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元骑10分钟 多地共享单车上调起步价
近日有成都等地用户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共享单车“又涨价了”,起步价从“前15分钟1.5元”调整为“前10分钟1.5元”,节假日更是“前10分钟1.8元”,调整后,1小时的骑行费用要近6元。
发现
广州成都等地调整起价时长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成都、广州、武汉等城市,哈啰、青桔等品牌的共享单车将工作日的起步价从“前15分钟1.5元”调整为“前10分钟1.5元”。超过10分钟后,计费标准为每15分钟1元。调整后,1小时的骑行费用从4.5元上涨至5.5元。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成都的节假日和周末起步价均为1.8元。南京、武汉、西安等地也采纳了类似的工作日和休息日不同计费策略。有用户表示,在成都骑哈啰单车,节假日前10分钟收费1.8元,后每15分钟1元,照此计算,1小时约5.8元,“比几年前贵了不少。”
北京的共享单车市场目前仍保持较为稳定的计价方式。北京市场的起步价维持在1.5元/30分钟的水平,这一价格自2019年起已经保持了近五年。
用户
骑车还是坐公交先算账
自2014年首家互联网共享单车企业成立以来,共享单车行业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用户对共享单车的评价也从最初的“便宜、方便”到如今的“快骑不起”。
在2015、2016年初期,共享单车的价格极为低廉,单次骑行仅需0.5元/半小时甚至0.5元/1小时。然而,随着行业的整合和成本的上升,共享单车企业开始逐步调整价格策略。据了解,起初每30分钟1元的价格已普遍上涨至1.5元,部分企业开始将起价时间缩短到15分钟甚至10分钟,部分地区骑行1小时的价格甚至近6元。
对于价格上涨,用户的态度呈现分歧。一些用户认为,共享单车提供了公交和地铁无法覆盖的便利性,即使价格上涨,仍然愿意为之买单。“共享单车对我来说还是有用的,尤其是上班赶时间,可以快速从地铁赶到公司”,一位上班族表示,尽管价格上涨,但在必要时刻,共享单车依然是他的首选。
然而,也有网友质疑共享单车涨价后是否失去了经济实惠优势。“骑行11分钟,花费2.5元,坐公交不香吗!”一位用户对涨价后的单车性价比表示不满。有用户更是表示:“我算了一笔账,从家到办公室坐公交和骑车都是30分钟,公交2块,共享单车3.5块,如果每天上下班都使用共享单车,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一些网友还指出,共享单车的便利性受到停车限制的影响:“现在共享单车还限定了停车点,商业中心、居民小区附近停车点很少,有时为了停车还要走一段路,感觉并不太方便。”
业内
定价受运营投入显著影响
有业内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共享单车的定价更多地受到运营投入的显著影响。比如,一般大城市的共享单车价格普遍高于小城市,主要是因为大城市的运营成本相较于小城市更高,包括车辆的迭代、仓储管理、运维的人工成本等。
“共享单车的运营周期通常为三年,然而在大城市,由于骑行需求巨大,车辆的耗损速度明显加快,有些车辆不到三年便需提前更换。加之随着管理越来越精细,配备的人力和物力都随之增加”,另一业内人士表示。
“近一年来,各地新车换新很多,有的地市甚至要求全量置换,这一方面是基于用户骑行体验的优化,有产品的升级,另一方面,也是新车更符合城市的监管要求和精细化运营需求,这些车型和人员配备、辅助设施的升级,都优于以往,势必在成本上也有相应体现”,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多位从业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共享单车是一个重资本、重运营、重人力的业务,且需长期持续投入。各个城市的车辆周转量各不一样,对应的运营成本和市场定位也有所不同,因此,各个平台往往会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普遍采用“起步价+续步价”的价格组合。调整起步价带来的收益最为直接。平台会通过“提升服务价格”或是“缩短服务时长”实现收益提升,最终各地的起步价差异就更为明显。
有分析认为,从企业的角度,“涨价”“降价”不同选择的背后,是企业经营策略的不同;但从市民视角,这更是各家企业社会责任感和企业担当的不同,只有考虑用户利益,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青年报 记者 温婧 实习生 马梦祎)
统筹/池海波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腰疼就是腰突?两码事!
- 长三角铁路2024年春游预计发送旅客7800万人次
- 宁夏:有意愿特困老人集中供养率达100%
- 为午休“躺睡”定标准,让孩子睡得更香甜
- 商务部:对10家美国企业采取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
- 《忆江南——上海非遗艺术展》在悉尼歌剧院开幕
- 美国一天内发生多起枪击事件 已致1死20余伤
- 重庆永川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
-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欢乐春节”游园联欢活动 共迎龙年新春
- 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四方面推进 三明新引进台资农业项目18个
- 《咫尺千里》讲述文物《游春图》的故事 展评剧艺术新貌
- 国庆假期运输将至 新站新线迎国庆首秀
- 加拿大为前总理马尔罗尼举行悼念和国葬仪式
- 中国茶那些事
- 韩媒曝光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前后:一纸檄文透露哪些信息?
- 中新健康丨上海专家尝试“免疫+化疗”新模式 晚期肺鳞癌患者获生机
- 水利部:5省新增1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 智能算力规模高速增长,产业如何告别“高功耗、低算效”
- 湖南平江防汛应急响应降为Ⅱ级
- 泵业巨头格兰富海外最大单体投资项目之一在常熟开业
- 热门推荐
-
- 重庆三部门打击整治“网络水军” 查获作案手机500余部
- 四川:积极应对新一轮降雨过程 41528人提前转移避险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西新余的“调解良方”:“四心”工作法“解开千千结”
- “一路童行 欢剧岚岛” 首届闽台(平潭)儿童戏剧嘉年华开幕
- 专家齐聚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 探讨城市地标经济与美学消费场景
- 2023广州设计之都国际公共创意大赛颁奖
- 辽宁多地出现浓雾 沈阳61个高速收费站入口封闭
- 宣绩高铁开通 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突破7600公里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发布高温蓝色预警
- 北京最受喜爱“冬奥景观”出炉
- 列车为他临时停靠2分钟
- 黑话烂梗“入侵”校园
- 广东: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超2.1万个,农村覆盖率超七成
- 商务部:愿同包括澳方在内的各贸易伙伴相向而行
- 端午档新片预售总票房超5600万元 动画电影或延续火热表现
- 天津长芦汉沽盐场:对原料实时监控 储备充足不需囤盐
- 青海海南开启冬春季旅游促销活动 让“淡季不淡反热”
- 中国—老挝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委员会第11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 广西玉林山体滑坡3名失联人员全部找到 已无生命体征
- 中新健康丨从“宝藏茶饮”到养生夜市,中医药掌握了什么“出圈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