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主力装备“出镜记”
中新网8月1日电(特约观察员 王立羽)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回望光辉征程,这支由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人民军队,主力装备已实现从“小米加步枪”到“航母隐身机”的历史性跨越。而新中国反映不同时期建军成就的影视作品里,也留下不少现役装备的雄姿,成为记录解放军发展壮大轨迹的独特烙印。
从“万国造”到“兵工传奇”
195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新中国首部军事题材电影《南征北战》上映。该片由陈毅元帅、粟裕大将(当时还未授衔)任顾问,数千指战员参演,成为共和国影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
该片拍摄时正值抗美援朝,参演部队不仅要拍电影,还接到了演习任务。用网友的话讲,《南征北战》其实是解放军实战复盘训练,顺便拍个电影。因此,该片不仅真实反映部队战斗力,也体现了建国初期解放军的装备特点。
片中既有中正式步枪、仿马克沁机枪等国产武器,也有美、日、德、法等国制造的装备,其中一些还是朝鲜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比如片中载着敌军长逃跑的美制M5轻型坦克。
建国后一段时期内,新中国一边应对周边复杂的军事斗争形势,一边奋发图强建设自主军工体系,这在当时影视作品中也有体现。
1980年,八一电影厂推出边防题材影片《铁甲008》,其中出现的解放军装备已100%国产化。比如主角008号坦克,就是我国自主设计生产、被誉为“传奇五对轮”的59式主战坦克。
而该片表现的解放军积极探索现代战争打法,以及59式坦克基于实战不断改进完善等情节,正是人民军队与新中国兵工在战火洗礼中不断淬炼、成长的真实写照。
铸就海上军魂,锻造海战雄鹰
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又拍摄了《海魂》,讲述解放战争时国民党海军基层官兵发动起义的故事。该片上映后,在1959年捷克斯洛伐克劳动人民电影节上荣获二等奖。
国际获奖影片,必有过人之处。《海魂》以“长治”号护卫舰起义的真实事件为蓝本改编,而当时“长治”号已换装苏式装备,改名为“南昌”号。为配合拍摄,南昌舰再度出马,因拍摄自身起义的故事成为电影史上的一段佳话。
建国初期,人民海军以“空潜快”,即海军航空兵、常规潜艇和近岸快艇为装备发展重点。我国从苏联引进P4、P6等多型鱼雷艇,并于1955年成功仿制出第一艘鱼雷艇。1959年电影《海鹰》中出现的解放军现役装备,就以鱼雷艇为主。
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影片,《海鹰》主要情节取材于1955年积谷山东北海战。实战中,解放军鱼雷艇部队单艇独雷、勇猛出击,一举击沉敌“洞庭”号炮舰。
而参战的鱼雷艇指挥员张逸民,不仅是影片顾问,还是编剧之一。因此,该片真实再现了人民海军“小艇打大舰”的作战风格与英雄气概,上映后迅速在全国掀起“海军热”,而水兵的海魂衫也成为延续至今的流行风尚。
亮剑蓝天:人民空军装备40年嬗变
1958年,八一电影厂拍摄的《长空比翼》上映。197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长空雄鹰》上映。
这两部影片讲述的,都是抗美援朝时期人民空军力克强敌的故事。但1958年电影里,出现的是从苏联引进的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而1976年影片中,亮相装备除了米格-15,还有国产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歼-5。
18年间,中国空军装备实现了从引进到仿制,再到自主设计制造的跨越。而伴随共和国的成长脚步,影视作品中的解放军现役装备也越来越新,越来越先进。
1999年,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冲天飞豹》上映。片中出现了定型不久的FBC-1“飞豹”歼击轰炸机。
别看“飞豹”现在已属老装备,当年电影播映时却堪称国产顶流。而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飞豹”编队从天安门广场上空掠过,那惊鸿一瞥,成为无数国人最骄傲和难忘的回忆。
世纪新风貌:打造联合作战体系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力不断增强,解放军现役装备也与时俱进。2006年,热播剧《士兵突击》就展现了中国陆军的时代新貌。
比如,“许三多们”使用的95式突击步枪、95式轻机枪、85式狙击步枪和“红缨”系列单兵地空导弹,已大量装备部队。
当时还处于测试阶段的国产东风“铁甲”突击车(东风“猛士”的前身),也在剧中出现,而步坦配合、直升机垂降等剧情,更是较全面、客观地体现了新世纪初解放军的陆战装备与训练水平。
由于我国军工科技发展迅速,1999年阅兵中让人眼前一亮的96式主战坦克在《士兵突击》里出现时,已被戏称为“过于落后,可以拍戏了。”而2018年度军事大片《红海行动》中,解放军新一代主力装备纷纷亮相,则令观众大呼过瘾。
跨入新时代:全面换装 敢打必胜
在《红海行动》中,除了单兵翼装伞降系统、翼龙系列无人机、直-9C舰载直升机等特种装备,人民海军多型新锐舰艇也频频出镜:054A型导弹护卫舰、071型船坞登陆舰、904B型补给舰、039A型柴电潜艇、726型气垫登陆艇,阵容可谓豪华。
尤其担当重要角色的是054A型导弹护卫舰,被网友亲切称作“新青年”。其在片中不仅是突击队的海上基地,还用1130型近防炮拦截来袭火箭弹、用76毫米主炮轰击武装分子、用舰载无人机发射导弹摧毁敌坦克,全方位展现了解放军陆海空一体化、信息化作战的实力。
2023年电影《长空之王》中,解放军最先进的歼-20隐身战机亮相。而2024年央视热播剧《海天雄鹰》中,现役主力舰载机歼-15和首艘航母“辽宁”号也联袂出镜。
越来越多的“国之重器”出现在影视剧中,不但是我国雄厚国力的象征,更凸显了新时代人民军队维护正义与和平的强大信心。(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铁吉讯就“APP新版本弹出不文明用语”致歉
- 湖南浏阳“小庭院”赋能乡村“大振兴”
- 北京将提升智能算力供给 打造一批行业大模型标杆应用
- 第二剂次加强针可降低老人病死率
- 中国代表呼吁国际社会积极支持非盟维和行动
- 天津海关通报2起跨境邮购咖啡因案件
- 两岸新媒体与文化研习营开班 两岸青年“双向奔赴”
- 两部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支持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
- 安徽宿州警方侦破特大跨省组织婚姻诈骗案
- 第28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闭幕 叶小纲作品音乐会奏响蓉城
- 意大利一黑手党头目在医院死亡 曾逃亡30年后被捕
- 农旅融合 江西南昌深耕葡萄产业催生“甜蜜经济”
- 中信国安“电池级碳酸锂绿色节能智能工厂”项目上榜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
- 武汉天河机场单日航班量客流量创纪录
- 长沙将开通飞往泰国、越南等四条国际航线
- 拆完大盒拆小盒 记者调查“天价粽子”过度包装乱象
- 中国五部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 体验端午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各地特色民俗体验游受热捧
- 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变换姿势要慢些、再慢些
- 山西发文遏制“天价”月饼 推动月饼消费回归传统文化本源
- 热门推荐
-
- 又是一年好“丰”景!各地小麦陆续开镰收割
- 端午假期 黑龙江将开行今年首趟中俄跨境游专列
- 广州建立出租车运价浮动机制
- 服贸会成AI“秀场”:国际贸易有“生意助手”,餐饮结账精确识别商品
- 漂洋过海来中国“登陆”小红书,美国网友如何“用脚投票”?
- 国家统计局:继续发挥好各项宏观政策效能,持续扩大国内需求
- 雄安新区举办电力能源设施融入式景观设计竞赛
- 江苏公布一批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多地蓝莓喜迎丰收 果园采摘游渐成新风尚
- 世界青年看福建:邂逅中医药文化
- 洋山港首次完成甲醇燃料加注船燃料补给测试
- 温暖回家路 浙江“团圆行动”助2374名寻亲者圆梦
- “中文热”催生英国中英双语幼儿园
- 匠心独运,造物制材更神奇
- (年终特稿)中国能源绿色转型加速
- 报告称全球高通胀下企业加薪幅度普遍不足
- 吴京:将与郭帆合作中国怪兽电影
- 母乳喂养:家事亦国事
- 中央气象台寒潮大风沙尘三预警齐发
- 270支代表队长沙角逐BIM-CIM创新大赛 助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