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瓜师每天敲瓜上万次、过手3万斤 职业标准如何建立?
每天敲瓜上万次、过手3万斤
拍瓜师火了,职业标准如何建立?
阅读提示
盛夏时节,西瓜销量出现高峰。为西瓜品质保驾护航的新职业——拍瓜师应运而生。记者采访了解到,拍瓜师每天拍瓜上万次,在人们对西瓜品质要求更高和电商发展需求旺盛的需求下,带来了西瓜更好的品控和更高的销量。未来拍瓜师是否需要推广,专家认为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同时专家建议从两个方面建立职业标准。
7月6日,北京市大兴区的庞农兴合作社里,一大早就开始了忙碌。当地的瓜农带来一车车刚摘下不久的新鲜西瓜,25岁的拍瓜师张灵慧也开始了每天的固定工作——“拍瓜”。
左手托起一个西瓜,右手食指“砰砰”弹几下,再称称重量,立马抛给另一边的瓜农分级摆放……整个过程不过五六秒,迅速而有序,一个合格的庞各庄西瓜就通过了检验。今年经张灵慧检验过的西瓜已有将近300万斤。
“这份工作让我实现了西瓜自由”
盛夏时节,带动西瓜销量出现高峰。得益于土质、光照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北京庞各庄地区已有600多年的西瓜种植历史,如今本地的西瓜不再仅提供给周边城市,更是广销华南等地区。西瓜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更高、更稳定的品质要求。新职业“拍瓜师”应需而生。
“我1998年出生,来自河北邯郸。”去年2月,张灵慧辞掉了老家的客服工作,同家人一起来到庞各庄工作。从开始学习到成为独立负责的“拍瓜师”,她仅花了两个月时间。
“一开始我也不是奔着拍瓜来的,后来接触久了才想趁着年轻学一门技术。学拍瓜从看秤开始,西瓜过秤的时候一边听师傅弹瓜,一边上手感受西瓜的声音。这是一份以经验积累为主的工作,弹的多了自然对西瓜的判断就更准确一些。”张灵慧开朗地告诉记者:“遇见不合格的瓜,就切开来看一下内部是什么问题,然后吃掉。可以说这份工作也让我实现了‘西瓜自由’!”
瓜田里,张灵慧向记者展示了不同成熟度西瓜的样貌和声音:“好西瓜的标准主要是它的成熟度,要确保到消费者手中不能生、不能空。好瓜的声音低沉发闷但很响亮,敲的时候托着的手会有震感。生瓜的话声音比较清脆,没有手感像是在敲石子。”
夏季午间的瓜棚分外难熬,伴随着烈日和车辆机器的轰鸣声,记者采访当天38℃的高温下,西瓜收购现场就像一个“大火炉”。冰凉贴、大风扇、矿泉水和解暑药物成为这里的常用品。为了保障出货,张灵慧和其他拍瓜师只要看见有新的西瓜送来,就立马开始工作。
“现在摘的主要是本地的晚瓜,今年旺季大概能持续到10月份。我平均每天过手至少3万斤、7000个西瓜,敲瓜上万次。这份工作也没有准确的休息时间,所以成为拍瓜师,最难的不是挑西瓜,而是环境——适应炎热才不会感觉疲惫。”作为合作社最年轻的女性拍瓜师,虽然辛苦但张灵慧乐在其中。
新职业带来更好的品控和更高的销量
随着生鲜零售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可以通过线上平台销售到更远的地方,但无法摸到的商品或多或少令人担心品质。
对此,电商平台的采购对于西瓜的大小、甜度、成熟度也有比较细的指标要求,“拍瓜师工作在提高西瓜品控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方面有很大作用。”庞农兴合作社负责人张东说,“我们的拍瓜师队伍,日常就只做拍瓜这一项工作。高峰期平均每人每天可以拍7000个瓜,误差率在5%以下,相比传统渠道,品控效率提升,退货率和损耗率也大大降低了。”
美团买菜数据显示,庞各庄西瓜从今年4月底上线以来,高峰期每天售出近万个。除了北京之外,还广销广东深圳等华南市场。
如今,庞各庄本地的不少西瓜合作社还开始创建自己的品牌,并通过直播销往全国各地。从敲瓜、分级到装箱打包发货的全过程清晰可见,拍瓜师的参与也让线上购买者感受到品质保障。
“今年4月份开始直播,截至目前共销售了5000多单。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的粉丝涨到了1.3万多个,西瓜的回购率和好评度都非常高。”庞农兴合作社电商负责人孙老师介绍。
西瓜销量增加和对品质的要求也从源头提高了当地的种植水平,提升了农民收入。“以前,农户种瓜比较随意,西瓜大小不均,需要分批分类销售,销售渠道和收入都不太稳定。现在,我们会从西瓜种植开始就对合作社农户进行专业指导,签订采销合同,把符合基础要求的西瓜送到我们这,渠道和价格有了保证,每亩地能多赚几千元。”张东说。
未来,新职业该如何发展?
“拍瓜师是个技术活儿,很多人以为自己会拍,但想真正懂行需要经过培训和不断练习。在我们这,拍瓜师的工资相比普通的分拣员要高一些,但也更辛苦,经常敲瓜也会对指甲有一定损伤。”在张东的培养下,目前这里已有全职拍瓜师10多名,根据西瓜品种不同进行分组,高峰期能增加至20多名。即使到了冬天,拍瓜师也有大棚西瓜需要检验。
拍瓜师给庞各庄的西瓜产业带来了不少帮助,提及未来是否会培养更多的拍瓜师,张东表示:“还是看需求,比如我们这两年可能在内蒙古等一些地方开拓西瓜种植基地,到时候肯定需要补充专业的技术人员。”
作为一种受季节性、产地产量影响较大的小众职业,一些人对拍瓜师的未来发展存在顾虑。对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教师窦学伟认为,作为一种技能型职业,拍瓜师的职业技能建立在从业者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灵性掌握上,这种技能目前来看还属于一种默会知识。这一职业是否需要推广,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要在可靠的市场调研数据基础上做出判断。
“拍瓜师职业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因特定的市场需求而产生、存续。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日益分层、结构化,部分消费者对西瓜品质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则是市场扩大和电商业态的要求使得生产者对西瓜品质进行精细化管理。”窦学伟说。
对于拍瓜师职业标准的建立和未来发展,窦学伟建议:一是从纵向和深度上提高技能上限,将职业技能标准显性化,将默会知识转化为操作性强的显性知识,打造层次分明的职业技能体系,例如参与到瓜果的选育中来,向农技师技能延伸等。二是从横向和宽度上,拓展技能体系的边界,如将其他瓜果的品质鉴定纳入进来,以解决某种特定水果生长季节性强的问题。(工人日报 记者:周子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届多伦多中华电影节揭幕
- 山西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 力争2025年从业人员数量达2万人
- 【光明时评】餐饮燃起人间烟火气
- 呼伦贝尔市域公用品牌发布 欲打造生态高端品牌
- 山西平遥出土唐代石质墓志 丰富世遗平遥古城建城史
- “菜市场”成年轻人City Walk打卡地
- 新能源飞机真的要“上天”了
- 近视手术到底能不能做、管不管用?权威专家解惑
- 广东文旅携广州白云机场邀全球旅客“到广东过暑假”
- 西藏墨竹工卡县发生4.0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情况
- 德国企业家高峰论坛“中国日”分论坛活动举行
- 流感感染率在儿童中最高 专家建议尽快接种流感疫苗
- 晋计祥:一位超越预期的“全能管家式”房产经纪人
- (新春走基层)雄安“水上邮递员”35年往返白洋淀:“相当于绕赤道10圈”
- 中国首只全流程国产化培育的克隆猫在山东青岛诞生
- 西藏航空回应机舱出现烟雾返航:系空调组件故障
- 巴西学者:中巴在彼此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世界观
- 藕粉里面有没有藕,不难说清楚
- 中国信通院发布2025深度观察十大趋势
- 纽约纪念“9·11”事件23周年
- 热门推荐
-
- (新春走基层)宋公堤边看巨变:“小街”之新与大港之热
- 20项技术入选陕西省智能感知科技成果榜单
- 躺着玩手机有多少害处?危害健康,还会降低颜值
- 日本一艘载有121人的客船行驶中漏油 已失去航行能力
- 时隔3年 同江东港至俄罗斯下列宁斯阔耶港浮箱固冰通道开通
- 山西史前遗址出土石制品 为研究现代人起源提供线索
- 《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发布 专家解读称呈现五大亮点
- 制造业产业链融通发展论坛举行 业内专家建言以数字化驱动融通
- 中国出入境游跑出复苏加速度
- 【在希望的田野上】各地多措并举保秋粮丰收
- 住博会、城博会同时开幕 共同探索建筑科技未来
- 西藏建立30余个“组团式”区外就业基地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左云:马铃薯丰收季 “金豆豆”撑起民众“致富伞”
- 安徽黄山深挖新安医学价值 打造大健康产业
- 实地探访河南安阳殷墟考古团队文物发掘过程
- 贵州首趟中老跨境货物列车汽车专列发车
- 杭州武林921数字文化产业园开园 系浙江出版业“巨无霸”
- 吉林暑季盘活“冷资源” 民众迎来“滑雪场的夏天”
- 增加体育锻炼时间 培养正确用眼习惯
- 中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2024年产量突破百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