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秋季田间见闻:新农具“上天入地”踢好丰收前“临门一脚”
中新网济南8月16日电 题:山东秋季田间见闻:新农具“上天入地”踢好丰收前“临门一脚”
记者 孙婷婷
时值末伏,距离玉米收获还有30多天的时间,眼下也进入玉米灌浆阶段。50岁的孙城弯着腰顺着玉米垄往田间深处走,他走几步便停下脚,查看一下脚边的黑色软管是否出现堵塞。“这套水肥一体化设备采用的是叠片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基本不会出现堵塞。我就是走近看看,听一听滴灌的声音,图个安心。”
节气已过立秋,但山东高温持续。对淄博市桓台县马桥镇的种粮大户孙城来说,他知道及时的灌溉对于保证秋粮丰收的重要性。“我种植了1300余亩地,以前是大水漫灌,从去年开始更换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孙城说,这套设备最长可以铺设300米,管道的始末端滴水量一致,分支管道上的每个滴头间隔30公分,每小时流量为0.35升。
新设备让玉米收获前的最后一次施肥工作变得轻松。“我们将肥料溶解后,只需要打开手机客户端,设置好灌溉单元与时长,水肥混合液就能按照要求缓缓输入送到玉米根部。”孙城说,玉米“细酌慢饮”,省水省肥。
孙城口中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在当地30余万亩玉米地里,越来越受欢迎。和孙城一样“尝鲜”使用这一“新农具”的农户,很清楚这其中的账单:按每年每亩粮食作物浇灌6次计算,每次节水20立方米,每年每亩可节约用水120立方米,减少肥料投入20%以上,每亩可减少成本投入180元(人民币,下同)。
“每年9月底到10月初播种完冬小麦,开始铺设滴灌带,次年6月份小麦收获后,玉米还能继续使用。”孙城说,除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他还从去年开始应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亩产达850公斤以上,其中,重点攻关地块亩产1052公斤。
“90后”农机手张宝峰将两大盒、1000余个赤眼蜂蜂球倒入无人植保机下挂的抛投器中。待无人植保机升至聊城市茌平区冯官屯镇东封村高标准农田里的上空时,他按下确认键,无人植保机开始沿着提前设计好的路线进行抛投工作。
“赤眼蜂蜂球主要用于防治玉米螟成虫,一亩地的病虫防治仅需5个蜂球。通过无人植保机,1个小时就能完成200余亩地的抛投防治工作。”张宝峰说。
“蜂球内有2000个虫卵,36个小时便可孵化成虫,成活率在90%以上。”参与此次任务的山东夏禾绿色防控研究院总监张慧告诉记者,孵化后的赤眼蜂会在玉米田中的鳞翅目害虫的卵上寄生,以害虫卵为营养,经过幼虫、蛹及成虫等阶段,最后咬破害虫卵壳飞出,寻找新的害虫卵寄生,赤眼蜂12天左右便可繁殖50倍以上,达到每亩10万头以上。
站在聊城市阳谷县石佛镇廉庄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中,廉庆旺紧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农情监测系统,重点查看玉米和大豆“搭伙”种植地块的苗情、土壤、湿度。“我们村今年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400亩,均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药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实施种肥同播一次性施肥。目前总体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廉庆旺说。
对于廉庆旺来说,他们这一代农民一辈子劳作田间,经历了“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更能感受智慧种田的便利。廉庆旺以浇地举例说,现在,农民使用手机APP就能查看浇灌进程、调整出水量,20分钟就能浇完一亩,大大减轻了劳动量。“智慧种地带来的变化,还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收成上。”廉庆旺说,经初测,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平均亩产658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36公斤。
在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潍坊景海果蔬种植合作社内,年近古稀的袁景海正在操作水肥一体化设备对618亩果园进行施肥作业。“我们的果园是弱碱性土壤,盐碱地种植果树有优势,同时也对种植技术及果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合作社通过种植野豌豆改善土壤结构,并通过多施有机肥、提倡果园生草、增施微生物肥等方式提高果实品质。
水肥一体化设备成为袁景海进行灌溉、施肥、喷洒农药的“好帮手”。他介绍说,滴灌施肥是一种精确施肥法,只施在根部,与常规施肥相比,可节省肥料用量30%-50%以上。此外,施肥速度快,千亩面积果园的施肥可以在1天内完成,比传统施肥方法节省90%以上的劳动力。“滴灌可以滴入农药,对土壤害虫、线虫、根部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除了使用“上天入地”的智能农机,山东多方力量还在提升土地产能方面不断尝试。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团队在当地探索试验“冬小麦—春玉米—夏玉米”的“三作三收”轻简高效种植模式。其中,在东营市广饶县李鹊镇集中连片试种的200亩试验田成绩喜人,亩均粮食单产达到1680公斤,比传统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增产约480公斤。(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锡林郭勒清洁能源建设:昔日发电卖能源,今朝产业建集群
- 孩子近视治疗度数反飙升?这些“智商税”不要交
- 重庆办博物馆奇妙夜 文物古琴奏响千年之音
- 中国拟选择50个左右城市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先行试点
- 辟谣!网传“南阳某某鱼餐馆臭水沟清洗烧烤架”为谣言
- 春节前夕 山西临汾警方帮助失散24年家人团圆
- 以色列北部一阿拉伯小镇发生枪击致5人死亡
- 辽宁公安启动“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
- 上海世博地区:加快仓单登记中心建设 发展大宗商品离岸贸易
- 文化中国行丨打起手鼓唱起歌!新疆首届民间艺术季启动
- 斥资百万元 关中小院被改造成“网红”
- “玛娃”加强为台风 未来五天对我国无影响
- 年轻患者血液肿瘤多次复发 上海专家成功开展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治疗
- 山西襄汾:电力赋能秋收季 酿酒智能产业兴
- “‘三江两岸’文旅项目开发”等四大机遇板块在浙江杭州发布
- 财金观察:如何降低企业汇率避险成本
-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分布范围已探明 提取文物928件套
- 优秀港澳大学生国情考察活动在新疆喀什举行
- “大戏东望”全国话剧展演季来了
- 拓展“全民体验日”品牌,上海杨浦推出网络安全“五大行动”
- 热门推荐
-
- 拍瓜师每天敲瓜上万次、过手3万斤 职业标准如何建立?
- 解锁《无差别看球指南》
- 亚行拟为菲律宾提供2-4亿美元贷款用于促进科技创新
- 北京:今天下午至晚间易拥堵 建议错峰出行
- 北京全力抢修道路保通信
- 集大原高铁隧道工程全部贯通
- 法国青年艺术家在北京办个展
- 2024“拉美和加勒比音乐节”在京开幕 带来热力四射异国风情
- 房地产市场企稳还需一些耐心
- 时隔10余年,叙利亚重返阿拉伯国家联盟
- 全球看春晚启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序曲”美国专场活动在纽约举行
- 《玫瑰的棋局》开播
- 北京市门头沟失联村全部复联
- 第二届西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大赛社会海选举行
- 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闭幕 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
- 上海夜间经济综合指数持续位居中国首位
- 4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造成542.2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向社会开放
- 杭城亚运桂子靓
- 纪念首演60周年 中芭将在天桥剧场连演十场《红色娘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