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乱局背后 美国的影子无处不在
继上周伊朗报复以色列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馆舍后,以色列陆军广播电台19日援引以色列安全官员的话报道称,以色列当天对伊朗发动了袭击。
虽然包括以军在内的以色列官方均未对行动予以证实,但当地媒体认为,以色列不公开宣称对袭击负责,是从战略角度考量,避免与伊朗的冲突升级。
表面上,美国摆出努力阻止中东紧张局势升级的姿态,但与此同时,美方仍在继续推动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还宣布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
美国为以色列多次“摁住”安理会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和能源战略区域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动荡不安和冲突频发的地区之一。
在中东乱局的背后,美国的影子无处不在。
在巴以问题上,美国非但没有斡旋停火,反而“拉偏架”,通过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草案投票中行使否决权、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等方式,使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美国甚至为了实现自己的中东战略目标,为以色列“摁住”安理会:一边声称要避免人道主义灾难,一边不断阻挠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巴以问题相关决议草案。
美国最新一次动用否决权,是在当地时间4月18日下午一票否决了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安理会决议草案。
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罗伯特·伍德在投票结束后狡辩称:“美国继续强烈支持‘两国方案’,这次投票并不代表反对巴勒斯坦建国。”
美国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引发多国的不满。
阿尔及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阿马尔·本贾马在会上表示,和平将来自对巴勒斯坦的包容,而不是排斥。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说:“由于美国的否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遭到拒绝,巴勒斯坦人民几十年的梦想被无情击碎。中方对美国的决定感到十分失望。”
据美国研究机构——芝加哥全球事务学会统计,1972年,美国首次在安理会为以色列使用否决权,否决一项呼吁以色列停止侵略黎巴嫩的决议草案。截至2023年年底,美国在安理会总共否决的89项决议草案中有45项涉及以色列,其中有33项关于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领土或对待巴勒斯坦人的方式。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曾发表文章批评指出,美国才是当前巴以冲突的根源。
“美国的无条件支持让以色列为所欲为”
美国在以否决安理会决议草案的方式偏袒以色列的同时,还不忘继续为其提供军事援助。
根据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的计划,众议院将于当地时间20日晚对一系列对外援助法案进行投票,其中就包括为以色列提供资金。
在西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王晋看来,美国一边摆出阻止中东局势升级的姿态,一边却大力推动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凸显其虚伪面目。
“在巴勒斯坦努力成为国际大家庭一员的过程中,美国一直扮演着负面的角色。对于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不断兴建犹太人定居点、蚕食巴勒斯坦人土地,美国基本上是持纵容和旁观的态度。最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尽管美国在口头上和外交上要求以色列保持克制,但在军事行动上还是给予以色列百分之百的支持,使以色列能够继续军事行动。”
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中东战略目标,还时常挥舞制裁大棒,对伊朗等中东多国实施制裁。
英国和美国政府18日分别发表声明,宣布对伊朗多名个人和多家实体实施制裁。
美国总统拜登当天发表声明说,此轮制裁目的是追究伊朗日前对以色列发动袭击的责任,制裁目标包括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伊朗国防部以及伊朗政府的导弹和无人机项目相关联的领导人和实体。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当天称,美国对伊朗实施的制裁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对伊朗的)整个制裁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也是累积的过程。在过去三年里,我们针对伊朗的各种实体、个人、组织和企业实施了600项制裁,特别是针对伊朗无人机军事力量方面的制裁。同时,我们将为我们需要的更多制裁保留选择权。”
国际社会对美国的火上浇油和虚伪双标看得清清楚楚。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日前在社交媒体上说,美国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经令全球愤怒。
美国智库昆西研究所执行副总裁特里塔·帕西表示,如果有人认为拜登在阻止中东地区跌下悬崖方面有功,那必须要明确是他先将中东地区推向悬崖边缘。如果拜登一开始就推动加沙地带停火,这些冲突都可以避免。
长期以来,出于巩固自身在中东地区霸权和美国国内政治的需要,美国历届政府都将以色列视为最重要盟友,强调美以“特殊关系”。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曾称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耳目”。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日前在《外交政策》网站上发表文章指出,美国过去数十年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使后者“为所欲为”,这导致以色列国内政治及其对待巴勒斯坦人的方式越来越极端。美国数十年来的中东政策是此轮巴以冲突的重要推手。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记者丨王红岭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原丁 邹浩宇
监制丨关娟娟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北咸宁:儿童友好共建共享提升学校周边交通安全
-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旅客实现平均5秒通关
- 4个月来第二起,纽约地铁发生泼洒易燃液体事件致1伤
- “青州非遗,走进韩国”金属丝编手工体验活动在首尔举行
- 中国戏曲人物画鼻祖关良作品山西展出
- 所罗门群岛总理:如果我们太平洋岛国不和中国加大合作,那才是愚蠢
- 乡约福建:后备箱生活季点亮“夜生活” 助推文旅消费
- 海关总署税收征管局(上海)40余项医疗健康类税政建议被采纳实施
- 骚乱持续!马克龙推迟对德访问,装甲车直升机紧急增援
- 美国交通部:3月31日起中国航司执飞的中美往返航班增至每周50班次
- 吉祥航空首航上海至旭川航线 持续织密东北亚方向航线网络
- 中新健康丨河北省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
- 报告关注“烟火气”:餐饮行业发展出现新趋势
- 辽博遴选数十件馆藏精品文物诠释中国生肖兔文化
- 吴清:对退市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必须“一追到底”
- 日本能登地震遇难人数增至161人 余震超1200次
- 多地蔬菜价格近期持续走高 专家:四大因素共同作用导致
- 公羊救援队救出33名河北涿州被困群众 舟艇救援深入灾区
- 美议员:美国面临“9·11”事件以来最高恐袭风险
- 健全有效监管、促进良性循环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热门推荐
-
- 为避免交通堵塞 律师请求让特朗普豁免出庭遭法官拒绝
- 2023年铁路暑运国铁西安局预计发送旅客2590万人次
-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广东海南等地部分地区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 海湾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 电影《最好的相遇》:如何用爱温暖人心?
- 天津市首届“牡丹文化节”开幕打造津城文化片区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第14轮对俄制裁列单中国企业事答记者问
- 已故丹麦商人2万多枚硬币收藏将被拍卖
- 开展“强基础提能力优环境促发展”专项行动
- (第七届进博会)千滋百味进博会
- 石破茂再次当选日本首相
- 2023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周闭幕 形成系列成果
- 伊拉克一场婚礼发生火灾 至少100人死亡150人受伤
- 参观高校,重在体验而非“买买买”
- 大桥跃大江 过江再提速(经济新方位·重大工程一线)
- 新疆克拉玛依市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 宁夏将完善妇女全生命周期服务
- 家长扎堆“学艺” 青年夜校点亮生活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为“北京时间”读秒
- 食醋大打“零添加”牌,智商税还是擦边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