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青少年走进四川都江堰:遇见大熊猫 感受水利文化
中新网成都7月29日电 (记者 岳依桐)长期以来,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都是中国闻名全球的一张名片。而四川作为大熊猫的家乡,也吸引全球游客来访。29日,位于都江堰市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熊猫谷)迎来一群特别的客人——来自12个国家的近200名华裔青少年。
跟随第一期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中华·行走天府”研学活动,华裔青少年们与心心念念的大熊猫相遇。青山绿水间,萌态十足的大熊猫引得他们频频按下快门。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大熊猫,它们胖乎乎的,吃饭的样子很可爱!”今年18岁的华裔青少年王翔阳来自希腊,他颇有些意外地说道,自己经常在互联网上看到大熊猫的照片,实际上大熊猫比他想象中颜色更黄一些,但仍然非常可爱。“希腊民众对大熊猫十分好奇,我拍摄了大熊猫吃饭、睡觉的视频,回去后一定会分享给家人朋友看。”
走进都江堰这座城市,定然不能错过都江堰水利工程。今年是都江堰建堰2280周年。这一由战国时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于岷江之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留存并仍在使用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2018年,都江堰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深淘滩,低作堰”的技术特点至今仍被称颂。
听完都江堰的介绍,来自美国的15岁华裔青少年黄飞虎感叹道:“2000多年前修的水利工程居然至今还能使用,很震撼。当时修建肯定很不容易。”黄飞虎告诉记者,自己的舅妈是四川人,因此对四川一直充满向往。“之前我去过北京,四川的风景很不一样,文化面貌也有所不同,很新鲜,这次来四川很值得。”
今年18岁的加拿大华裔青少年卓怡然则对都江堰的“岁修”传统印象深刻。据了解,古时当地人为保持都江堰功能,每逢冬季便进行“岁修”:用杩槎筑起临时围堰阻断江水,再淘修河床、加固河堤,至清明时节“岁修”结束,便举行仪式拆除杩槎。后来,放水仪式演化为灌区民众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以祭祀李冰父子,祈求五谷丰登。
“我想,每年的‘岁修’是都江堰至今还能使用的关键之一,这是一种很宝贵的习惯,也能从中体会到中国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卓怡然还提到,都江堰景区的建筑都古色古香,当地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不改变其原貌,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感受古人的智慧。(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刘谦回应再登春晚:魔术就是要亲身体验
- 不负耕耘!今天,致敬每一位劳动者
- 我国大部地区气温短暂回升 中东部雨雪稀少需防燥
- 四川举行青衣江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应急测报演练
- 中新真探:溺水者被救出后要立即进行胸部按压?
- 广东玩具告别代工模式寻求出海新路径
- 法国政府计划削减2025年公共预算300亿欧元
- 三峡秭归橙花节启幕
- (新春走基层)浙江矿山变身“小冰岛” 吸引长三角游客“打卡”
- 取暖器引发火灾 “电力邻居”接力灭火
- 中国百强县市名单揭晓:江苏、浙江、山东上榜最多
- 加密两地商业往来 呼和浩特开通直飞无锡航班
- 金正恩视察战略导弹基地 要求提高军队的战争遏制力
- 解决“紫薯非薯”争议需动态更新鲜活农产品目录
- 仁医添翼之《苦药利病》:为了不被时代淘汰,乡村医生寻找着出路
- 浙江文旅观察:能点“温泉外卖”的民宿,会“热”吗?
- 泰国真贵到去不起了吗?或许只是打开方式不对
-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山体滑坡已致4人遇难
- 走访睡眠障碍病房 专家:睡眠问题不能“扛”
- 中外摄影师长城影像之旅 见证历史沧桑与时代新貌
- 热门推荐
-
- AI写的小说获得文学大奖 人机共创的作品,版权归属于谁?
- 各地为何纷纷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 孩子睡觉张口呼吸 封口贴能用吗?
- 我国物流运行稳健向好 效率提升
- “文化中华·活力浙江”海外华裔青年夏令营在杭州开营
- “印太经济框架”扰乱地区合作
- 青春华章丨2035青春作答:在希望的田野上,做田野上的希望
- 青海玉树:“变废为宝”助“江河源头第一县”禁塑减废
-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
- 山西上郭城址发现春秋晚期夫妻异穴合葬墓
- 建设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新论)
- (新春走基层)“三星堆新年大典”重启 民众“穿越时空”感受古蜀文化
- 中国科学院逾270项成果亮相第二十六届高交会
- 开展实地采访 “上合小记者”走进中国传媒大学
- “岭南笑星”黄俊英经典作品展演暨传承之夜上演
- 广西武鸣沃柑俏销东盟市场
- 暑期“行走的课堂”爆火 如何避免“研学”变“踩坑”?
- 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签约额近400亿元
- 第二十三届投洽会舞动“国际范” 将掀“双向投资”热
- 禁止驶入!南海部分海域有火箭残骸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