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杨柳青木版年画:文化瑰宝焕发时代光彩
大运河流淌千年,滋润着沿岸的土地,也促进了文化在南北之间的沟通交流。天津杨柳青,作为大运河在北方的一个重要节点,借助着大运河的滋养,不但在历史上成为商贾云集的码头,更是在这里诞生了杨柳青木版年画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伴随着一代代手艺人的坚守和传承,现在的杨柳青年画,在继承中发展,在坚守中创新,焕发着勃勃生机。
第一批国家级非遗
夏日时光,空气炎热,杨柳青古镇虽然不如过年期间游客熙熙攘攘迈不开步那样的热闹,仍有众多各地游客来到这里打卡,旅游,探访大运河,欣赏杨柳青年画。
上午八点多,霍庆顺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工作室, 作为杨柳青木版年画“玉成号”第六代传承人,老爷子每天都在画庄作画、教学生、当义务讲解员。
老人家一边为尝试作画的游客讲解技巧,一边鼓励对方。面对这样频繁的接待与重复的讲解,霍庆顺没有丝毫厌烦,每次的讲解中他都倾尽全力,因为有人愿意去了解年画及其背后的故事,而自己则是连接两者的一座桥梁,一根纽带。
霍庆顺自幼学习年画技艺,是杨柳青老字号“玉成号画庄”的第六代传人之一。2006年杨柳青年画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紧接着2007年霍庆顺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
霍庆顺介绍,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共有五道工序:创稿、刻版、印刷、彩绘、装裱,其中刻版和彩绘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工序。从小喝着运河水长大,谈起杨柳青年画来,老爷子的兴致总是那么高昂精神饱满。“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杨柳青年画,爱上杨柳青年画,传承杨柳青年画”是他最爱说的一句话。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杨柳青民俗文化馆副主任贺钢介绍,在杨柳青一带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包括运河文化、大院文化、非遗文化等,其中杨柳青年画和法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杨柳青年画则最能代表这一方水土的文化和底蕴。
明清时期,借助于京杭大运河开通及天津漕运的兴起,承载南北商品交易成为杨柳青的一项重要功能,南方的纸张和水彩指日可达,加之镇外盛产的杜梨木非常适宜雕版,杨柳青木版年画随之流行,被誉为“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
清代乾嘉时期,杨柳青镇就开始经营年画,有300多家作坊、3000多人做年画,年画代表作的《连年有余》《五子夺莲》就出自这一时期。
“清朝中期的时候,杨柳青年画制作不仅局限于杨柳青古镇这一个地方,周边的张家窝、古佛寺等地也都有制作年画的人家。”贺钢介绍,但是因为运输的便利,其他周边地方的年画还是要在杨柳青这里走向市场,走向全国各地。“所以说,其实杨柳青是承载了制造和销售运输年画的整个功能。”
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的时候,当时禁止漕运发展海运,杨柳青年画就一点点衰落,在1937年的时候,当时最后一家年画店也不得不关门。
新中国成立以后杨柳青木版年画得到重视,并逐渐恢复往日荣光。当地在50年代的时候开始成立合作社。霍庆顺的父亲霍玉棠、韩春荣、王顺安、陆恩荣、尹清山、张兴泽6位老艺人聚在一起决定重操就业,地点就选在“玉成号”画庄。
1993年,霍庆顺家的老宅门口挂起“玉成号”画庄的牌子,霍家的后代们把“玉成号”重新开张,那一天,院子里布置了一条画廊,展出一幅幅传统木版年画,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从那一年开始,霍家人就开始在春节假期举办免费画展,“一开始我们只展览 3 天,后来街坊邻居觉得看不够,我们又延期到 7 天,再后来直接延到过完灯节儿。”
坚守和创新
杨柳青木版年画展示的内容多种多样,例如胖娃娃、仕女、历史故事、神像、戏曲人物等,保存的画样也有2000种之多。丰富的画样涵盖了各种不同的主题和风格,从祈福、吉祥到民俗生活、传统节日等,每幅作品都展现了中国文化深厚的内涵以及多元性。
百年时光,悠悠而过。杨柳青年画,能够传承至今,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坚守和创新。
在霍庆顺工作室内,有一副几十年前的画作“龙梅与玉荣”,两人是上世纪60年代的模范人物,为集体的牛羊而被冻伤,被称为“草原英雄小姐妹”。2009年两人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杨柳青年画的作品形式多样,可以展现各种时期各个年代不同的特色,既有历史故事、才子佳人,人们的美好期望,也有这些英模人物,也是我们要记录的。”
没有坚守,就失去了艺术的根;少了创新,则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杨柳青年画,就是在坚守与创新中,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现在,工作室除了霍老爷子之外,其儿媳张宏也成为了第七代传承人,逐渐担起传承和发展的重任。
2024年是中国农历的甲辰龙年,传统上龙象征着吉祥、权力和幸运,现在的年轻人则将其赋予了更轻松幽默的含义,为了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张宏参与设计制作的龙年题材年画“钱龙引进八方财”,就用了“谐音”这一年轻人喜爱的模式。
年画,顾名思义是在过年期间张贴的作品,其本身就蕴含着期待美好和祝福的意味。杨柳青年画的代表作“莲年有余”,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怀里抱着一条大鲤鱼,手里拿着莲花,莲是连的谐音,鱼是余的谐音,代表几代杨柳青人的美好愿望。
“玉成号”画庄门前不远,就是悠悠流过的大运河,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息,伴随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10周年,流淌千载的大运河再一次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杨柳青年画这一非遗代表作,和运河水一样,历久弥新焕发出时代风采。
(津云新闻记者 彭俊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广核携手万余家企业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 新一轮冲突中巴以双方超9000人死亡 以称作战进入第二阶段
- 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北二跑道试飞成功
- 疫情居家期间亲子关系遇到危机该怎么办
- 马识途110岁生日:泼墨送福寿 聚餐“打平伙”
- 国际中转旅客开启“多倍速”北京体验 “免费北京半日游”项目启动
- 美媒:美国将对微软OpenAI和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
- 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个以医学为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揭牌
- 萌化了!上海动物园迎来“添丁季”
- 绿电有了电子“身份证”
- 《世界记忆、和平愿景——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西班牙举办
- 这九五后导演讲述的藏地寓言,像“剧本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国际社会确保阿富汗女性受教育权
- 《黑神话:悟空》热潮带火山西运城文旅 国网全力保电迎万方客
- 中老、中越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双向首发
- 冬天把水果加热给娃吃到底好不好
- 助力新时代“红学”发展 《红楼梦》改编学术研讨会在宁夏师范大学召开
- 黄河岸边山西小城“低空经济”乘势起飞
- 三亚通过制度创新探索游艇产业链建设获成效
- 北京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 侧重考察选手“居家照护”技能
- 热门推荐
-
- 百名院士博士齐聚南昌 “最强大脑”为江西绿色低碳发展“把脉支招”
- 内蒙古致10死3伤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22人被问责
- “特种兵”式出游不用怕 南京组建“青春探探团”来帮忙
-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 今年前5月柴达木有机枸杞出口同比增长20.08%
- 各民族同胞感受三亚科技发展活力
- 提前2个月! 成达万高铁黄家山隧道顺利贯通
- 东西问 | 苏东坡的“活法”,显现了中华文化怎样的底色?
- 广州百年花市“重现”“百越第一楼”
- 朝鲜向半岛东部海域试射火箭炮
- 中国网友分享游柬见闻 柬埔寨民众纷纷留言感谢
- 北京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212家等级旅游景区实现VR虚拟导览
- 琼州海峡过海车票紧俏 海口新海港增开新能源小车出岛专班
- 问责踩踏事件,韩行政安全部长官李祥敏弹劾案获国会通过
- 广西罗城:“小豚鼠”成致富萌宠
- 第五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于苏州启幕
- 中缅两国在内比都举办边境经贸交易会 促企业共谋发展
- 美媒:消息人士称以色列对伊朗进行了有限军事打击
- 2023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启幕 科技赋能“老有所养”
- 世界黄金协会: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同比增长5%至131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