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百年布依族村寨的“松弛感”
中新社贵阳7月7日电 题:百年布依族村寨的“松弛感”
作者 周燕玲
小暑之后的贵阳,正午28摄氏度。“00后”俄罗斯女孩雅娜一走进贵阳市花溪区龙井村,就拿出手机放在支架上,白墙青瓦的民居、盛开的荷花、凉亭里聊天的老人以及小桥流水,都被她记录了下来。
“我是一名来华留学生,也是一位博主,喜欢把中国的所见所闻分享给世界。”身穿写满汉字衣裙的雅娜说,这里就像是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
雅娜所在的龙井村,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传统布依族村寨,寨中央有一口古井,井水溢出后形成一条观光水渠,常有身着布依族服饰的妇女在水渠边洗衣洗菜,不少游人则在小桥上拍照或在河边聊天喝茶。
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雅娜,2019年来华留学,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她特别喜欢旅游,去过北京、四川等地,而这是她第一次走进中国的乡村。于她而言,富有“松弛感”的龙井村,既古朴又现代,所遇皆风景。
近年来,龙井村依托布依族文化、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发展起了蜡染坊、酿酒坊、刺绣坊、陶艺坊、茶室、民宿等新业态,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沉浸式”体验乡村慢生活。
记者在龙井村看到,许多游客漫步清幽的古巷小道后,会去到蜡染坊选择自己中意的图案,以蜡为墨、以刀为笔、以布为纸,亲手体验画蜡和染布;或前往酿酒坊,跟着布依族老人用村中的井水,学习酿制甘甜的布依族米酒。
继City walk(城市漫步)火爆后,Country walk(乡村漫游)成为年轻人体验乡村慢生活、亲近大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而乡村所带来的“松弛感”,也使得大批青年回乡就业创业。
23岁的庭应妹2023年大学毕业后,就回到龙井村当起了导游。从村名的由来到发展历史,再到民族文化和古建筑,近段时间她每天为100多名游客讲解,其中不少是外国游客。
在庭应妹看来,村寨里的人们生活很惬意,每天早晨会在村子里散步、中午坐在凉亭下棋唠嗑、下午坐在河边对山歌,晚上还会举办篝火晚会,“正是村里人简单又丰富的生活,才会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90后”女孩王邦丽和丈夫在村里开了一间茶室,同时还售卖亲手制作的蜡染手工艺品,有衣服、帽子、方巾、耳环、发箍等。闲暇时,王邦丽会坐在摊位前制作手工,丈夫拿着一把吉他唱着布依族歌曲,孩童则在长廊上嬉戏玩耍。
距离王邦丽茶室的不远处,就是龙井集市,身穿蓝色布衣的老人们,常在那里摆摊售卖自家种植的新鲜瓜果蔬菜以及香肠、血豆腐等土特产,引得游客拍照和品尝。
让老房变“工坊”、农艺变“手艺”、民居变“民宿”,龙井村引入新业态,不仅破解了村落老去的难题,还催热“慢生活”乡村游。(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10万+岗位!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多场招聘进行中
- 暑运结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09亿人次
- 山西大同:有机旱作农业助农增收“钱”景旺
- 菲律宾总统签署法案对奈飞、亚马逊等平台征收增值税
- 广西友谊关口岸今年出入境人员突破200万 同比增长超六成
- 2024陕西农特产品进高校巡回推广活动启动
- 北京至河北涿州通勤定制快巴5月27日开通运营
- 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机制效能 债券通公司服务费拟下调60%
- 团圆年|我们的文化中国年:拜年
- (新春走基层)浙江三门杨家板龙:百年传承迎元宵
- 服务小微企业 天津“基于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融资创新应用对外公示
- 《新闻女王》是TVB的回魂,还是回光返照
- 新版国家医保目录让更多患者进入 “有药可保”新时代
- 申报结束!超10万人申请2024年北京市积分落户
- 埃及贸易与工业部长:埃及1月贸易逆差显著缩小
- “乌衣巷”等地名入选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 海定则波宁,健康传中国|毛铺草本中国行走进宁波
- 不负春光开好局 “龙虾之都”江苏盱眙跑出“加速度”
- 中新网评:有钱请表演没钱修宿舍?回应不应限于经费来源
- 高速公路沿线充电设施加快建设 服务区累计建成2万个充电桩
- 热门推荐
-
- 林建超:“黑白世界”里蕴藏着经典深刻的中国智慧(上)
-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提示书
- 青藏铁路那曲站护航旅客便捷出行
- 末伏吃面食,花样各不同
-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世界大环境下的中国经济
- 古城藏珍 滕韵绵长
- 丝路沿线国家艺人线上线下“切磋”:非遗“出海”慰乡愁
- 美国警方证实南加州购物中心持枪抢劫案遇难者为新西兰游客
- (经济观察)金融期货市场如何助力资本市场发展?
- 深汕高铁首榀箱梁成功架设 全线转入架梁施工阶段
- 家政行业供需不平衡不匹配问题如何解决
- 在这个地区,美国正沦为“旁观者”
- 读懂中国经济的实力活力潜力
- 长征故事|红军在长征出发前留下布币,被百姓做成“钱衣裳”
- 小城大业|每颗40元,直送迪拜!悟空和土豪最爱,产自这里!
- 台胞欢聚福建畲乡“二月二”会亲节
- 澳学者:中国新能源发展是福音 美国在走“回头路”丨世界观
- 尼日尔军政府宣布向商业航班重开领空
- 前10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创新高
- 西湖网红打卡地 “西湖志愿者”来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