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生鲜灯”,让食材“素颜”上市
你是否也遭遇过这种另类“照骗”?在超市、菜市场灯光下看着光鲜的肉食、水灵的蔬菜,买回家后却发现并不新鲜,成了“卖家秀”和“买家秀”的现实版。其实,肉还是那块肉,“奥妙”都在灯上。
在店里,经营者专门用来给生鲜农产品提色增亮的灯具,被形象地称为“生鲜灯”。这种灯具在超市、菜市场等生鲜食用农产品销售场所被广泛使用,经过这种灯光照射,食物看上去会格外新鲜有光泽,但也引发了消费者的质疑和不满。
存在潜在危害
生鲜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不同颜色的光源来突出或掩盖食品的色泽和感官性状,自然光的显色指数(CRI)是100,它表示在此光源环境下可以正确的看到100%的颜色,而生鲜灯光源的显色指数远低于自然光,因此降低了消费者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在这样的光线下,食品的色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有些食品会看起来更鲜艳,有些食品则会失去原有的色彩。这就造成了消费者的视觉误差,影响了消费者对食品的真实评价。
“在灯光的照射下,我们看不出菜和肉是不是新鲜,这算不算是欺骗消费者?”今年1月底,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检察院收到一条群众举报线索,反映辖区内某综合市场商家使用的“生鲜灯”误导其买到质量较差的产品。
接到举报线索后,藁城区检察院对辖区综合市场、商超进行走访调查,发现确实存在使用“生鲜灯”的情况。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藁城区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相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所有农贸市场及生鲜肉店进行拉网式检查,责令使用“生鲜灯”的商户全部停止使用,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生鲜灯”的使用,对商家、消费者和食品安全产生都有一定的影响。
使用“生鲜灯”,商家可以提升食品的外观和销售效果,从而增加收入和利润。然而,如果商家利用“生鲜灯”来掩盖或提供虚假的产品信息,这将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并承担法律责任。
“生鲜灯”本身并不会对食物产生危害,因为它是一种冷光源,不会加速食物腐败或影响食物的质量。然而,如果商家利用“生鲜灯”来掩盖食物的真实情况,延长保质期或销售期,可能会导致食物变质或超过标准,从而威胁食品的安全性。
明确法律责任
生鲜类食品,本身的保质期比较短,容易变质,所以在果蔬、肉类市场中用“生鲜灯”,隐瞒生鲜本身色泽,消费者实际买到的,并没有买的时候看到的那么新鲜,不仅产生色差,甚至还有变质、变味的情况,使用“生鲜灯”,无疑是一种误导消费者的欺诈行为。
为了规范“生鲜灯”的使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2023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修订后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针对群众反映“生鲜灯”误导消费者问题,《办法》特别增加了对销售场所照明等设施的设置和使用要求。《办法》提出,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设施,避免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办法》施行后,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专项整治,突出“生鲜灯”治理重点,以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连锁超市等为重点治理场所,指导督促经营者进行自查,尽快更换照明设备。
“2023年12月1日后,仍然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照明设施的,将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盐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副处长王龙说。
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显然,“生鲜灯”是对消费者权益的粗暴伤害,“熄灯”势在必行。
依法合规经营
那么,如果不能使用“生鲜灯”,经营者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照明设施呢?
根据《办法》要求,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时,应使用能够真实反映食用农产品的色泽等感官性状的照明设施,避免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具体来说,就是要使用接近自然光的照明设施,比如普通的白光LED灯,这种灯具的显色指数接近100,能够准确地显示食品的真实颜色,让消费者能够清晰地看到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这种灯具的成本也不高,而且节能环保,是“生鲜灯”的理想替代品。
此外,《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了商店、超市、农贸市场等各类公共建筑的照明标准值,可以作为商超、超市、集中交易市场、生鲜门店等食用农产品经营场所设置照明灯具的参考依据。
“市场里没有了‘生鲜灯’,我们在这儿买菜买肉就更放心了。”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日,河北省定州市人民检察院启动“生鲜灯”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该院干警在对某市场回访时一位居民满意地说。
开展专项监督期间,针对发现的问题,定州市检察院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诉前磋商,督促其严格依法履职,及时开展整改工作,堵塞监管漏洞,严守食品安全关,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建议其进一步加大对经营者的宣传力度,强化诚信经营意识。相关职能部门表示,将积极采取行动对磋商意见书提及的问题进行整改。
“我们接到市场通知后立刻就把灯换掉了。”在位于石家庄市裕华区的青园便民市场,一位卖冷鲜肉、分割鸡的男店主说。
目前,河北不少商家已经撤掉了“生鲜灯”,换为普通白光LED灯,让肉菜海鲜“素颜”上市。在这样的光线下,食品的色泽更加自然,消费者的购买判断也更加准确。对于更换灯具的效果,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反馈。
“生鲜灯”的禁用,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和消费需求的举措,也是一项有利于社会和谐和进步的举措。“生鲜灯”的禁用,将开启生鲜食用农产品市场的新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生鲜食品的“素颜”美丽,共同享受生鲜食品的“真实”美味。
(法治日报 记者 周宵鹏 见习记者 李雯)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具身大模型等赛道 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在北京启动
- 中美双方缔结飞虎队友谊学校 传承民间友谊
- 陕西一小学生被老师踢断腿骨?涉事宿管已被警方拘留
- 航空+铁路 河南省两口岸获批国家智慧口岸试点
- 痛惜!江苏富豪去世,享年72岁!曾上演”豪门父子内斗”
- 红土地上振兴路:非遗美食“罗城扎粉”铺就致富之路
- 广州启动气象灾害(暴雨)Ⅱ级应急响应
- “这条路给我们带来了财富”
- 宁波携厦门唱好“双城记” 设立跨省共建蓝碳生态碳账户
- 中欧班列“天马号”持续扩大“朋友圈”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远:“一滴油”撬动亿元产业链
- 中国驻南非大使出席中国首批援南电力设备交接仪式
- 专家:乳腺癌治疗需多学科协作 倡导高治愈率下的保乳手术
- 西江中下游暴雨区内河流或发生超警洪水
- 以军袭击黎巴嫩东部地区 造成4人丧生包括一名镇长
- 中国将对澳大利亚单方面免签 平台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八成
- 厄瓜多尔一监狱发生暴力事件 致至少15死14伤
- 前三季度铁路旅客发送量创新高 跨境出行需求持续增长
- 重庆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4500公里
- 中国驻俄使馆向列宁故居博物馆捐赠办公物资和中文导览设备
- 热门推荐
-
- 突发!印度一制药厂发生爆炸 已致17死数十伤
- 厨房产品、养生保健、运动健身 教师消费关注啥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4.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面对贫困,这个“头号强国”束手无策?!
- 中东乱局背后 美国的影子无处不在
- 上周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595.8万吨 环比增长4.52%
- 文化和旅游部:丰富元旦春节期间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 走出共建更加美好世界的金色道路
- 国家一级编导陶春:愿为云南文化艺术奉献毕生精力
- 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突破3万亿元 创新型国家建设获有力支撑
- 品牌云南丨云南曲靖:千年一“爨” 活力传承
- “多彩贵州 别有洞听”音乐周举行开幕演出
- 山东华丰煤矿事故发现1名被困人员 已无生命体征
- “穿”在身上的健康管家
- 图览丨与中国情谊源远流长,斯洛文尼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 故宫出版社将推出首套元宇宙场景交互式电子出版物《我在故宫修文物》
- 黑龙江省出台20条措施加快发展边境旅游
- 四川宜宾市高县附近发生3.9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八闽千姿)千年古村落月洲村焕新颜 以文促旅情牵海内外
- 山西晋城:“城市文化客厅”浸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