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行医新疆:播撒“种子” 留下带不走的中医队伍
中新网太原7月29日电 题:山西中医行医新疆:播撒“种子” 留下带不走的中医队伍
中新网记者 杨静
“能否让邓海霞大夫再留一年,再为新湖人民服务一年,也为面临绝望的慢病患者带来希望……”在一封百人联名手写信中,是当地患者对邓海霞的不舍与期待。
2023年8月,山西援疆医生邓海霞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新湖农场分院,在一年的援疆工作中,她看到了当地居民对于中医的需求,也感受到了来自于患者们的爱护与敬重。
“在这里,除了出门诊、治病人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把中医馆的医疗服务提升到更高水平。”邓海霞告诉记者,怎样才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是她考虑最多的问题。
“造血”的意义远比“输血”深远。邓海霞结合自身优势,在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病、中风后遗症等常见病上下功夫,手把手、一对一地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科室医护人员,既教理论又教方法,授业解惑并重。
遇到疑难病例时,邓海霞组织大家探讨分析,从个案中研究诊疗方案、明确治疗方案,不断积累临床经验,真正实现理论、技术“双提升”。她希望当地医护人员尽快掌握方法技能,能够独立开展各项诊疗工作。
“在日常看诊过程中,有很多患者会跟我说‘邓大夫您再留一年吧’,大家的认可让我很感动。”邓海霞说,“还没有看到大家的联名信。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想法,那就是再援一年。”
近年来,中医与新疆民众的联系日益加强,彼此间的交融互动促进了中医在新疆的广泛认知与需求。山西持续派遣优秀中医专家前往新疆援疆,医生们深入团场医院,走进偏远乡村,凭借卓越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收获了患者的赞誉与好评。
第六师医院军户农场分院,山西援疆中医张维强是第二次来到这里。2023年5月首次援疆结束后,他因心系老病患的康复情况,再次申请援疆,“边疆中医资源稀缺,愿意继续在这里播撒中医的种子,滋养中医发展的土壤。”
同样,中医大夫燕学军也在援疆之路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在这里,燕学军一周内会在第六师医院中医科、六运湖农场分院及102团分院轮流坐诊。
“六运湖分院距离比较远,路也不太好走,单程就要一个小时左右。但我去了,患者就不用来回奔波了。”燕学军说。
援疆不只是带去先进技术,而是让技术生根发芽。接诊、带徒、传播中医文化,来自山西的援疆中医医生,正在让更多新疆民众享受到中医的疗效,同时在这里播撒下中医中药的“种子”,为边疆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中医队伍。(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顶尖杂技演员齐聚济南 展现杂技艺术魅力
- 数据造假现象调查 销量百万的商品为何只有百条评论?
- 吉林警方持续打击经济犯罪 2022年挽回经济损失20.56亿元
- 全国秋粮收获已经过三成 新疆伊犁刷新全国玉米高产三项纪录
- 欧洲学者专访:保护主义将导致欧洲汽车产业“加速老化”
- 广东省纪委监委通报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感悟湖光山色 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庐山西海旅游发展
- “戏剧活化石”在00后的唱念做打中复活
- 台湾5月制造业景气灯号续为“衰退”蓝灯
- 中越合拍纪录片《发展之路》杀青
- 美国航空公司一架飞机起飞后撞鸟 在俄亥俄州紧急迫降
- 5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赣县白色湖羊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 “水电大省”四川将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 洪涝灾害已致江西36.5万人受灾
- 尼日利亚一载有至少100名乘客的船只倾覆
- 湘非联动推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
- 湖北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塞拉利昂宣布因毒品滥用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 陕西公安全力护航高考
- 热门推荐
-
- 2023届毕业生就业政策礼包《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汇编》编印
- 外媒:黎巴嫩真主党称对以色列发起12次袭击
- 水量年度调度工作完成 黄河实现连续二十五年不断流
- 每瓶成本仅1.5元!这种伪劣“美容针”注射不当或致死亡
- 拼多多携手科技小院 让“爱媛38号”更好吃、更赚钱
- 壮年腰痛莫要扛 挺脊护腰有妙招
- 上海科技影都AI创制生态中心在松江车墩启动
- 科技与传统的碰撞 诸老大“植物基人造肉粽”面世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国一重:挺起民族工业脊梁 加快锻造“国之重器”
- 提升口岸通关能力,促进贸易便利化(干字当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海南熊猫兄弟“五一”假期“营业” 获亲子游客热捧
- 先诊治后缴费,广东多地试行“信用就医”
- 订立电子劳动合同后,能否要求提供纸质文本?一图了解
- 冷链储运“热”了!“班列+冷链”新业态拓展新市场
- 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在四川德阳开幕
- 英国伦敦发生枪击事件致1死2伤
- 联通山海助力共富 浙江交通集团上半年完成投资362亿元
- 广西东兴跨境游火热 口岸客流量高位运行
- 气温逐渐转暖 新疆电力部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 故宫博物院11月起优化分时段预约措施降低高峰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