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赚中药材钱?商家直呼“涨得太离谱”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韦香惠)近期,中药材市场掀起了一股涨价潮。中新健康调查发现,背后实际上不乏投机者身影,他们操盘中药材价格,最终却由患者买单。
中药材涨价风吹到了调料区
与以往中药材传统品规出现涨价不同,今年已经波及到了香辛料品类。
最近热度较高的是胡椒。有中药材商户向媒体透露,现在每公斤胡椒价格要70多元,比1月份的时候涨了50多元。此前,国家发改委授权发布的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网“胡椒价格走势”显示,黑胡椒的价格从今年1月份的25元左右一路涨至50多元;白胡椒的价格年初在40元/公斤,一度涨至76元/公斤。
“涨得太离谱了。”中新健康走访北京新发地的调料批发区,有商户直呼现在行情异常。一位商户说,除了黑胡椒以外,其他常见的香辛料价格也有所上涨。例如,原来豆蔻一斤卖35元,现在是39元,原来辛夷一斤卖24、25元,现在卖到了60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香辛料涨价并不是常态现象,下跌风险更大,相比之下,这几年传统中药材的涨势要稳定得多,原因是供需矛盾,尤其是一些产地比较集中、多年生的药材。
以被指“价格疯涨超过黄金”的白术为例,其主产区在安徽、浙江、河南等地,但由于天气原因受灾减产,种植面积减少,2023年货源进入实际消化后,经营户发现市场可供货源显少,有货者屯售无货者四处寻找货源,以此拉动价格上升。
与此同时,一些投资者开始借机炒作中药材,囤货压货,推高价格。 来自安徽亳州的药商王明涛最近看好黄芩的涨势。他告诉中新健康,入手的时候每公斤30-60元,他目前大约囤了40吨,准备等市场涨到80元一斤的时候出手。“中药材压货下跌的风险比较低。”他说。
大户压货挣钱,经销商不敢进货
中新健康注意到,网上有不少关于中药材压货套路的视频流传,还有压货神器售卖。这批人声称能够连接药材生产批发基地与下游客户,鼓吹买家出资压货,利用短线进出,炒作牟利。
但事实上,真正通过压货赚钱的主要还是资金雄厚的大户。
“中药材现在都是理财产品了。”张明是甘肃定西的中药材商户,他主要经营黄芪、当归和党参三种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和销售。他表示,货都在大户手里,比如,这两年大涨的当归,每公斤涨到七八十元的时候,商贩手里早就没有货了,都在炒作的大户手里。只要大户不出货,市场价格就下不来。
有了足够的货以后就能掌握定价权,但跟在后面的散户则会陷入被动。王明涛表示,大户手里都是低价货,远低于市场价,他们把货卖完了,开始炒第二个品种,散户手里的货出不掉,只有倒货的赚点钱。
新发地多位经营香料的商户告诉中新健康,他们现在不敢进货。“万一人家垄断,过两天突然间放出来,我们一斤就得赔10到20块钱。”一位商户说道。
中新健康从中药材天地网获悉,根据市场调查了解,13-20元一公斤的黑胡椒的库存不低于10万吨,也正是因为这些低价库存冲击市场才会有62元暴跌到43元一公斤的现象,按一车32吨计算,要亏损60.8万元。
多方承压,患者买单
中药材处在中药产业链上游,伴随其成本上升,涨价的压力已传导至药店、中医院等渠道,最后由患者买单。北京一家中药房的药师向中新健康表示,中药材价格上涨,药品价格也会随之做出调整。“我们现在基本一批货一调,有的顾客会说怎么总在涨价,但我们也没办法,市场行情就是这样。”
为应对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影响,多家中成药企业最近发布公告回应,将加强中药材招标管理,持续开展中药材品种调研和行情跟踪,把控采购节点,推进中药材成本优化工作,最大可能减少和规避中药材价格波动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近年来,中药材种植业得到大力发展。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中草药种植相关企业94.92万家,近十年其注册量呈持续正增长态势。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市场供应稳定,价格有望回归理性。
去年7月,中国中药协会曾发布倡议书提出,为有效平抑中药材市场价格异常波动,保证药品质量和市场供应,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哄抬和操纵药材价格、投机炒作等。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市场优势地位、信息不对称等手段进行价格垄断、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行为。这意味着,如果商贩囤积炒作中药材,仍然有面临法律风险和相应处罚的风险。(应受访者要求,部分人名为化名)(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2.2%、53.3%!供应链上下游需求增长 企业经营活力释放
- 电影《援疆干部》剧本研讨会北京举行
- 安徽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广西崇左新平台、新业态“双加持” 增添外贸新动能
- 华夏:“医”路前行做心灵之窗的守护者
- 132件唐代文物精品亮相安徽 《黑神话:悟空》元素吸睛
- 2024中国·高阳家纺·优品汇暨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启动仪式举行
- “博物馆游”助推文化与生活深度融合
- 暑期档多部电影再次引发包场热 电影人包场支持彼此电影成常态
- 节后长胖了,用药就能“躺瘦”?专家:想得挺好
- 中国牵头首个冷链物流无接触配送领域国际标准发布
- 17部作品获评“金红棉”优秀纪录片
- 泰国副总理普坦:交流合作和相互尊重使泰中关系更加紧密
- 庆祝中国人寿成立75周年: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荷兰警方破获货车偷渡案 发现47名非法移民
- 不吃晚饭=减肥?别傻了
- 北京金融法院近三年受理涉外、涉港澳台案件678件
- 中巴(西)财金分委会第十次会议举行
- 健全帮扶机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慢病防治如何“快”起来?专家:多病共管减少患者负担
- 热门推荐
-
- 著名表演艺术家金书贵病逝 享年75岁
- 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在湄洲岛举行
- 直播售卖假古董,什么套路让老人借贷下单?
- 所罗门群岛选出新总理 专家:中所关系将继续健康稳定发展
- 下雪了!停课、错峰上下班…多地紧急通知
- 商务部:所谓“产能过剩论”有悖常理和常识
- 空客直升机在西藏进行飞行演示 拓展高原市场
-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23中国巡演将启
- 打造传承阵地 陕西全面激活非遗新生命力
- 数千条扬子鳄转场“猫冬”
- 安徽公安深入推进平安建设 构筑校园安全建设新格局
- 中法各界人士在沪共庆巴黎圣母院重开
- 美媒报道:国际私募竞相募集人民币基金
- 加快恢复基础设施 保障受灾群众生活
- 广东实施质量强省建设纲要 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
- 再创新高?韩国朝野两大党支持率差距进一步拉大
- 梁玉莹夺冠《中国好声音》鼓励母校师弟师妹积极参加演出活动
- 报告预计:到2025年AI等新科技将成为推动新消费模式的关键力量
- 法国摄影家格瓦·戴高乐:中国很多地方值得多次探索
- 上海筹建、成立一批高精尖领域测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