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北京石景山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力争突破10亿元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14日从北京市石景山区获悉,《石景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石景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年)》已正式发布,计划到2025年底,石景山区集聚30家行业重点企业,突破7项以上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建设4个以上产业服务平台,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实现收入力争突破10亿元。
推动多模态大模型应用
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石景山区已集聚人形机器人产业各环节企业16家,覆盖了从“大脑”到“小脑”、再到“肢体”和“本体”制造的全产业链条,形成了技术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为突破关键技术壁垒,石景山区将通过“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集中攻克具身大脑、仿生轻量化、全身协调运动控制及灵巧手等关键技术,重点推动高精度传感器和电驱动关节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落地。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前沿技术,推动多模态大模型在机器人中的应用,以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决策与执行能力。
与科幻元宇宙等特色产业统筹谋划
在产业集群培育方面,石景山区将依托首钢冬奥广场等核心区域,打造产业集聚地,推动具身智能与硬件制造的深度融合,形成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的良性循环。
同时,将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模型创新突破带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以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为大模型发展提供更多训练数据和应用场景,与科幻元宇宙、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特色产业统筹谋划,促进融合发展。
应用场景探索是推动技术落地的关键路径。在拓展应用场景方面,石景山区计划在工业、医疗、养老、金融等多领域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构建智能服务新场景。例如,进一步拓展人形机器人在自动装配、搬运、手术辅助、老年护理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和工业生产效率。在应急救援等特种领域,探索机器人的实用价值,助力智能装备在极端环境中的广泛应用。(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媒:以色列正加紧推动黎以停火协议,作为给特朗普的“礼物”
- 央行: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87万亿元
- 美国多地遭遇龙卷风袭击 已造成至少18人死亡
- 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入选项目公布
- (新春走基层)RCEP红利持续释放 山东企业“乘东风”加快产品“出海”
-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如何推进 这三个“全”要做好
- 谁解乘舟寻范蠡 东钱湖畔论商道
- 高考结束,这些心理调适很有必要
- 留法海归、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肖飞舸——博物馆点亮城市文化生活
- “牧民小说家”索南才让:放羊娃何以斩获鲁迅文学奖
- “普拉桑”将给华东带来强风雨天气 中东部地区将有大风降温
- 天津:40余位女画家近百件国画精品庆“三八”国际妇女节
- “开跑车进学校漂移”男子:不认可几十万赔偿费
- 如何打造北京的国际名片?大咖来支招!
- 冷冷冷!寒潮进入主要降温时段 全国冻手冻脚地图看哪里将体验彻骨寒
- 跨里海中欧(亚)班列日日开行已成常态
- 破解“用药贵” 国家药监局去年共批准45个罕见病药品
- 自然资源部:增加混合用地供给,鼓励兼容物流功能
- 专家学者齐聚南昌 共话江西航空产业发展新机遇
- 湖北鄂州花湖机场启动货运航线转场
- 热门推荐
-
- 郑永年:成功的民主基于对现实情况的尊重,“进口”的民主多以失败告终
- 拜登发表2024年国情咨文演讲,这个人却“躲”了起来
- 云南滇中引水工程全线首座20公里以上特长隧洞贯通
- 冰雪装备“搭乘”中欧班列远赴欧洲
- 海南全力以赴开展灾后恢复重建
- 让“投影像手机一样操作” 当贝D6X系列开启家用投影3.0时代
- 重庆警方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烟草制品案
- 中证协召开区域性股权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议暨全体委员会议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越剧《万婴之母》在福州演出
- “跑马”不是大众最佳运动选择
- 高校学者共探教育法典编纂与受教育者权利保障
- 中信银行连续三年荣膺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监管考核评估“优秀档”
- 加拿大将推行新试点计划以吸引更多护理人士移民
- 共同开启中洪友谊新篇章(大使随笔)
- 广西13条河流20个站超警 继续发布洪水蓝色预警
- 2024年首趟“丝路号”西安至漠河旅游专列开行
- 中国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敖汉西大梁遗址考古发掘研究全面启动
- 光伏产能过剩与融资热之下:绿色金融“贷”动产业链
- 中汽协:6月乘用车产销环比分别增长6.2%和6.7%
- 四川雅江:麻郎措镇森林火灾成功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