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宋代就有“海绵城市”啦?来赣州看古人穿越千年的排水智慧
夏季,高温、强降雨、台风等天气考验着城市韧性。然而,有一座古城,三面环水,曾经水患频发,却因为一套古代城市排水系统,900多年来不再发生内涝,这就是位于江西赣州北部的赣州古城,古城的福寿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城市防洪排水工程之一。今天的文化中国行,山水间的生态智慧,我们跟随记者走进赣州古城,一起去看看穿越千年的排水智慧。
视频:文化中国行丨宋代就有“海绵城市”啦?来赣州看古人穿越千年的排水智慧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不久前,网上的一段视频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评。在赣州古城墙外,江水滔滔,城内安之若素。
总台央视记者 何莉:这座围绕赣州古城的城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城墙,说它是铜墙铁壁,一点都不错。根据宋史的记载,这座城墙是“伐石为址,冶铁固基”筑成的,意思是说,城墙是用坚硬的山石为基石,地基用铁水浇筑。这样的城墙不仅坚固,而且还能抵御江水的侵蚀。
赣州古城位于章江、贡江交汇的三角河套地区,这里曾经非常容易遭受洪水的侵袭。据史料记载,赣州大洪水约100年左右出现一次。所以和暴雨、水灾博弈是赣州古城历史的一部分,城墙也在近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修葺加固。
总台央视记者 何莉:城墙抵御了江水的倒灌,那城市的内涝问题怎么解决?长时间的强降雨,赣州的部分地区出现积水,但是有着千年历史的老城却排水正常。不涝的秘密就在于脚下的巷道内,有大大小小的沟渠,叫福寿沟,长度大约有12.6公里。
福寿沟博物馆工作人员 曾鑫:福寿沟就是古代的城市排水系统。古人的排水智慧在于借势,因此在修建排水沟时,会根据古城内各个区域的高低,修建大小不同的沟渠,来增加水的流速。福寿沟渠的走向,由北向南看,像小篆当中的“福”字,由东往西看,像小篆当中的“寿”字,因此叫福寿沟。
在福寿沟博物馆,有一段至今仍在使用的沟渠。福寿沟建造的黏合剂是用石灰、黏土、细沙组成的三合土,既没有水泥的硬度,密封性也不好,但是历经千年,为什么它依然能够正常运行?
福寿沟博物馆工作人员 曾鑫:古代的话讲叫“刚则易折,柔则长存”。它的密封性不强,水会渗到周边土层,反而对福寿沟起到一个间接的保护作用。沟体过硬的话,水的压力更大,会撑开这个沟渠的造型,把沟渠撑裂、撑爆。利用这种方式,它才可以使福寿沟能够从宋朝建成到现在延续千年还在使用。
沟渠畅通不堵的“五大法宝”
赣州古城的防洪排涝系统因地势而建,由城墙、沟渠多个部分组成。记者在探访中发现,古人的生态智慧不仅有格局远见,古城内的水塘、铜钱篦子、沉井、度龙桥、水窗等,还处处体现着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
在赣州古城,福寿沟的排水系统可不仅仅是下水道那么简单,与它相连的还有近百个水塘。这些水塘就如同“海绵”,当江水高于沟渠水位时,城内汇集的雨水将暂时储存到水塘中,待水位下降之后,再通过福寿沟排入江中。
福寿沟博物馆工作人员 曾鑫:这些水塘也涉及我们城市的一个循环生态链,它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净化污水、养殖种植,还有古代时期的消防作用。我们说的海绵城市的雏形,就是这个水塘。
总台央视记者 何莉:街道上有很多这样钱币状的排水篦子,它们的洞口非常小,可以防止石块、树枝和生活垃圾掉落。但是比洞口更小的垃圾怎么清理呢?福寿沟内另有乾坤。
福寿沟内每隔40米,就设有一个比沟底深30厘米的沉降井,掉落的垃圾能够自然沉落,便于及时清理。而在城区与江水连接的出水口,设有一个“水窗”。当江水水位高于排水沟水位时,在水流压力差的作用下,水窗就会自动关闭,江水不会倒灌进入城区。当城区水位高于江水位,福寿沟内的水流会冲开水窗,把洪水排入江中。福寿沟在距离出水口不远的地方还专门设计了一座度龙桥,用来增大水压。
福寿沟博物馆工作人员 曾鑫:度龙桥靠近沟体的高度是2.5米高、4米宽,到出水口的位置,横切面整整缩小了5倍,它的坡度也有增加,水流就会加快,借助水势把水窗冲开,而且会把沟渠里面的沉积物排出到城外的江中,从而保持福寿沟的畅通。
年复一年,章江贡水起起落落。在福寿沟畅通运行调蓄排涝的保护下,赣州古城历经千年风雨,仍然保存着古城墙、古码头、古浮桥、铭文砖等诸多“两宋遗址”。
总台央视记者 何莉:在古街上,我们能够近距离触摸历史的脉动。“一座赣州城、半部宋代史”。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千年以来各个朝代的古迹,感受蕴含其中的古人智慧和他们的宝贵精神。
古为今用 城市“海绵”会“呼吸”
时至今日,赣州城区从北宋时期的3.05平方公里,扩大至208平方公里。新城在建设中传承古人智慧,古为今用,活学活用,充分汲取福寿沟建设智慧。
孙威,是赣州最早的一批责任规划师,从事城市规划设计近20年。雨季的这段时间,他忙着到各处进行调研,将福寿沟蕴含的智慧更好地运用到山区县城的建设中。
赣州市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孙威:在赣州古城城区,福寿沟构建了主次分明、纵横交错的排蓄水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城市韧性。但不同地区,地势地貌各不相同,需要我们因地因势、活学活用去科学规划好。
孙威告诉记者,赣州汲取福寿沟建设智慧,为了满足新城区蓄洪、排涝的需求,新城区建设了湖区、水系等1812亩的水域面积。
赣州市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孙威:城市中央生态公园的水体与雨水管网相连通,就像福寿沟和各池塘相连接一样,增强了城市蓄洪排涝的功能。此外,湖区还种植了水生植物,比如说荷花、菖蒲、睡莲等,来提高公园水体水质。
在赣州蓉江新区,新城建设保留原有连通章江的5条水系进行建设,同时,铺设了大量的渗水路面,让雨水自然下渗、自然净化,并且经过雨水设施收集、转输和存蓄,新城还正在打造综合地下管网,为韧性智慧城市腾挪空间。
总台央视记者 何莉: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距离地面8米深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这里被称为城市管线的“集体宿舍”,不论是水路、电路,还有通信设备,都可以在这里集中检修和维护。这样的一条管廊可以避免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和空中蜘蛛网的情况,最大限度地释放了自然生态空间。
规划设计城市的开敞空间,用绿地、河流为界,划分防灾分区,让城市发展更有韧性。
赣州市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孙威:赣州在规划建设中,预留了大量的城市留白,最大限度地适应了地形地貌,保持了基本的生态格局;对沿江、沿河岸空间作出了一定的预留,建设了滨江绿地公园,不仅减少了城市的内涝,也提升了城市的品质。
(总台记者 何莉 徐斌 杨萍 刘阳)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新貌)75年再出发,中国发展有速度更有温度
- 今年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继续稳居全国首位
- (乡村行·看振兴)从“东南飞”到“凤归巢” 乡贤助力江西彭泽乡村振兴
- “口腔诊疗套餐”送到西藏阿里戍边民警身边
- 商务部:将继续欢迎美企在华发展
- 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公布 45岁以下获奖者占比超六成
- 从10只到10万只 江西残疾养鸡大户的“屈与不屈”
- 江苏扬州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让群众过上高品质生活
- 铁路工人5000天如一日守护铁路道口安全运行
- 三伏高温去哪儿避暑?近一周赴云南机票预订量增2倍
- “天然”原料餐具或对健康有危害
- “天下第一痛”,凶猛但可治!
- 保险业半年唤醒“睡眠保单”七百三十余万件
- 陕西十部门联合开展2024年“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
- 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有效预防和矫正是重中之重
- 通讯|中越班列双向奔赴驶上国际贸易“快车道”
- 张歆艺领衔主演 话剧《我不是潘金莲》在天津首演
- 从治疗到“智”疗 湖北大健康产业处处见“新”
- 差异化收费能解决“医院停车难”吗?
- 安徽歙县:加入过境免签“朋友圈” 古城旅游服务再升级
- 热门推荐
-
- 十二道核心工序成就醇正非遗味道
- 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增逾两成
- 北京交通部门多措保障民众假期出行 预计高速交通量明显增长
- APEC将为旧金山带来什么?
- 河北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除了粽子,端午这些美食你吃过吗?
- 中国官方:切实解决生育养育教育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 菲律宾南部三宝颜市发生交通事故致2人死亡 26人受伤
- 新型设备首次应用地铁掘进 天津8号线湘土顶管区间双线贯通
-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以比促训”练真功
- 一艘偷渡船在突尼斯附近海域沉没 约20人失踪
- 高交会观察:国际科技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 极寒天气该不该点外卖?让外卖骑手有保障有尊严才是最好的回馈
- 广西上思留得青山 成珍稀野生动植物天然家园
- 湖南祁阳医师包村送医 560个村群众“近”享健康
- 日本鸟岛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 没有引发海啸风险
- 茅盾文学奖得主杨志军:“见证者”书写高原牧区的山乡巨变
- 南京港刷新开埠以来进港船舶吃水最大历史纪录
- 中新真探:吃石榴会导致便秘吗?
- 371.9万亿元!国有资产公布最新“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