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毕业就进企,进企即上岗
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
【职教实践进行时】毕业就进企,进企即上岗
阅读提示
为进一步推动职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精准匹配,形成产教融合新生态,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引企进校,开发专业课程、打造专业课堂、聘请技能导师,着力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从大二开始我就加入了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的项目团队,在项目组里边学边做,还能领到工资。”今年是潘超凡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就读的最后一年,一毕业便被青岛海信集团录用,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育人形式,将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课堂建在研发生产线上,学生在做中学,形成依托真实项目的“学研创”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一大批与市场前沿对接的技术技能人才。
“我们学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1+1+N’工程,就是说在每个专业群至少与龙头企业共建1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1个新型产业学院,与中小微企业共建N个协同创新共同体,实现产教高度融合,让我们的学生一技在手,就业无忧。”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范德辉说。
毕业进企就上岗
“走进教学楼就像进到一座产业园的写字楼里面,这里有专门的指导老师手把手指导,还会有企业的‘导师’教我们案例实操,寒暑假也会去企业顶岗实习。”2024届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刘仁杰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学生入校后都制定了卓越工匠班培养计划,大一由学校教师和企业项目经理共同教学,大二可参与企业项目研发组,大三逐渐从在校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开发工程师,承担项目组核心模块开发任务。通过培养不仅掌握市场前沿的最新技术,也学会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
“现在的企业对人才需求不同了,如果我们还按照以前的东西给学生讲,就会和实际生产脱节,就会面临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窘境,因此,产教融合十分必要。”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院长常中华说。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与当地海信集团、赛轮集团、商汤公司等企业共建“一校多企”式数字智能产业学院,通过与企业的深度交流,针对企业需求,开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特色专业课程,满足了不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个性化需求。
“上岗后的工作内容,与学校教给我们的一样,都是来自企业的真实场景,毫无陌生感。”在校就读期间,学校这种充足的实习实践资源给刘仁杰留下了深刻印象。
实验室“搬”进学校
凌晨两点,位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致用楼四楼的“青职·斯八达海洋测试中心”依然灯火通明,由多名企业科研人员、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实验助理组成的科研工作团队,在各自的实验台前操作仪器、分析数据、撰写报告……师生们都在为承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项目”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我们这里的实验设备和企业实验室使用的设备基本是一致的。”王东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工学院院长,他介绍说,为了让学生出了校门就能够上岗工作,学院与青岛斯八达分析测试公司共建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全面复刻企业生产环境。
这里没有黑板,没有课桌,就像是企业实验室,学生们在精密实验设备上操作着,电脑显示屏上实时显示最新检测数据。
“我第一次来上课的时候就被震撼到了,这里没有大教室,每个房间里的实验器材都是不一样的,项目计划书就是我们的课本,实验检测成果就是我们的成绩,在这里上课和进厂上班一样。”学生张艺轩讲道。
“我们形成了一个集教学、科研、生产、服务及创新创业于一体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模式。”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工学院院长王东介绍,在这个共同体中,校企合作实现了深度“五融合”与“五共享”。“五融合”,即课程体系与实际岗位需求无缝对接,教学环境与生产现场紧密结合,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协同指导,考核评价体系兼顾学校与企业标准,招生与实习就业同步进行。“五共享”包括共建共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网络教学平台、科研与技术服务设施、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以及海外员工培训基地,共同服务于教学与产业发展。
“这里的学生确实能干、好用。” 青岛斯八达分析测试有限公司总顾问殷学博说,“学校从学生入学起就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培养学生,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接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校借助企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企业借助学校平台开展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校企共育’实现双赢。”
劳模工匠做导师
“聆听劳模事迹令我心潮澎湃,更能坚定我技能报国的决心。”2023年,宋子豪进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振超班学习,如今已成为新生中的技术小能手。“入校第一堂课对我影响不小,学校邀请劳模工匠讲课,还带着我们参观劳模工匠展示馆,让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宋子豪说
2023年在青岛市总工会牵头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海尔集团、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等9家单位和企业共同成立了“青岛工匠学院联盟”。截至目前,工匠学院已开展职工赋能培训超过115期,培训人数达5.2万人次。
“我们每年都组织‘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今年借助工匠学院联盟平台,侧重让大国工匠和企业工程师等技能大师人才走进校园,来到学生身边,从而鼓励、吸引学生学工匠、学技能、立大志。”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学院党总支书记赵悦介绍说。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引进许振超、张连钢、周勇、郭锐、宁允展、管延安等200余名大国工匠、技术能手为产业教授、德育导师,建成19个行业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2018年,全国劳模周勇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周勇技能大师工作室,长期帮助该校教师进行课程建设和社会服务,以应用技术研发项目为平台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助推“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产教融合教育就是要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好工作室我可以带着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周勇坦言。(工人日报 杨明清 记者 张嫱 通讯员 匡润金)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欧班列“东通道”上半年通行2899列
- 跟着国际旅行商“冬游西藏”:品味文化魅力 体验高原风情
- 防御台风“格美” 福州海警全面筑牢“警戒线”
- 2023中国(四川)首届民族音乐周开幕
- 古人衣食住行啥样?郑州百余件古陶瓷尽显古时“人间烟火”
-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救援进入第三天 专家初步分析灾害成因
- 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推介会在沈阳市举行
- 《承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9月1日起施行
- 珠江流域24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 俄媒:多个北约国家参与策划乌在库尔斯克行动
- 银发经济 市场广阔(大数据观察)
- 证监会坚持“零容忍”执法 集中处理多名从业人员违法炒股
- 2023年暑期中国全国演出超11万场 票房收入破百亿元
- 我国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 2020年接近10%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三轮谈判开幕
- 对“李一舟式套路”,不能只是封号下架
- 俄外交部:西方军事生物活动对他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3年全国粮食收购量超4亿吨
- 一景区关园!连续极端高温,瀑布也没水了?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 热门推荐
-
- 仅靠四名员工 上海这家初创企业接到国外光学巨头订单
- 国家发改委:中国有充足政策空间和丰富政策储备
- 成流量变现渠道,“探店”等营销短视频须标明“广告”
- 国际最新研究称,65岁以上人群多参加兴趣活动有益精神健康
- 日本地震已致至少78人死亡 救援行动受到阻碍
-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实现平稳增长
- 第20届东博会和峰会:打造经济增长中心 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乡村行·看振兴)海南临高:环岛旅游公路风景变“钱”景
- 郑商所气温指数发布 覆盖长江中下游地区
- 普京:俄罗斯可能恢复中短程导弹的生产和全球部署
- 广西贵港:农机“上岗”显身手 种田更高效
- 海南多地发放免税消费券 商家推出多样优惠
- 通辽活牛25年稳定供应香港市场
- 在“玩泥巴”的过程中让非遗活起来
- 赓续坦赞铁路精神 共创非洲繁荣之路的中国智慧
- 2023大年初一电影票房突破13亿元 流浪地球2领跑
- 保护好“未成年”,让上网更安全
- 共和国巡礼|6次120多万人 易地移民让西海固百姓迎来“蝶变”新生活
- 上海宝山一装修建筑发生局部坍塌事故 1人失联
- 股东为讨债隐瞒还款事实被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