” 能实现理财目标吗?
- 热门推荐
-
- 人民财评: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出炉
- 国际识局:莫斯科频遭无人机袭击,“攻心计”一再上演?
- 男子6米陡坡掉落又被落石砸伤 医生从腹腔搬“救兵“为其保肢
- 伊朗库姆至浙江义乌中欧班列实现全铁路双向开行
- 中外学者揭示全球核幔边界高速异常区内存在超低速区
- 从农村来回农村去 “90后”医学生当好基层健康“守门人”
- 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家门口的消费更便利
- AI“魔改”国产老剧有风险 专家:存在多种侵权行为
- 2023两岸博物馆文创品特展福州开展
- 切勿迷信海外“网红神药” 注意海淘药品安全风险
- 于新赛道“疾驰” 上海加速打造国际一流元宇宙产业
- 潘功胜: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一些积极信号
- 福建南靖县与菲律宾塔贡市“结亲”
- 日本此地5天地震超320次 气象部门警告或发生强震
- 第十一届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侧记:职教不戴有色眼镜
- 87幅绘图摄影作品见证山西考古历史
- 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完成高滑试验
- 6款中医药膳茶饮 帮你缓解呼吸道疾病症状
- 2024年第一期工商联大讲堂举行 聚焦民营经济发展与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