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巴斯:从福州大梦山走向世界的中外友好使者
中新社福州12月6日电 题:大熊猫巴斯:从福州大梦山走向世界的中外友好使者
作者 郑江洛
正值巴斯入闽四十周年暨巴斯文化国际交流大会在福州召开之际,笔者日前与参会外宾一同前往大梦山参访大熊猫巴斯故居。
踏入福州西湖之畔的大梦山,只见此处绿树繁茂成荫,空气格外清新。这里承载着巴斯的故事,也见证了巴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巴斯是一只雌性大熊猫,1980年出生于四川宝兴县巴斯沟,1984年来到福州大梦山,在这里生活了33年。在这期间,实现了从生物巴斯向具有和平大爱精神的文化巴斯的转变。
“巴斯是第一只定居福建的大熊猫,而我是第一个定居福建的‘洋鬼子’。”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威廉风趣地说。
潘威廉回忆起首次见到巴斯的情景,那是在巴斯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出访”期间,“当时队伍排得很长,隔着厚厚的玻璃,看得不十分真切,即便如此,仍觉它可爱至极。”他和巴斯的缘分还不止于此。
1988年,潘威廉举家来到福建厦门定居。此后,他多次奔赴福州探望巴斯,随着近距离的接触,对巴斯的喜爱愈发浓烈。潘威廉表示,“若我更早知晓中国大熊猫,定会更早爱上中国。”
巴斯曾两次访美,由此声名远扬,成了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和平元素是最鲜明的底色,友好精神是最亮眼的标识。
潘威廉已在福建厦门三十余年,长期投身于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以及推动中国地方发展等工作。他表示,要讲好中国故事,最出色的故事就是巴斯。
“鉴于世界对中国仍缺乏了解,故而必须借助熊猫的独特影响力。”潘威廉称,众多人士因喜爱大熊猫而对中国文化萌生兴趣,巴斯完美诠释了中国人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理念,能让不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出于对它的喜爱,而逐渐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当巴斯凭借其可爱形象与卓越表现成为第十一届亚运会吉祥物“盼盼”时,潘威廉满心欢喜与自豪,“全球之人见之,皆会对其心生喜爱。”
2017年,37岁的巴斯在福州去世,相当于人类的百岁老人。它所代表的和平象征图腾依旧延续。它已成为从大梦山走向世界的中外友好使者。
“初次踏入巴斯故里,深感此处景致宜人。”波黑大使夫人Luliia Anokhina表示,巴斯其文化内涵从简单的动物形象转变为承载深厚意义的文化符号,意义非凡,且对世界和平友好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她认为,不仅中国民众,全球各国人士均应踊跃参与巴斯文化的推广当中。“巴斯文化更好地推动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它有助于人们拥有共同的目标,拥有将世界各国团结在一起的力量。”
为切实加强对巴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当前,福州市正全力推进巴斯“故居”大梦山的改造提升工程,规划建设3个大熊猫馆、巴斯广场以及科普宣教中心等项目,涵盖外立面改造、内装修装饰等修复作业,预计明年十月可正式对外开放。(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 2024郎酒重阳下沙大典举行 郎酒演绎中国名酒的坚守与创变
- 中老铁路西双版纳站单日到发旅客突破5.2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 韩国举行2025学年高考 复读考生数创新高
- 中国著名导演万玛才旦因病离世
- “泉城”济南发布百余项金秋活动 引燃节日文旅消费
- 日本东电19日将启动第五轮核污染水排海
- 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西藏阿里:警民心手相牵共筑边境安全屏障
- 解码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 精美灵动的文创产品这样产生
- 《少年派2》“空降”开播,与现实互文奏响青春之歌
-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 中国正能量书写中国骄傲与自豪
- 青海格尔木首个旅游气象站在昆仑山大峡谷落成
- 加拿大对俄罗斯钻石实施进一步进口限制措施
- 广东将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 2024中国汽研汽车指数“极北寒测”正式收官
- 青海省各机场6月以来新增加密多条航线
- 第三届“何氏家训”文化节在扬州举行 传承发扬家风家训文化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油茶丰收采摘忙 村民增收有奔头
- 热门推荐
-
- 滥用童工再曝美国巨大“人权黑洞”
- 为什么说喝春茶没必要“洗茶”?
- “奋进中国 大江澎湃”全网主题宣传活动在武汉启动
- C919国产大飞机春运“首秀”:执行10班航班、承运1274名旅客
- 一万亿国债首批资金落地 用在哪?怎么用?
- 终于见到你!
- 新业态“解锁”乡村松弛感 “Z世代”爱上Country walk
-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宋官林:要在音乐剧表演创作中弘扬中式“写意”
- 大学室友成立“小伙伴助学基金会” 点亮山区学子求学路
- “北京最早的娱乐圈”展演非遗项目 名家共话天桥前世今生
- 一线城市限购松动,上海走出新年第一步
- 《人活起伏:欧阳修》作者何楚涵:让历史“活”在当下
- 人工智能应用驶上“快车道” 业界持续拓展应用领域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三有”协商融民心促治理解难题
- 洋山港海事局首创“安全立杆” 已守护300余名船员高空作业
- 广电总局:去年9-12月261部国产网络剧片获发行许可
- 教授梨农千里结缘 多方联合攻关护航梨产业发展
- (走进中国乡村)小秦岭人的“三笔账”
-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金寨:盘活闲置地 民宿经济旺
- “沧龙号”搬梁机创中国最大起重吨位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