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大数据显示,中国绿色税制“减污、利废、降碳”效果明显
中新社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近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税收政策支持等。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荣海楼28日介绍,中国绿色税收制度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覆盖了经营主体“开发—生产—消费—排放”全流程,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减污、利废、降碳”效果明显。
当天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荣海楼介绍,环境保护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等绿色税种全部完成立法,搭建了多税共治的税法体系;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税种绿色化改造持续推进,鼓励集约节约、绿色低碳的税收优惠政策陆续推出,形成了多策组合的政策体系。
荣海楼说,从税收大数据看,在绿色税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综合作用下,相关领域“减污、利废、降碳”效果明显。
——“减污”持续加力,主要污染排放大幅下降。2018年环境保护税开征以来,全国累计落实环境保护税优惠减免564亿元(人民币,下同)。环境保护税申报数据显示,万元GDP污染物排放当量数从2018年的1.16下降到2022年的0.73,降幅达37%。税收优惠对企业加大减排治污力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利废”加快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持续深化。2020-2022年,工业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减免金额由561亿元增加至854亿元,增长52.2%;享受优惠的企业所属行业小类由390个增加到422个,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覆盖领域持续拓展。
——“降碳”提速增效,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19—2022年,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在内的清洁能源发电销售收入占电力生产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从31.2%提升至34.4%;新能源整车、光伏设备、锂离子电池等重要绿色产品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均在40%以上;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9.4%、34.9%和30.9%。这反映出新能源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40岁后观众逐渐消失在电影院?
- 陇澳青年脚步追寻中华文明 行走中探索现代心理良方
- 2023年中国累计建成28.9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 2020年春节游 原来大家都这么会玩!
- 英国终身监禁囚犯被禁止在狱中结婚
- 三亚:种业企业组团入驻,现代种业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 艾伦·麦克法兰:“中华文明就像一片森林”
- 工信部:2023年中国老年用品市场规模达5万亿元
- 宁夏:粽香迎端午 订单赶制忙
- 2024浙江·台湾合作周开幕
- 吴为山谈中法文化交流:广泛深入进行心灵对话
- 山西发现明代宋氏家族墓 看看明代“居委会大爷”都干啥?
- 珠江委联合粤黔两省打击涉水违法行为
- (新春走基层)宁夏特产乘上“云端” 家乡味从直播间里飞往全国
- 欧盟批准一种转基因油菜和一种转基因大豆上市
- 国际锐评|中洪建交再次证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
- 高少萍:巧手剪出时代画卷
- 民调:银行接连倒闭损害美国人安全感 近半民众担心存款安全
- 国家统计局: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较好基础
- 多地血库告急,或将危及孕产妇、危重症患者抢救
- 热门推荐
-
- 江西崇义“巧手妈妈”编织就业增收梦
- 2024海外百店计划全面启动 52TOYS将快乐全球传递
- 广汕高铁启动联调联试 广州至汕尾高铁运行时间将缩短一半
- 杭州出台举措回应涉外司法需求 助数字自贸区“商通全球”
- 家长如何减少焦虑对孩子的伤害?
- 2024夏文化论坛:夏文化研究要建立自主知识体系
- 四川凉山40名先心病患儿在云南获免费救治
- AI进校园,边界要厘清
- 中外学者在北京热议文化传承与文明交流
- 视评线丨打脸!一个热词揭穿美国经济纸上繁华
- (新春走基层)龙年首趟中欧班列(武汉)开出
- 小菌带种出“新希望” 黑木耳扎下“致富根”
- 甲辰龙年“太山新春第一联”高悬龙泉山门
- 甘肃文化品牌:一部《四库全书》,让中国古典文化“活”起来
- 一杯“村咖”品出乡村运营“好滋味”
- 中拉专家共论人权议题 “发展权”“挑战”成热词
- 第三届读客科幻文学奖揭晓 齐然等3位作者夺得金奖
- 郑仁福:推动储能行业平价“拐点”到来
- 加拿大总督为原纳粹部队成员获颁勋章之事道歉
- 北京IPv6综合发展指数全国第一 推进技术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