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力发展榴莲等热带优稀水果产业
中新社海口1月15日电 (记者 王晓斌)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省份,近年来积极利用其地理和气候优势发展热带优稀水果产业。正在海口召开的海南两会上,海南省政协委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徐立介绍,海南近年来已引进国外同纬度热带果蔬材料近2000份,成功培育并优化了包括榴莲在内的多种热带水果品种。
海南岛年平均气温在22℃至27℃之间,拥有丰富的降水和充足的阳光资源,非常适合热带水果的生长。除常见的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外,近年来海南致力于发展优稀的果树品种,如榴莲、山竹等。
榴莲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统计,2023年中国鲜榴莲进口量达142.59万吨,进口额471.95亿元(人民币,下同),是所有水果进口中增速最快、进口金额最高的一种。
高需求下,海南的中国国产榴莲近年来备受关注。徐立介绍说,目前海南榴莲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期,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实际投产面积约4000亩,需要克服“由于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等原因常造成‘花而不实、产量不稳’等问题”。
为提升热带水果产业的质量和竞争力,海南省近日设立海南省优稀水果产业技术体系,徐立获聘成为该体系的首席科学家。徐立说,目前纳入体系的水果品种有榴莲、红毛丹、菠萝蜜(含榴莲蜜)、柑橘、菠萝、火龙果和西番莲等。截至2023年,这些水果在海南的种植面积118.2万亩,年产值158.9亿元。
“二十多年前在中国,芒果还是优稀果树,如今海南已发展到500多万亩。”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优稀果树种质资源保存区负责人何书强说,保存区内不少品种的果实有独特风味,具备市场潜力,当前因栽培技术不成熟或市场认知度不足,尚未真正走向大众餐桌。
何书强正在做番荔枝的推广示范。近年来借助抗根腐病等技术的发展,这种俗称释迦果的果树,在海南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在广西、云南等地的种植面积已达到数十万亩。“我们期待番荔枝等优稀水果能像芒果一样,走入寻常百姓家。”何书强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对民众购买手机平板家电等给予补贴
- 传承传播并举,让古籍走出“深闺”,成为文化自信的源头
- 闹元宵!光影“大戏”璀璨呈现 多彩非遗闪耀神州大地
- 机构称中国银行业逾九成业务线上化 手机银行月活用户5.1亿
- 加沙停火谈判将在多哈举行 这四方将出席会议
- 江苏宿迁一乡镇遇极端天气 数百米街道房屋受损
- 长假过后上班犯困,全赖睡眠不足?
- 国际识局:普京宣誓就职!未来六年如何应对“硬核”挑战?
- “China Travel”火爆外网,给老外一点中国震撼!
- 制“渡河公”端午祈福 壮族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机
- 家长也能”共享” 各地探索社区托育服务
- 守护血透患者“生命线” 专家强调:要注意控制水和钾的摄入量
- 专家:“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评价标准应包含三个“可持续”
- 俄乌冲突胜利的天平已难以向乌克兰倾斜
- 解锁安徽冬游新玩法 游客乐享乡村慢生活
- 浙江多地过“腊八” 杭州幼儿园萌娃送粥忙
- (新春走基层)动车“验血师”:春运期间每天至少检测逾百份油液
- “五一”假期文博热:感受历史魅力,聆听文明回声
- 2023年乡村教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 海口新海港片区“二线口岸”集中查验区专用通道建设收尾冲刺
- 热门推荐
-
- 消费新场景 拉萨冬季饮品消费市场“暖”起来
- 天津机场口岸端午假期将迎出入境客流高峰 航班数为去年同期11倍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出席中国援菲化肥交接仪式
- (寻味中华 | 非遗)侗族大歌:山野间飘出的生命天籁
- 激活力、增信心 将政策“含金量”转化为民营经济发展高质量
- 武汉大学为2020届毕业生补办线下毕业典礼
- 海南创意粽子成新宠 主打年轻健康牌
- 菲律宾政界反对美国扩大驻军:外部势力进驻,居民将寝食难安
- 浙江舟山如何以港聚业、以“智”兴港?
- 鲁迅与《中国矿产志》
- 亚洲最大捕食螨商品化生产基地落户福建闽侯
- 一架飞机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坠毁 机上两人下落不明
- 国内首台无人智慧加油通航服务站在上海投放使用
- 2024厦门漆画展览用现代审美为传统技艺注入新活力
- 瞿昙寺:中央政府经略河湟谷地的历史见证
- 2024矿业、锂电新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
- 青海青年看高原“小北京”:用相机记录瞬间 用心体验家乡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 杂货店老板“变身”寻人博主 4年无偿发布上万条寻人视频
-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宁明:黑皮冬瓜迎丰收 产业致富劲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