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主持人张泰源:天气这件小事
立秋刚过,北京城迎来了一场暴雨。这天早上的《朝闻天下天气预报》里,主持人张泰源细心叮嘱观众:“立交桥下、地下通道等低洼地带很容易出现积水……”
很快,两分钟的节目结束了,张泰源的早班也告一段落。但在这两分钟之前、两分钟之后,他都要和“天气”这件事,打很久的交道。
从两分钟到两点钟
2009年,二十七岁的张泰源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和当代应届生们一样,开始寻找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我小时候老看天气预报,就觉得‘这么短的节目,那我的工作岂不是很轻松?’”致公党怀柔区支部副主委、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主持人张泰源笑着说,“当时认为它又轻松、又能让我当主持人,所以就来到了中国气象局。”
然而,刚到气象局,张泰源就发现事情和想象中的不一样。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天气预报主持人,必须做好大量的背后工作。他先是接受了六个月的集中气象知识培训,之后又为了做好灾害性天气的分析,每天查论文、啃资料,早早下班的日子少之又少,加班到凌晨一两点钟是家常便饭。
“我必须掌握丰富的气象知识,才能在直播里临机应变,”张泰源说,“专家提供的资料和自己学出来的不一样。”本是文科生的他,开始钻研影响某地区天气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只有把这些都弄懂才安心。
反复地钻研、练习让这些地理和气象知识越来越深刻地印在张泰源的脑海里。他站在空无一物的绿幕前,便能伸手指出每个省市的位置。
“别人看到的可能是一块绿幕,但我看到的是中国地图,山在哪儿?河在哪儿?这片区域是什么天气系统?我看到的是这些。”张泰源说。
那时,张泰源的节目量也很大。最多的时候,他一个月要上十二三个早间直播,每次都要凌晨四点多起床,开始准备气象数据、提炼重点。但也正是这份勤奋和敬业,让他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水平,有了登上《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的机会。
记在心里头
“《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是极为‘苛刻’的。”张泰源说。
这种“苛刻”,体现在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播报时的语气上。张泰源举例道:“比如说‘未来三天在江南地区就是大晴天了’,这句话看起来没问题,但可能你用的是特别高兴的语气,而当地民众却觉得‘我这儿都旱成这样了,你怎么能说是好天气’……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把天气对于人们生活各个领域的影响都记在心里头,这样才能知道每句话应该怎么说。”
为了了解自己常常播报的台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2017年夏天,当台风“天鸽”“帕卡”即将登陆广东时,张泰源还主动提出跟着摄制组去“追台风”。
“我经常预报台风要来了,注意防灾减灾,可是我是北方人,从小长大都没有见过台风,”张泰源说,“那次让我深切感受到台风是什么样的。”
去之前,摄制组给张泰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注意事项,穿长袖、买防水耳机、防滑鞋,但是一到现场,张泰源还是被震撼了。周围的小树大部分都被吹断了,像被扫空一样干干净净,而他即使身上系着救援绳,依然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播报时只能“弓着个腰,不然就站不起来”。
“回来再播报的时候,我的语气就不一样了,更加掷地有声”,张泰源说,“提醒大家马上回港避风、沿海的人要远离广告牌……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表达。”
从2017年第一次登上《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到现在,七年过去,张泰源早已不会再“紧张得心都提到嗓子眼里了”,也不再会一下节目就收亲朋好友的短信收到手机没电。现在的他,已经是观众的老朋友,但播报时要做到换位思考、从内心出发的“准则”,张泰源依然记在心里。
每一天,每一年
如今,张泰源的工作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名天气节目主持人的范畴。他依然会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做科研、推动气象与医疗健康的合作项目、走进校园进行气象科普……用他的话说就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上班”。
“我只是希望每天都是有意义的”,张泰源说,“希望回过头来能说我的每一年、每个月、每一天都没有虚度。”
在繁重的工作之外,每年但凡有空余时间,张泰源依然要去学习气象理论,只是学习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宽泛。了解了天气现象是如何形成的,还要去了解气象如何影响粮食生产、极端高温与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气候资源如何转换为旅游资源……他相信“生命不止,学习不息”这件事,只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努力,就总会有所收获。
“二十年前的我其实没有想过能有什么回报,没有想过自己能上《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也没想过能做行业专家。但事实证明,一个人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不会忘记你。”张泰源说。(完)(《中国新网》报作者王曦泽)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沧榆高速山西段大巴撞上隧道壁 5人死亡3人重伤
- 商务部:新西兰欢迎中方申请加入CPTPP
- 金融服务“量体裁衣”精准施策 让“小枸杞”成为“大产业”
- 深圳邮局海关查获大麻烟油478.1克、大麻软糖1253.3克
- 港交所与恒指公司将合作推出沪深港通中国企业指数
- 莫言、于和伟直播对谈戏剧 新书《鳄鱼》在抖音电商发布
- 中新文娱评视频会员投屏需加钱:观众不是养肥再宰的羔羊
- 2024广东林业宪法宣传周启动
- 从“结绳记事”到“社交货币” 冰箱贴成中国青年收藏新宠
- “贴秋膘”不等于“以肉贴膘” 专家:应按需进补
- 续贷政策“扩围” 小微融资添“活水”(政策解读·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①)
- 纪念严复诞辰169周年 海峡两岸新书发布会在福州举行
- “童话大王”郑渊洁为舒克和贝塔庆祝“四十不惑”
- A股通信服务、贵金属板块周五走强
- 快讯!韩国国会否决“金建希独检法”
- 共倡文明直播 抖音在长沙启动夏季户外直播治理专项
- 2024“大使杯”柬埔寨中文歌曲大赛在金边举办
- 【文化评析】博物馆“火”起来的秘诀在哪里
- 专家:规范、系统、科学治疗可助七成癫痫患者实现“零发作”
- 哥伦比亚总统食物中毒 被迫取消行程
- 热门推荐
-
- 约翰逊发声:不支持苏纳克与欧盟达成的北爱新协议
-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带来哪些实惠
- 风景区门票给企业经营一律评为不合格
- 青年乘警王嘉尧:藏蓝青春,春运初体验
- (新春走基层)李庄古镇年味浓:舞草龙品白肉 同济旧址话新年
- 北美票房:《死侍与金刚狼》成今年首个北美周末票房“五冠”得主
- 以互惠共赢机制解视频行业版权纷争
- 洛亚蒂群岛发生7.2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 德国小伙无名:“我要让外国人了解中医的魅力!”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从“烂潮滩”到“浪漫线”:厦门环东海域的生态蝶变
- 这些孩子,没有儿童节
- 香港谐星阮兆祥新晋内地“网红” 冀巡演大湾区、尝试电商
- 财政部:研究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健全管理机制
- 长江流域水库群腾库迎汛
- 年轻的冷门科普博主,正在重塑“碎片化知识”的意义
- 中新健康 | 中医药夜市火“出圈” 引领青年健康养生新风尚
- 磨憨口岸迎泰国旅游团入境高峰 单日最高入境500余人
- 土耳其总统与俄罗斯总统通电话
- 纽约爱乐乐团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新年音乐会
- “兰州-阿拉木图”国际货运航线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