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日铁路通车十周年记:再远的路也变近了
中新社日喀则8月16日电 题:西藏拉日铁路通车十周年记:再远的路也变近了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贡桑拉姆
“有了火车,特别是有了动车后,好像再远的路也变近了。”16日,由西藏拉萨发往日喀则的C885次列车上,日喀则拉孜县18岁少年旦增伦珠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近几年,作为农牧民的父母也常去拉萨走亲戚、朝佛等,火车促进了他们更频繁地出行。
当日,西藏拉日铁路通车十周年,作为连接拉萨与日喀则间的高原城际铁路,十年来,拉日铁路运送旅客超1429万人次。
旦增伦珠称,自己高中就读于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拉萨学习、生活条件更好,我们学校不少同学都来自日喀则。”他说,能在拉萨读书是得益于2021年拉日铁路开通了动车组列车,往返两地变得非常便捷。
“之前比我年龄更大的堂哥、堂姐他们也想到拉萨读书,但那时交通条件还没有这么方便。”旦增伦珠说,高中时自己大概每月回家一次,火车到达日喀则后,在出站口就可以坐上接驳的客运班车,两个多小时后就能回到拉孜县家里。
旦增伦珠今年高考考上了吉林财经大学,他介绍,由于在拉萨积累了生活经验,父母才会放心让他远去东北读书。他和家人已经商定,开学时先坐飞机到北京,再转火车去吉林。
同为C885次列车的乘客米玛和阿旺巴姆是一对夫妻,他们是日喀则定日县扎果乡的农牧民。米玛说,去年他和妻子第一次乘坐复兴号从日喀则去拉萨务工,存下了3万元(人民币,下同)存款。
米玛说,最近半个多月,他和妻子在拉萨务工挣了5000多元,由于自家还种有十多亩青稞,现在入秋马上要熟了,这次坐复兴号是回家准备收割青稞。
“拉萨到日喀则的动车票只要64元钱,很实惠。”他说,现在两地间有铁路、高速公路,日喀则到定日县扎果乡的路况也很好,一早从拉萨出发的话,天黑时就能到家,这在以前无法想象。
今年71岁的罗布顿珠老人来自谢通门县达那答乡,他自述这次到拉萨是看望女儿,并在拉萨过了雪顿节,当天早上是女婿送他到拉萨火车站乘车。
看着窗外的雅鲁藏布江和田野,老人感慨8月的日喀则是最美的。对于拉日铁路,罗布顿珠直言“呀咕嘟”(藏语好的意思),“我第一次坐火车就觉得很好,很方便,现在这个动车更好”。
C885次列车是当日拉萨至日喀则的第二趟动车组列车。日喀则火车站站长达娃说,拉日铁路开通十年,已从开通初期每日开行两对普速列车发展到目前每日开行5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达娃也是日喀则人。他说,上世纪90年代自己外出求学,那时西藏还没有铁路,从日喀则去拉萨,再从拉萨坐汽车去青海格尔木是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
“现在在家乡从事铁路运输,我感到非常自豪。”达娃说,他也希望日喀则的铁路能进一步往新疆延伸,甚至往尼泊尔延伸,如此,日喀则的未来超乎想象。(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南宁渠道 机遇无限”2024年境外媒体看南宁活动启动
- 浙江省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 外籍专家记者团近距离感受西藏:富有底蕴 面向未来
- 中国船厂交付全球首艘“海上石油加工厂”
- 北京水务灾后恢复重建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
- 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将于8月9日在银川举行
- 北京鸡西企业商会成立大会暨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中康国际酒店举行
- 逛全球 卖全球 江西最大进口商品集采中心开业
- 这项战国始建的水利工程,为何造福后人两千余年?
- 酒店收取延时退房费,到底合不合理?
- 重报网评|遏制网暴“伤企”刻不容缓
- 上海浦东深入推进“全球营运商计划”
- A股成交额30多分钟破万亿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创新驱动强产业 锻造新质生产力
- 证监会:证券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违法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单行本出版
- 国家文物局发布良渚等重大项目考古进展
- “中国式现代化与强国建设”学术论坛在东北大学召开
- 中新教育 | 2024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上海开幕
- 上海专家助重度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重归正常生活
- 热门推荐
-
- 竹文化融入纺织面料 国际纺都加速绿色时尚转型
- 国际人物:“科学家也敢打击犯罪” 她将成墨西哥首位女总统
- (走进中国乡村)南药种植成广东电白乡村致富“良方”
- 粤剧华光祖师诞在广州荔湾热闹开锣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丰林!
- 浙江一女子横穿马拉松赛道被阻后踢民警 已被刑拘
- 美国阿拉斯加航空所有航班因技术故障停飞一小时
- 加拿大皇家骑警一线警员将开始佩戴执法记录仪
- 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在昆明“细数”滇意交往合作
- 中外作家相聚上海国际文学周 探讨“故事的边界”
- 《董必武手迹选》图录武汉首发
- 名为“冬”实是“秋” 冬季买冬桃小心遇冷库桃
- 2023年柏林IFA展开幕 凸显“创新”关键词
- 第22届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入园人数突破150万人次
- 俄副外长警告:美方行为或导致美俄外交关系降级甚至断交
- 被控83项谋杀未遂罪!美一飞行员飞行中试图关闭发动机
- 亚洲开发银行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 居家养老,仅靠政府购买服务够吗?
- 海南自贸港多项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 从野生到人工 从田间到产业化 青海蕨麻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