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 | 非遗)侗族大歌:山野间飘出的生命天籁
中新社贵阳9月1日电 题:侗族大歌:山野间飘出的生命天籁
中新社记者 杨茜
已经出伏,但小黄村热浪依旧翻涌,蝉鸣声声入耳。再仔细一听,模拟蝉鸣的歌声也从鼓楼下飘出,有侗语唱着“静静听我模仿蝉儿鸣,希望大家来和声,虽不似蝉的声音好,生活却让我充满激情……”
鼓楼里唱歌的是小黄村村民吴荣德的歌队,他们刚参加完一个侗族大歌比赛回到村里。午后无事,大家穿着侗族便衣聚在鼓楼下闲聊,听到蝉鸣,开口便唱起了侗族大歌经典曲目《蝉之歌》。
“我们聊天、讲事、迎客、摆桌、吃饭、谈情说爱和祭祀,都是用歌来唱。”村子里的老人对中新社记者说,侗族大歌涵盖了侗族人生活的全部内容。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小黄村是侗族大歌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侗族大歌之乡”。
侗族大歌有2500多年历史,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民间合唱形式,以“众低独高”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音调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时而奔放、时而舒缓。从历史故事到生活礼仪,侗族人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记事。
吴荣德说,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队才能演唱,每个歌队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通过口传亲授的方式将侗族大歌代代相传。
在侗寨,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四五岁的孩童,几乎人人都会唱歌。约4000人的小黄村,全村有不同年龄段的歌队百余支,涵盖了超3000人。
到了夏天,村子里最热闹的,就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蒋晗明是村子里的孩子。天气炎热,他便到鼓楼旁的长廊乘凉,悠闲地晃着脚丫唱着侗族大歌的儿歌《青蛙歌》,唱的是模仿青蛙的声音。
蒋晗明的外曾祖母潘查银花听他唱完笑着对记者说:“他唱得不错。他可是他们歌队的领唱。”
潘查银花是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人不唱歌人会老,花不听歌花不开。”81岁的潘查银花笑着说。
侗族人相信,“饭养身,歌养心”。潘查银花向记者介绍,侗族大歌里的内容有模仿自然界里的鸟雀声、蛙声、蝉鸣等声音,用歌声赞颂自然之美,或者表达对爱情的向往,也在纪念祖先。
“第一次听《蝉之歌》是在稻田边,几个村民走着走着就突然唱起来了,她们的和声会随着身边的流水声调整,在稻田边听着,感觉蝉鸣、鸟声、风声、水声和她们的声音融合在一起了。”连续5年带着研学团队到小黄村的罗婷,始终忘不了第一次听侗族大歌时的情景。
罗婷喜欢这种声音背后的感觉。她说在侗族大歌里,能感受到情感的流动和侗族人对生活的热忱,体会乡村里张扬的生命力和质朴的情感。
2006年,侗族大歌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侗族大歌的评价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侗族大歌是侗族的一种文化实践,也是这个民族长期处于无字社会的经验总结。”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何嵩昱说:“侗族大歌除了模仿自然,还真实反映了侗民族的生产生活、人际关系,它对生活的真实反映,为‘美’提供了基础。”
自20世纪80年代,侗族大歌唱响法国,第一次跨出国门后,侗族大歌就开始在许多国家的重要舞台上唱响。如今,更多人开始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到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的声音出现在贵州“村超”、离贵阳3700公里的内蒙古草原、流行歌手周深演唱会贵阳站……侗族大歌跨越语言的障碍,带着“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美誉,通过更多样的形式让人们了解它、感受它、热爱它。(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文旅部:努力实现三星级及以上旅游饭店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
- 中国新任驻法国大使邓励抵法履新
- 少儿编程焦虑营销亟须监管治理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新疆:今年进出口总额有望突破4000亿元
- “文化中国——名家开讲啦”举行 首讲重温“五一口号”
- 吃药到底该怎么喝水?很多人没做对!
- “小窗口”感受青海多元文化“美美与共”
- “孩子住院只许女性陪护”暴露创新惰性
- 空天信息全链条赋能 中国团队建成无人农场并投入运营
- 粤持续降雨 中北部市县土壤水分趋近饱和或超饱和
- 广东已完成红树林修复逾1800公顷
- 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 大庆油田构建“油、气、新能源”多能互补新格局
- 菜鸟推自营快递“菜鸟速递”,影响了谁?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启动“丝路未来青少年行动”
- 河北廊坊戏旅品牌新名片:“百里戏廊”藏着“中式美学”
- 现代黄梅戏“看家人”袁媛:用创新浇灌古老“黄梅花”
- 跨国带货忙,中越边城商贸文旅交流热络
- 聚焦宏观形势 业内专家共议2024年经济“危”与“机”
- (台青话融合)台青陈玟晴谈两岸文创:让中华传统文化“潮”起来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黄河滩畔“薯”香浓 特色产业促振兴
- 美术馆如何“曲高和众”?让艺术流动起来
- 外媒述评:中国经济发出“一连串”积极信号
- “喜剧片”与“熟面孔” 电影春节档预售开启
- “七夕”是周六还能领证不?多地回应:“为爱加班不打烊”!
- 中国官方:元旦假期180.3万人次出入境 同比增13.7%
- 河北单体投资最大灾后重建交通项目开工
- 尺素金声丨楼市“银十”有成色,一揽子政策显成效
- 《山海情》阿语版播出 讲述中国脱贫攻坚故事
- 西南首单“1210保税备货”模式进口榴莲落地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
- 澳大利亚全国武术锦标赛在悉尼举行
- 海关总署:民营企业连续5年稳居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
- (申城风景线)百年老字号以咖啡为媒 传承传统糕点记忆
- 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第3站:换个视角看彩虹张掖
-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于平:北京中轴线怎样探索历史名城可持续?
- 中国龙舟竞技纪录片点映仪式在巴黎举行
- “龙华会上喜相逢”佛教文化展华盛顿开展
- 新乡村青年带来新婚俗
- 商品假装“高学历”,如何打?
- 中泰两国将在泰国大米等领域加强市场监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