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北京石景山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力争突破10亿元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14日从北京市石景山区获悉,《石景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石景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年)》已正式发布,计划到2025年底,石景山区集聚30家行业重点企业,突破7项以上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建设4个以上产业服务平台,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实现收入力争突破10亿元。
推动多模态大模型应用
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石景山区已集聚人形机器人产业各环节企业16家,覆盖了从“大脑”到“小脑”、再到“肢体”和“本体”制造的全产业链条,形成了技术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为突破关键技术壁垒,石景山区将通过“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集中攻克具身大脑、仿生轻量化、全身协调运动控制及灵巧手等关键技术,重点推动高精度传感器和电驱动关节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落地。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前沿技术,推动多模态大模型在机器人中的应用,以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决策与执行能力。
与科幻元宇宙等特色产业统筹谋划
在产业集群培育方面,石景山区将依托首钢冬奥广场等核心区域,打造产业集聚地,推动具身智能与硬件制造的深度融合,形成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的良性循环。
同时,将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模型创新突破带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以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为大模型发展提供更多训练数据和应用场景,与科幻元宇宙、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特色产业统筹谋划,促进融合发展。
应用场景探索是推动技术落地的关键路径。在拓展应用场景方面,石景山区计划在工业、医疗、养老、金融等多领域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构建智能服务新场景。例如,进一步拓展人形机器人在自动装配、搬运、手术辅助、老年护理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和工业生产效率。在应急救援等特种领域,探索机器人的实用价值,助力智能装备在极端环境中的广泛应用。(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山月亮组合”:创作民歌“时代声音”义不容辞
- 北上广深相继启动,线上买药都能用支付宝刷医保了
- 杭州争“开门红”:保障企业用工动作频频
- 蒂姆·库克:苹果中国供应链在碳中和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从填写烦琐表格到参会,非教学任务包袱压得一些教师喘不过气
- 自然地理生态影响下的唐代丝绸之路诗歌创作
- 北美票房:“蜘蛛侠”重回北美周末票房榜首
- 中国贸促会:第二届链博会将于2024年11月26日至30日举办
- 岸田改组内阁动作不小新意不多
- 稳汇率的关键是稳预期
- 2023年毕业季租住调研:42.7%毕业生房租源自父母支持
- 北京交管部门加大对“分心驾驶”处罚整治力度
- 2022年国庆花坛将亮相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沿线
- 《肺静脉狭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填补空白、造福患者
- 下月起敦煌这些景点免费啦!莫高窟门票将半价
- 《铁路机车车辆鸣笛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6月15日起施行
- 聚焦共性与个性 “全球首发”国际文学对谈举办
- 中国正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制造业是重点
- 中新健康|卒中治疗再出“中国方案” 将助力全球减残
- 英媒:英国首相苏纳克将小规模改组内阁
- 热门推荐
-
- 当“羊毛党”盯上“618”
- 青藏高原藏雪茶迎来采摘期
- 中国科学研究机构计划未来5年实现量子模拟研究高温超导
- 厦门举办职工技术比赛新能源汽车维修工比赛
- 中新真探 |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与这家公司无任何关系
- 中国首次实现二氧化碳长距离密相管输
- 中国文保“药方”为古丝路希瓦古城解“疑难杂症”
- 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走近神秘海昏 领略大汉气象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在海南自贸港“样板间”,企业跑出“加速度”
- 歌手平安一首《相逢春天》唱出春天的美好
- 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将于8月26日在成都举办
- 印尼鲁昂火山再喷发
- “沙戈荒”地区为重点 310万千瓦风电项目在内蒙古正式投产
- 全国“赤壁青砖茶+”新茶饮研发推广邀请赛开赛
- 全国铁路迎节前客流高峰 京广线受雨雪影响列车逐步恢复运行
- 与吸烟饮酒一样危险!空气污染或致患乳腺癌几率增45%
- 治疗药物广泛可及造福中国SMA患者 专家:治疗须多学科协作
- 今天进入“三九”北京升温开场 北风扰动最高温将达4℃
- 台风“珊珊”登陆日本九州地区致54人受伤1人失踪
- 东盟特色产品进口持续火热 上半年广西外贸同比增逾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