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河北沙河下解村:非遗宝藏藏太行 皮影产业谋新章
中新网邢台8月9日电 题:河北沙河下解村:非遗宝藏藏太行 皮影产业谋新章
作者 牛琳 焦荣炫
伴着沙河皮影戏表演的锣鼓声,笔者走进河北省沙河市十里亭镇下解村,一个既保留有古苏秦亭遗址等历史遗迹,又充满着现代活力的村落。
地处太行山区南段东麓的下解村,是沙河市38个中国传统村落之一。据史料记载,距今2000余年的西汉时期,此地即有人类聚居。明永乐年间,下解村现居任姓始祖从山西洪洞县迁移至此定居,并形成村落,绵延至今已600余年。全村现有707户、2292人,姓氏以任姓为主。
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沙河皮影戏在下解村传承有序,从未间断,目前已传至第15代。“演皮影戏曾经是旧时村民们吃饭的营生,多在农闲时出去表演,这项技艺在村子里通过家族进行传承。”下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进生说,村子里目前还保留着原初制作的皮影人,皆为牛皮所制,面部镂空,栩栩如生,据专家鉴定已300余年。
唱腔以老怀调著称的沙河皮影戏高亢粗犷,保留着俚语、俗语,历代主要靠口传心授,即兴演唱居多。其表演风格与怀调戏如出一辙,动作豪放,气势逼人。演技上以武戏见长,两军交锋,战马交叉,前冲后转,刀劈枪扎,令人目不暇接。2021年,沙河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沙河县志》记载:“皮影戏以戏娱神。”自明清始,沙河有几十个皮影社演出,在冀南一带一度非常兴盛。当地现保留着老皮影艺人执杆演唱和皮影器具制作的独特技艺,有大量工尺谱、口传剧本流传于世。
下解村皮影戏兴盛则是因为自身的地缘优势。据介绍,明代时,随着顺德府(注:今邢台市在元、明、清时的旧称)南关皮毛快速发展,山西、河南等地商人在邢台南关、晋祠道开设店铺、会馆观演戏剧,而下解村正处在顺德府官道上,因此这个村子的皮影戏逐渐兴盛。
“这是我们村新整修的文化中心,即将于半月后竣工,一楼是村民们进行文艺演出的室外大舞台,二楼是专门用作皮影戏表演的室内场地。”任进生说,以前他的父亲就从事皮影戏表演,负责司鼓,受父亲影响,他也很喜欢皮影戏。2011年担任下解村党支书记后,他致力于组建皮影戏剧团,并筹集资金发展皮影产业,“一定要把皮影戏这门传统技艺保护和传承下去”。
下解村皮影戏剧团于2012年重新组建,现有14人。80岁的任守贵最年长,32岁的靳江丽则是其中最年轻的成员。
下解村皮影戏剧团成员、沙河皮影戏第14代传承人石延美是嫁到下解村的媳妇,用她自己的话说,起初对沙河皮影戏并不“感冒”,但接触之后却逐渐“上瘾”。“越演越喜欢,老怀调不太好把握,但演起来别具韵味。”已演了六七年沙河皮影戏的石延美说,她非常享受皮影戏演出时“人影合一”的感觉。
让石延美欣慰的是,由于时常浸泡在皮影戏剧团,耳濡目染之下,她9岁的女儿已经学会执杆。
下解村皮影戏剧团成员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演出,每年约200场次的演出频次让这些“非职业演员”有些奔忙。
下解村皮影戏剧团负责人、沙河皮影戏第13代传承人秦乐琴说,他们经常参加当地官方和民间举办的各种演出活动,深入乡镇、学校、企业,还远到山西、河南、山东等周边省份演出。“皮影戏热度越来越高,除了‘非遗进校园’等公益表演外,商演次数也在不断增加。”
秦乐琴的师傅是沙河皮影戏第12代传承人任连会。为使沙河皮影戏更好地传承下去,当地根据任连会老人在世时的口述,整理了《西游记》《封神演义》《包公案》等30多部皮影戏剧目的文字本。
“目前这些流传下来的剧目仍在表演,我们也会根据不同受众推陈出新,创编新剧目,比如适合孩子们观看的《小猫钓鱼》《司马光砸缸》《东郭先生和狼》等,赋予皮影戏新的文化内涵。”秦乐琴说,为了增强表演效果,他们还对灯光进行了升级,并且增加了干冰等道具,使表演更加生动。
“我们既要保留精华,又要与时俱进。”秦乐琴介绍说,比如在皮影制作方面,既传承单色填充上色的皮影上色方法,让成品更加精致,同时创新制作皮影的材质,把真牛皮替换为仿牛皮,透光性更好,也更方便保存。
下解村的皮影戏不仅线下红火,皮影文创还走到了线上。2023年,下解村投资近20万元研发的皮影戏道具、皮影戏衍生品等系列文创产品陆续推出,经村中年轻人发布到社交电商平台后,“很快就小‘火’了一把,实现利润六七万元”。“预计明年年底文创产品利润突破百万元。”任进生颇有信心道。
据介绍,这批皮影文创产品包括书签、笔记本以及内含皮影人物、扇子、画轴的非遗礼盒等。“通过文创产品创收,实现为村民增收,同时也希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一起加入到皮影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中。”任进生表示。
下解村生态环境优渥,村北毗邻大沙河的湿地在2023年冬天还迎来了30只迁徙南方的天鹅。“沙河市每年3月的油菜花节和10月的红叶节,下解村皮影戏剧团都会走进金沙河红薯岭和王硇景区,为游客进行皮影戏展演。今年我们文化中心整修完成后,要把下解村的皮影戏表演变为常态化,让更多的人来到下解村,看到我们的非遗,感受皮影的魅力。”任进生说。
一项以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为主旨的皮影产业发展规划亦在谋划实施中。“我们拟规划建设皮影剧场、皮影展陈馆、皮影体验工艺坊、皮影创意研发中心、皮影文化民宿等,打造沙河十里亭文化旅游带,以皮影文化为龙头,实现产业转型、文化兴村。”沙河市十里亭镇镇长元广瑞表示。
作为拥有38个中国传统村落,并入选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的沙河市,则在致力打造太行山东麓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标杆,谋划如何实现从传统村落复兴到全面乡村振兴。
“我们拟通过践行‘村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助力’的方法路径,构建以‘挖掘传承本土文化价值’为前提,以‘保护利用成片传统村落’为载体,以‘全域统筹上下联动’为机制,全力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让沙河传统村落成为未来吸引人、留住人的新名片。”沙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伟说。(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春节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 同比增34.3%
- 俄方警告:若西方没收俄资产,将动用“所有可及手段”
- 大庆油田上半年生产原油1509.13万吨
-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乐器斯布孜额何以重唱新音?
- 华侨大学教授吴小安新著《学术志》《学人记》在北京首发
- 山西晋中市场监管局对氢疗馆“包治百病”骗局立案调查
- 京城滑雪场“开板”倒计时
- 巴西总统卢拉:将与阿根廷寻求更大程度金融一体化
- 弘扬亚运美学文化,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
- 今年前4月广西全区跨境电商进出口66.6亿元
- 青海省今年前10月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8.38倍
- 中国首单规模超20亿元人民币自贸区债券赎回
- 人形机器人:用高精尖技术塑造人类的新伙伴
- 特斯拉就苹果工程师致命车祸诉讼达成和解
- “动态成壳”新法或助大规模生产聚变能
- 原创杂技剧《等雨来》演绎两岸亲情故事
- 以防长:目标实现之前 以色列不会在黎巴嫩停火
- 海口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正式运营
- 我国5G用户数突破10亿户
- 重庆巫山:在“云”间打造“清凉经济”
- 热门推荐
-
- 广西举办稻渔丰收节 发展绿色生态农渔业助力乡村振兴
- 著名导演去世!他的作品家喻户晓
- 第二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交流校地合作论坛在青举行
- 首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 提出七项行动倡议
- 浙江:特色产业拓宽共富路
- 哈中学者:愿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与中亚命运共同体
- 雁门关号列车首发 边塞古城“连接”四方
- 三亚丰富2025年元旦春节旅游产品供给 强化服务保障
- “月掩金星”24日上演,如何观测?
- 演员魏翔:热爱表演,这是终生的事业
- 10条河流16个站超警 广西继续发布洪水蓝色预警
- 住建部:积极推进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 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制定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 (追风逐日看新疆)新疆八一钢铁公司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年减排二氧化碳近60万吨
- 韩媒:创历史新高 韩国3月一人户家庭首破千万
- “现挤羊奶”感染布病 再敲食品安全警钟
- 江泸北线高速重庆段建成通车
- 天津法院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办理驶入“快车道”
- 《中国奇谭》何以出“奇”?
- 江汉黄淮江淮等地将有强降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