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凌云打造供深“菜篮子” 村民“家门口”把钱赚
中新网百色12月18日电(朱洪淼 黄元荣)近日,在广西百色凌云县加尤镇央里村央里大寨——凌云县粤桂协作生态蔬菜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蔬菜基地”),随着地头鞭炮声的响起,第一批蔬菜采收开始了。蔬菜基地里,一棵棵长度适中的菜心被采收工们修整好,整齐地摆放在篮子里。大家采收、搬运、装车,一派丰收景象。
“政府把蔬菜基地建在家门口,让我们不用出远门,既实现了就业挣钱,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正在采收蔬菜的央里村民杨长英说。
据了解,蔬菜基地项目占地约700亩,其中新建150亩蔬菜设施大棚和500亩水肥一体化设施,总投入1900万元(其中粤桂协作资金1800万元)。蔬菜基地的建成有效带动当地标准化生产、分拣包装、物流配送,实现了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运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逐步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
央里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倪景晟介绍说,蔬菜基地按照“公司+村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项目给予群众一个在家门口就业机会,提高村民收入的同时,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40万元左右。
此外,蔬菜基地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科技培训、基地务工等多种方式,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对接难题,预计每年可带动周边村屯300多人次在基地务工,务工群众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带动群众掌握现代高效种植技术,让农户学到更多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为农户增收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严格按照‘创建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作用效果好’标准,通过引进企业建基地、专家人才推技术‘蹲点挂项’搞服务的‘基地+技术+服务’模式,打造蔬菜基地带动产业发展。”蔬菜基地负责人潘先生说,蔬菜基地种植规划采用“一粮多菜”在方式运行,生产出来的蔬菜主要将销往深圳等地,预计年亩产值在3万元左右。(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抖音青少年模式“科普中国”频道上线 为孩子提供暑期趣味知识资源
- 斯里兰卡向七国游客实施免签证入境政策
- 印尼留学生洪婉晴:中国高铁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
- 男子因言语性骚扰女同事被判赔偿
- 北斗系统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 刘震云:我就会干一件事,就是把小说写好
- 别了,美髯公!“关羽”扮演者陆树铭去世
- 哈萨克斯坦外长呼吁欧安组织关注阿富汗局势发展
- 台湾青年“黄土地”上秀脚法:始于足球,不止于足球
- 5G应用深入千行百业:用户普及率超过50%,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
- (新春走基层)列车上“小龙人”的除夕:服务好旅客就是最大心愿
- 乌克兰危机致去年乌GDP下降29.1%
- 仅提供律师费发票 能否作为索赔依据
- 中国气象局:预计5月山西、上海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
- 江西强降雨导致49.7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
- 中国卓越管理公司项目再启动 专家建言促进企业持续优化管理能力
- 赴新西兰看家人将更方便?新移民局称将改革家庭签证
- 美国罗得岛州布洛克岛因酒店火灾进入紧急状态
- 湖北宣恩一景区发生车辆落水事故 致5人死亡
- 北京61场儿童剧蓄势登台
- 热门推荐
-
- 铁路部门加开高铁列车 看“中超”更便捷
- 第三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圆满收官 浙江接棒下届
- 柬埔寨1.4万家企业加入私人领域养老金制度
- 金融监管总局:欢迎各类外资机构和长期资本来中国展业兴业
- 突破5000万标准箱 上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再创世界纪录
- 保护大熊猫的年轻人:默默守护身边那群可爱的朋友
-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全球碳中和与净零排放的明确路径
- “一粒良种 万担好粮”西藏探索农作物高产高质“密码”
- 联合国专家讲述中美外交官的差异
- 日本山形县发生4.1级地震 无海啸风险
- 红果短剧《墙外桃花墙内血》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春节档推荐片单
- 海信激光显示获得全国首个企业碳标签证书
- 浙江发布最新癌情:恶性肿瘤发病呈现老龄化、低龄化趋势
- 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获评“中国康养旅游城市”称号
- 俄总统新闻秘书:俄对纳卡地区紧张局势感到担忧
- 加力扩围 以旧换新政策利好不断显现
- 探访哈亚雪旅游线路:游客感受寒冬里的热血与冰雪
- 渤中26-6油田中心平台在山东青岛装船 系渤海油田最重平台
- 中新真探:锻炼补水,喝运动饮料比喝白开水更好?
- 探访上海5G-A场景:应用蝶变、“后浪”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