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树“穿毛衣”走红网络,专家提醒:毛衣穿久可能生虫
最近,北京一些园区和胡同的树木“穿上”了彩色毛衣,行人纷纷在树木旁打卡合影。冬季树木需要什么样的保暖措施?给树木穿毛衣需要注意什么?对此,记者采访了园林领域专家、通州区城镇绿化服务中心和相关园区。
“毛衣树”现身街头和园区,吸引市民合影
近日,市民王先生前往位于海淀区的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商业街时发现,几棵大树穿上了“彩色外套”。“这些外套上有可爱的卡通图案和漂亮的花纹,非常吸睛,有的行人停下脚步和树木合影。”
在社交媒体上,穿着多巴胺配色的毛衣树也很火。有网友总结了毛衣树点位,包括红星胡同、北京外国语大学、小米科技园等。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树木毛衣上写有各国语言的“你好”,红星胡同的树木毛衣“长”出了捧着爱心的手臂,拟人效果拉满。网友认为,彩色的毛衣树给萧瑟的冬天带来了一丝暖意,看起来也很时髦。
谈及给树穿毛衣的初衷,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工作人员表示,园区一直倡导“有温度的服务”,每年冬季,园区的树木和灌木都会做冬季保护,把保暖材料替换成毛线衣,希望用趣味性的方式让园区企业员工更开心地工作。
“我们大概给八九棵树穿了毛衣,大家挺喜欢和这些树合影的,周末还会有人专门来打卡,还带动了商业消费。”这名工作人员说,市民在社交媒体上自发传播,也让更多年轻人知道了东升科技园。
近日,海淀区东升镇中关村东升科技园,许多大树“穿上”了毛衣。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来自南方的树种、新移植树木需要冬季保暖
有市民好奇,冬季有哪些树木需要保温?
据玉渊潭公园园林高级工程师胡娜介绍,对树木进行防寒保护,大体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树木本身耐寒能力弱,例如一些来自南方地区的品种在北方进行栽植,为了防止低温对其越冬造成伤害,需要进行越冬保护。二是有的树木刚刚进行了移栽,在移栽过程中,树木根系受到了损伤,适当的越冬保护可以提高苗木成活率。三是应对可能发生的极端低温天气,如果中央气象台预计冬季整体偏冷,有极端低温灾害发生的可能,会加大树木防寒保护的范围。
据通州区城镇绿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尚军介绍,在公共绿地中,秋季新栽植的抗寒能力差的树种在第一个冬天需要进行保温,包括缠绕草绳、裹无纺布等措施。另外,道路的机非隔离带、中央隔离带上有乔木、花灌木和绿篱地被的,要安装挡盐板,防止含盐(融雪剂)的雪水流入绿地,同时也有防寒作用。
“现在北京的公共绿地中,南方的树种非常少,它们不适应北方气候,长势不好,可能熬不过冬天,尤其是出现极寒天气的时候。”他说,北京使用的基本上是乡土树种(本地区天然分布树种或是长期生长在当地的树种),它们在华北地区完全可以露地越冬,正常情况下无需额外的保温。目前,北京最低气温已达零下,通州区相关植物保温举措已经完成。
粗大的梧桐树穿上了毛外套。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专家提醒:毛衣不能长时间给树穿,以免生虫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刘勇表示,从网友发布的照片来看,穿毛衣的树包括国槐、悬铃木等,这些大树在北京已经度过了好几个冬天,适应了北京的气候条件,原则上是不需要保暖的。此举更多的是一种“行为艺术”。
胡娜认为,目前,相关园区和胡同中穿上毛衣的树木,大部分是定植多年的乡土树种,基本适应北京的冬季低温。它们穿上毛衣,更多的是体现了市民植绿护绿的态度。“如果遇到多年不遇的极端低温,树木身上的毛衣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同时也在冬天给人带去温暖的视觉感受,起到了美化城市景观的效果。”
不过,刘勇提醒,冬季给树穿“个把月”毛衣是可以的,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可以营造氛围,但不能长时间穿。冬天,虫子喜欢找温暖的地方越冬,如果在毛衣中取暖产卵,有可能造成树木病虫害的发生。“此前,我们曾经看到缠了标语布条好多年的古树,拆下布条时,发现里面有虫卵。”所以天气渐暖时,需要及时将毛衣从树木上取下来。
■延展:冬季树木如何保暖?
据了解,近几日北京经历了大风降温天气,必要的植物防寒工作相继完成。“玉渊潭公园新植的樱花已经做了防寒保护,包括缠干和根区覆盖。”胡娜科普了植物保暖的举措。
说到保温材料,她介绍,公园用缠树棉缠绕树干,可以起到保温、减少蒸腾的作用。“这种缠树棉有夹层,相当于给树木穿了棉袄。”另外,一些公共绿地上的树会缠草绳或者草帘,在起到一定防寒作用的同时,还能防虫害。草绳或草帘可以诱集害虫在内产卵、越冬。开春前,将缠绕物取下销毁,可以降低害虫密度。
树木根区部分覆盖木屑及落叶,可以增加树木根区温度及湿度,有利于来年春季根系萌发,也实现了落叶等园林垃圾的再利用。必要时,工作人员还会对树冠进行包裹或搭建围挡,这种措施主要针对新栽植的苗木,可以减少冬季大风对苗木的伤害,提高苗木成活率。同时,树干涂白也可以减少冬季温度骤变造成冻害,并且有预防病虫害的作用。
胡娜介绍,近年来在樱花示范区,玉渊潭公园尝试在樱花树落叶前喷施叶面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加苗木自身抗寒能力,起到了不错的效果。此外,对于公园植物,入冬前要浇足、浇透冻水,保证土壤冬季水分含量,这也是保证植物顺利越冬的重要措施。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宁夏启动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 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建立中美地方气候合作联系机制
- 去年中国城镇单位人均工资继续增长 行业间差距缩小
- 《再见爱人3》超前点映 黄执中得知傅首尔加盟“很佩服”
- 明代拱极门城墙上掀起“武林风” “武功各派”尽显体育非遗魅力
- 台风来袭!丰田临时关闭日本工厂
- 俄乌局势进展:欧洲两国暂停进口乌农产品 俄称乌炮击顿涅茨克市中心
- 市场监管总局对安全帽等6种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
- 第四届消博会闭幕 西藏特色产品走上更大舞台销售额较上届增长12.5%
- 清洁能源助天津低碳转型
- 国家大剧院制作轻歌剧《风流寡妇》登台
- 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细琢毫厘之功 传承蛋雕技艺
- 尹锡悦宣布戒严后,李在明呼吁韩国民众前往国会
- 世界“艺术指针”拨到“上海时间”
- 应急救援基层行|“疏”堰塞 “补”堤坝,他们为什么能?
- 《回来的女儿》带来悬疑剧新惊喜 融于家庭的中式悬疑制胜
- 青藏线上的生态守护(美丽中国·重大工程中的生态细节②)
- 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第二十三届“流溪梅花节”最佳赏花期启动仪式举行
- 四川等西部十地消费者组织联合发布中秋节消费提示
- 中新健康|国际HPV知晓日:专家呼吁更多癌前病变创新疗法助力宫颈癌防治
- 热门推荐
-
- 夏商考古新进展添彩“考古中国”
- 《港音弦乐》在山城奏响 以“乐”为媒促渝港文化交流
- 鄱阳湖护鸟记:十年之约的承诺 万里之行的守护
- 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将发布一揽子惠农助农措施
- 报告:近半年网购过国货“潮品”的用户占比达58.3%
-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船闸上闸首廊道全部封顶
-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公布第二期资助名单,46位科学家上榜
- 韩国总统警卫处次长第三次拒绝到案接受调查
- 女性出现缺铁性贫血,不如先好好吃肉
- 核酸过期 航空公司无权“变通”
- 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大数据发布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受关注
- 山东烟台推广中小学生冰上运动 让“冷”项目“热”起来
- 变废为宝 山西朔州提高固废利用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 新疆巴州戈壁滩上逾1万峰骆驼换“夏装” 牧民采绒忙
- 赛事流量如何变“留量”——贵州乡村体育发展调查
- 探寻汉字起源——到“华夏龙都”濮阳聆听“仓颉造字”传说
- 未经许可经营危险化学品 北京一制冷设备公司被处罚
- “开跑车进学校漂移”男子:不认可几十万赔偿费
- 限制电信诈骗人员子女入学,如此“连坐”太荒唐
- 昆明=琅勃拉邦国际航线复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