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黄姚豆豉加工技艺传承人:承古法技艺让“御豉”鲜香
中新网贺州8月28日电 题:广西黄姚豆豉加工技艺传承人:承古法技艺让“御豉”鲜香
作者 韦佳秀 汤细藜
“一日三餐,宁可不食米,不可无豆豉。”这是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如今,在一代代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黄姚豆豉香飘全国,“走上”了各地民众的餐桌。
“黄姚豆豉源于元末明初,曾一度成为朝廷贡品。”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姚豆豉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向前近日受访时介绍说,黄姚豆豉作为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其生产历史悠久,配料干净,被称为“昭平三宝”之首。
徐向前说,他的岳父杨谦荣的豆豉制作手艺精湛。“2015年,我跟妻子放弃上海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正式从岳父手中接过这门手艺。”
徐向前称,为了保证豆豉的鲜香纯正,他亲自带头种植黄姚黑豆。2018年开始,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的技术支持下,黄姚黑豆一年的亩产量从原先的不足100斤跃升至430斤。
百年沉淀的非遗技艺是黄姚豆豉不断发展的扎实注脚。记者了解到,在昭平县制作黄姚豆豉的不止徐向前一人,然而仍然坚持使用古法制作方式的却不多。“古法制作较为繁琐,但用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豆豉风味更加独特。”
“要将蒸好的黑豆水分快速甩干,并放置在霉房自然发酵7天,在搓掉黑豆表皮霉菌后,再用天然古井泉水清洗干净。”徐向前介绍,将清洗好的黑豆经过7天的压白(二次发酵)后,利用阳光自然晒干即可。在历经九道工序、15天左右的制作周期后,方可生产出风味纯正的淡豆豉。
据介绍,经过近九年的发展,徐向前正将曾经的家庭作坊发展成规模化的企业,2023年,他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黑豆逾3600亩,辐射带动逾百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徐向前告诉记者:“黄姚豆豉科研生产基地(篁竹厂)目前已经进入试产阶段,占地约3000平方米,年产量超600吨。”
多年来,他一直在探索品牌的创新发展。“这几年,我们开始发展电商,将豆豉相关产品推到线上,市场的反响很好。”此前,其工坊生产的豆豉主要在贺州市当地销售,线上渠道打通后,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合作商的关注,进一步提升了黄姚豆豉的品牌影响力。
为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他还研发出爆香豆豉、小鱼虾豆豉等以豆豉为原料的衍生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此外还推出低盐、低糖、无添加的豆豉产品,在满足当下消费者个性化口味的同时,也迎合了新式养生潮流。这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俨然成为黄姚古镇游客的伴手礼之一。(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藏墨脱通车十年:背夫和大学生的“选择”与“机会”
- 美警察开10枪击毙双腿截肢男子 家人:还能冷酷到什么程度?
- “冬天买的羽绒服春天才收到”,超长预售期引吐槽
- 《蓟州疑云》回归剧场 重拨千年疑云再燃观众热情
- 举报事件发酵,长城汽车、比亚迪股价双双下跌
- 一图看懂丨美国霸权霸道霸凌的危害
- 陕甘青宁四省区将共同打造旅游线路创建旅游品牌
- 中越边境友谊关口岸的“变”与“便”:货畅其流 链接世界
- 梅亦:“风景独好”的江西正努力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 《京韵红楼》让国学国粹擦出火花
- 87版《红楼梦》主创人员齐聚河北正定 与“红迷”回忆“荣国府记忆”
- 霞飞坊,《鲁迅全集》在这里编定
- 通村畅乡的公路网络越织越密 农民群众“走得好”、农村物流“运得畅”
- 应届生身份认定宜松绑
- 西安公布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总额度达1.5亿元
- 专家学者山城热议数字赋能超大城市治理
- (走进中国乡村)独弦琴奏出中国京族三岛“向海而兴”新生活
- 《每天医点小知识》新书发布 点滴健康知识汇聚幸福人生
-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3%
- 叙利亚外长: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重复其谎言 意图破坏他国安全稳定
- 热门推荐
-
- 重庆万州:暴雨致山洪暴发 各地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 美国内华达州一架医疗服务飞机坠毁 机上5人死亡
- 内蒙古: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
- 方太2024幸福洞见大会暨全球新一代高端全嵌冰箱发布
- 普京送给日本秋田县知事的猫因病死亡
- 3月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0条 运营里程10248公里
- “车险涨价”成近期热门话题 不出险保费大涨,合理吗
- 中国首个航运期货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在上期所挂牌交易
- 十六国时期的社会激荡与民族融合
- 从留学到留恋:中亚青年杨凌农高会续新缘
- 济南2023年新增学位4万余个 持续增加教育资源供给
- 上半年新疆两条直流线路外送电量超520亿千瓦时
- 美众议院通过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
- 滇沪务工高铁专列开行 云南籍务工人员乘车返岗
- “搭子式友谊”背后是一份轻松愉悦的生活
- 国际最新研究:非洲象或会用类似名字的叫声打招呼
- 680余件(套)明代朱檀墓文物亮相山东博物馆
- 丁真担任成都非遗品牌推广大使 为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 原创话剧《诚信老爹》杭州上演 讲述“子债父还”真实故事
- 纪录片如何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