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日连发三次高温红色预警 动物园已为大熊猫开空调
中新社石家庄6月12日电 (记者 陈林)河北21个气象站点突破6月中旬极值,最高温42.9℃……连日来,中国北方多地持续高温。截至12日,河北已连续数日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石家庄市动物园大熊猫馆已开空调。
12日,中新社记者在河北省会石家庄的街道看到,有行人穿着防晒服,撑着遮阳伞出行。马路上,洒水车喷水而过。当日,河北省气象台分别于5时、11时、17时连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自6月8日以来,河北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12日,在石家庄中山路旁,穿着拖鞋的七旬老人黄昌军边走边摇着芭蕉扇,他上身的衣服已透出汗渍。要去接孙子的他说,没想到今年石家庄天气这么热,这几天他基本开空调待在家里。
翟营南大街一家冷饮批发门市外,几名儿童正大口吃着雪糕。一位头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买了一大瓶饮料,刚付完账就喝了一大口。在附近施工的他说,气温太高时,他们就会暂时停工。
6月9日,河北省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随着高温持续,当地多家媒体发出防暑降温提示。
石家庄市动物园也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动物避暑降温。据了解,大熊猫馆已经开了空调,一些动物增加了西瓜等水果,大象馆也新建了大水池。
对于此轮持续高温,河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江波说,近期河北受高压脊控制,暖气团强盛,天空云量较少,在晴空辐射增温和下沉增温共同作用下,促进了高温发展。
据河北省气象台最新消息,预计13日白天,保定、廊坊及以南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至40℃,部分地区可达41℃至44℃。(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徽肥西修复淮军圩堡群 “东方城堡”新生映照文旅融合
- 四川汉源山洪泥石流灾害受灾区域已近5000户恢复供电
- 玉渊谭天丨频频制裁中国芯片,美商务部长吐真言:徒劳之举
- 【财眼观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白涛:加强数字金融监管,对大模型算法加强监控
-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成功实现航空煤油首次出口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上看智慧医疗:数字化创新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
- 倒手6次的电动自行车爆炸致车主死亡 谁来担责?
- 7片海外甲骨以数字化形式“归乡” 相关数据将与世界共享
- 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大力提振消费后续会有哪些具体举措?中央财办最新回应
- “学院新风——青年艺术家书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 中国商务部发布《美国履行世贸组织规则义务情况报告》
- 数智赋能中国高铁勘察设计向“新”而行
- 贵港澳旅游联盟在贵阳成立 共拓国际旅游客源
- 俄国防部:因事故风险高,美国向第三国转移生物实验室
- 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超1.8亿户
- 外媒:埃塞俄比亚一客车坠河致至少71人遇难
- 公募四季报密集披露:固收产品受捧,权益类浮亏遭弃
- “网络达人”围炉“新”语 助力江西上饶文旅产业发展
- “中国李乡”广东信宜市举办2023年品果节
- 7月2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上升0.2%
- 热门推荐
-
- “中国最北自贸区”发布18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
- 工信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的资金投入
- 西藏尼泊尔商品展销会在拉萨开幕 共谋合作发展
- 外媒:法国阿尔卑斯山地区获得2030年冬奥会举办权
- 拜登称将出访波兰 美媒猜测:或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周年之际
- 2023机甲大师高校联盟赛西南站赛事在重庆收官
- 冯远征:和杜甫一起经历诗之旅程
- 打出组合拳,力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 市场监管总局40条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公开征求意见
- 我国主产区各类粮企收购小麦超3000万吨
- 中国六大黑茶产区将建立产业合作机制
- 讲述中国地质人奋斗历程 《青松成林——中国地质四十年》新书发布
- 山西太原深化区域协同 引领该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 河南建立耕地保护工作联系点制度 严守耕地红线
- 第四届“智荟中欧·北京论坛”举行,聚焦企业全球化经营的机遇与应对
- 邀请小朋友进警营、捐款捐物 各地铁警关爱儿童情暖“六一”
- 台风“小犬”或趋向广东 将致粤先热后雨
- 中外友人相聚上海嘉定:体验手工艺之美,结交新朋友
- 北京书博会以书为媒 打造中外交流互鉴之桥
- 福建践行大食物观:一颗杨梅“链”出一个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