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船模大师付昆祥续写郑和航海梦
中新社昆明7月11日电 题:云南船模大师付昆祥续写郑和航海梦
作者 陈静
11日是中国航海日,也是航海家郑和首下西洋纪念日。在郑和的故乡云南,由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船船模营造技艺传承人付昆祥打造的郑和古船模型展在安宁市玉龙湾亮相,20条精致的郑和船队模型以飞燕阵排开,重现600余年前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付昆祥是云南省郑和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昆明市古船船模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他12岁时开始学习船模制作,曾获得世界航海模型锦标赛第二名,创办了自己的船模厂。
“世人皆知郑和七下西洋,但郑和船队究竟长什么样却鲜有人知。”付昆祥说,早年他以制作西洋船模型为主,产品曾出口到多个国家。2012年,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付昆祥决定以郑和船队为主题复刻中国古船,用船模再现郑和七下西洋。
付昆祥表示,西洋船有标准的图纸,按图索骥就能制作出精美的模型。“而复刻郑和船队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标准,许多造船技艺传承在民间,我们必须到沿海地区找老船工一点点挖掘,再用模型的方式呈现出来,比想象中困难得多。”他说。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船队由200余艘不同用途的海船组成。其中,郑和宝船长约150米,宽约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仅甲板面积就有足球场那么大。”付昆祥说。
2012年至2015年,付昆祥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按1:50的比例复刻了郑和船队,最大的宝船长达3米。“由于我们仍在探索阶段,很多细节并未做到完全贴合历史,因此我和团队决定按照1:100的比例继续探索复刻郑和船队。”他说。
在此过程中,付昆祥团队搜集整理了大量中国古船制造资料,并与高校、相关行业协会专家深入探讨交流,不断完善船模的制作技艺。
2019年,付昆祥制作的“天元号”郑和宝船被德国科技博物馆收藏。欧洲船模专家收到模型后,用“震撼”来形容600余年前的中国造船技术。和西洋船相比,中国古船用更少的绳索操控了更大的船体,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是中国几千年造船智慧的集中体现。
“当时我觉得非常自豪,这是此前制作西洋船从未体验过的。”付昆祥说,近年来,购买中国古船的爱好者越来越多,邀请他开展讲座、参加展览的活动也越来越多,“许多同胞通过我的模型深入了解中国造船技术、感叹郑和下西洋的壮阔,我也感到很幸福,此前所有的坚持和探索都很值得。”
2024年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付昆祥计划带着自己的郑和船队模型“驶入”马来西亚,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海之路。同时,把中国的造船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等带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郑和曾经到访过的地方,搭建新时代中外航海文化交流的桥梁。(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工厂变智慧,中国智造有活力
- “中国式现代化与强国建设”学术论坛在东北大学召开
- 陕西:2023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逾六千万元
- 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
- 各地应对寒潮天气开启“防寒保暖”模式 想方设法保民生、解民忧
- 江苏昆山一高压电线坠落致2人触电
- 授人以渔 上海专家团队为蒙古国带去心脏冷冻球囊消融术
- 宁夏局地遇强沙尘暴天气 最低能见度126米
- “中国主题土耳其国际编辑部成立暨《在伊犁》版权签约仪式”举行
- 广西柳江出现2024年第2号洪水
- 在日华人摄影交流协会成立纪念展“风景万千”在东京举行
- 劣质美瞳“弯道超车”,合规监管必须充分下沉
- 畅通人岗匹配“高速路”
- 宁夏银川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安全
- 浙江遂昌新乡贤回归特写:“一乡一企”撬动乡村振兴
- 中国“枫景”|惟愿油田“无贼”
- 江山如画 | 一泓清水引一城巨变 山西临汾“城市品质”变投资吸引力
- 印尼北苏门答腊省遭遇山洪和泥石流致19死25伤
- 个人养老金产品应该怎么选
- 广东台山“焖番鸭”:游子牵挂的家乡味
- 热门推荐
-
- “桂林制造”扬帆出海 2023年外贸突破百亿元大关
- 国风音乐如何守正创新?从传统萃取养分,在现代融入多元
- 埃菲尔铁塔着火了?网络疯传“假视频” 别被AI骗了
- 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幕 上万幅作品参展
- 职业伤害保障怎样“保住”新职业?
- 上交所: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平稳落地
- 《王婆说媒》舞台下的“脱单男神群”
-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迎暴雪 游客打伞赏雪
- 杭州田野考古成果展示 给孩子埋下“考古的种子”
- 冬至日说“年” 春节文化论坛(2024)在京举办
- 隔空助力他人轻生被判罪:“软刀子”杀人也当负责
- 福建三明:新长征再出发,促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 (新春走基层)福建漳州海警游园庆新春
- 在中国,看见世界的发展机遇
- 截至2023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85.8万人
- 中蒙俄代表在皖共谋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 发布联合申遗倡议
- 中新真探:骨质疏松是不知不觉发生的?
- 无牌无证逆行占道乱停乱放 “老年代步车”该何去何从?
- 对“趁灾涨价”不能止于退款
- 以军空袭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武装目标 致至少12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