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团城:何以从“鸽子巷”到网红打卡地
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9日电 (陶拴科)在新疆和田市中心,有一片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街区,因其地理布局呈中心发散状、街巷周边环绕,被形象地称为“团城”,也象征着“团结之城”。
这里不仅拥有着当地人生活的记忆,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探寻其独特的魅力。那么,和田团城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由昔日的“鸽子巷”变身为今日的“网红街”呢?
团城的旧貌与新颜
走进和田团城,错落有致的“阿以旺”式建筑,处处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气息,这些建筑是新疆常见的一种传统地方民居形式。
然而,在多年前,和田团城还是一片破旧不堪的棚户区。这里的居民家家户户都喜欢养鸽子,并且有一个鸽子市场,因此被称为“鸽子巷”。
“我从小生活在‘鸽子巷’,那时候,每逢刮风下雨,都会停水停电,路面上都是泥巴,出门也不方便。”70岁的居民买买提明·吾普尔回忆。
同样,居民苏比·买帕洪也对过去的团城记忆深刻。他说:“我上小学的时候,只要说我是‘鸽子巷’来的,同学们总嘲笑我。那时候,我就梦想着能住上干净漂亮的房子。”
说起“鸽子巷”到如今的团城,这一切的改变始于2016年,和田市将城市建设重点聚焦在这里,累计投入资金17.96亿元对团城进行改造。通过“一街一规划”和“一户一补贴”等政策,每户居民都获得了补贴。这项改造工程涉及3000多户居民,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
如今,团城已经焕然一新,成为当地人自豪的“代名词”。
居民生活的巨变
团城的改造不仅让街区焕然一新,更让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善了,居住环境也更加舒适。许多居民还利用自家小院打造起了民宿,接待来自各地的游客。
阿孜古丽·萨依提的家已经成为团城的网红民宿。“这几年,生活环境越来越漂亮了,游客也多,生意也好,使我们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改造后的团城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还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兴起。这里已经形成了以产品销售、观光休闲等为特色的商住旅游街区。
数据显示,2023年,和田团城景区接待游客57.8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收入3100多万元。而今年截至9月30日,已经接待游客122.31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收入6800多万元。
小巷变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和田团城“阿以旺”式建筑是和田地区的典型民居。漫步在团城的小巷里,街道两旁的店铺林立,各种当地特产及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如今,和田团城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巷华丽转身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为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和田团城依托“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找寻灵感,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了“葡萄园”民宿、团城人家、美食打卡墙、鸽子亭、旅拍摄影、非遗体验等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同时,还引进了音乐餐厅、咖啡厅、书吧等休闲娱乐场所,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今年,和田团城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出夜间演艺、夜间游玩、夜间骑行等活动,让游客在夜晚也能感受到团城的独特魅力。(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内外专家齐聚辽宁共话文化遗产传承
-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等六项目入选
- 世界500强对话湖北 1280亿元项目签约
- 通讯:还原K396次乘务员赵阳刻骨铭心的105个小时
- 8月20日央行开展149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墨西哥汽车业投资热会影响中国吗
- 大运河边的志愿者:让游客感受到杭州的热情
- (第七届进博会)从“独乐”到“众乐” 进博会吸引企业“组团”参展
- 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闭幕
- 加拿大特鲁多政府应对倒阁挑战过关 反对党借碳税发难未果
- (文化中国行)安阳殷墟织密大保护网
- TikTok将在美国推出电子商务,售卖中国商品
- “农科院”食品有多少是真冠名?
- 赵无极的两个传统与两个世纪
- 中国A股航运港口板块周一走强
- 四川武胜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5名行人死亡 肇事者已被控制
- 今夏浙江用电高峰段预计电力供需偏紧 电力企业多措迎战
- 大干实干,徐工奏响“拼发展”主旋律
- 新西兰专家: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漠视太平洋国家主权和自决权
- 到2025年北京石景山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力争突破10亿元
- 热门推荐
-
- 暴雨导致苏丹一大坝垮塌 至少60人死亡
- 我国已建成488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 “越剧艺术家的摇篮”:传唱一甲子 “树人”再出发
- 百年非遗烟台绒绣:“针尖油画”从画框走入生活
- 猫猫狗狗也会做梦、失眠
- 13国20名青年走进宁夏 感知中国发展脉络
- 福建永定:龙文化开启新学期第一课
- 湖北咸宁:双语公益课堂让“中国故事世界表达”
- 268家!赴俄团体游免签旅行社首批名单公布
- 胡塞武装称美英空袭也门首都萨那
- 洋山深水港液化天然气新建储罐全部封顶
- 江苏溧阳文化旅游推介会走进北京
- 医疗援藏30年 援助方与受援方共同守护西藏民众健康生命线
- (走进中国乡村)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四川桃坪:千年羌寨盼八方宾朋
- “第一批遛机械狗的人”上热搜,意味着什么?
- 筑牢奶粉质量安全屏障
- 长沙“七大工程”推动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 2030年初步建成
- 世界环境日|这些塑料污染令人“触目惊心”
- 哈尔滨铁路端午假期计划增开旅客列车32.5对
- 小羊也有“大巴”坐 新疆60余万只牲畜转场工作进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