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地铁上的读书人
走进地铁,在拥挤的人潮中,总能发现手捧书籍专注阅读的身影。他们构筑起车厢中的精神文化空间,为行色匆匆的地铁线路增添了一抹亮色。
近期,笔者在北京采访了数位地铁上的读书人,跟随他们的脚步,在拥挤的车厢中打开一本书,享受地铁阅读的“慢”时光。
地铁上的“流动书单”
当你在地铁上遇到读书的人,怎样快速识别他们在读什么书?“如果碰巧看到书的封面、页眉、页脚等位置,很容易就能看到书名。假如只能看到书页中的只言片语,只要把那些读书照发出来,万能的互联网总能给出答案——永远有人读过你没有读过的书。”豆瓣网友“向北向北”说。
“向北向北”真名朱利伟,是北京一位从业十余年的出版社工作人员。今年是她拍摄北京地铁阅读者的第7年。她将这些读书的身影放进名为“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豆瓣相册,经由这一相册,读者能够看到更多阅读的可能性。
“对我来说,拍摄地铁上的读书人不是一件需要刻意坚持的事情。我喜欢阅读、拍照,也喜欢观察身边形形色色的人。这三种爱好融合在一起,这件事情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持续记录的同时,朱利伟也在制作“地铁书单”——被乘客选中的图书,至今已有1200余种,涵盖文学、学术、社科、职业技能提升等多个类别。
在另一社交平台小红书上,一位名为Sophia的博主也在默默记录着北京地铁读书的瞬间,并尝试拍摄北京地铁上看书的人,将照片发布在账号“北京地铁看书的人BOT”。随后,许多热心网友开始自发地记录。至今,账号评论区依然能收到源源不断的投稿,书目的题材和种类也逐渐丰盈起来。
在Sophia的笔记中,持续畅销的经典书籍,如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关注度一直较高;新近出版的图书,如詹姆斯·罗斯-埃文斯的《九十岁的一年》、本哈明·拉巴图特的《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也悄然出现。“年轻人的自我觉察意识较强,他们更关注自我探索、具有辩证思维的书籍,因此毛姆是年轻阅读群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作家之一。对于年龄较小的读者,儿童绘本及故事类图书则是他们的心中所好。”Sophia说。
除此之外,图书的大小、重量及阅读空间也是读者广泛关注的问题。轻量级的书籍更容易带上地铁,能在手机直接打开的电子书受到读者们的青睐……如果赶上工作日早晚高峰,在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常常有读者倚靠在此读书。小红书博主“花花皮的新花”是一位地铁阅读者,她直言,地铁上信号有时候不太好,无法处理其他事情,不如把这段时间交给阅读,构筑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
车厢里的阅读故事
在北京地铁上,多数上班族有固定的通勤路线。拍摄者的相机记录下他们读完一本书的过程。“有一位乘客在读《杀死一只知更鸟》。第一次拍摄他的时候,他读到了1/3,第二次拍到这个人的时候,他已经读到了3/4。”Sophia认为,这些机缘巧合的瞬间,让拍摄者与另一位素不相识的乘客产生了奇妙的连接。“我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我曾经跟他在同一个时间、同一条地铁线上擦身而过,但是记录读书这件事让我发现了这一点。”她说。
众多来稿中,同一位读书人的身影常常出现在不同记录者的镜头之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线路以及不同的视角下,“他们”得到多元呈现,并在网络上完成“奇妙的相遇”。“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乘客们通常只是地铁上的匆匆过客,但因为阅读,他们被记录下来,定格在影像之中。”Sophia说。
不仅如此,被记录下来的图书和读者,经由互联网的传播,还会与作者产生交集。朱利伟回忆,她最早在豆瓣的图书推荐中,知晓了旅行作家刘子超的作品,随后在地铁上看到有人在读他当时刚出版的新书《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本就对这本书有兴趣的朱利伟也买了这本书来读,作家独特的文风令她赞叹不已。后来,她又连续两天在地铁上遇到一位乘客在读刘子超的《午夜降临前抵达》。她将照片发布在豆瓣平台,竟然得到了作者本人的关注和转发,地铁阅读就这样奇妙地联结了书的读者和作者。
朱利伟认为,读书本身就是在推广阅读。当一本书的名字在网络上反复出现,同时在地铁上也有很多读者在阅读,线上与线下的读者群体实现了相互印证。从网络出发抵达现实,又从现实回到网络,这一场交互,使得网络世界也变得真实可触。
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读者表示,在地铁车厢清一色的“手机党”中,读书过于引人注目。他们有时会用近似手机、平板的包装掩饰阅读行为。这种被网友称为“地铁阅读羞耻”的心理状态,大多来自有些人对“与众不同”的恐惧。
地铁读书记录者的出现,为这一类群体找到了同频共振的“书友”,使他们得以把“不一样”变成一种特点,也让阅读变得更加从容。
自觉的阅读推广者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地铁阅读引发网友们的持续关注。拍摄者通过记录地铁阅读者,成为另一种形式的阅读推广者。
Sophia的前几篇笔记收获了不错的浏览量,随后她开始定期对照片进行分类整理,发布“一周书单”。经由网友们的点赞、转发、评论等互动行为,一些读者就可以参照数据“种草”自己的目标读物。同时,一些比较小众的书,虽然不是畅销书,但凭借其独到价值,也会被更多读者关注。
过去一年,朱利伟从每一个季度拍摄的图书中精选15种,形成北京地铁季度书单。在筛选图书时打破传统的分类方式,尽力扩展图书的品类。“如果这个季度遇到文学类的书比较多,这一类的比例就会大一点。但我会尽量兼顾其他类别,展现书籍的多样性。”她说。
例如,在“北京地铁冬季书单(2023)”中,朱利伟舍去此前已经推荐过的书,纳入读者评价较少但仍不失为佳作的书,以及地铁上的经典畅销书“常客”。经过反复斟酌后,《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万历十五年》《在细雨中呼喊》等进入了最终版书单。
朱利伟表示,“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豆瓣相册受到更多关注以后,她更加意识到自己作为图书推荐者所承担的责任:给不同的读者提供更多选择的余地。作为职业出版人,朱利伟对图书质量、出版、印刷及装帧情况格外关注。她希望读者可以选择正规出版社出版的高质量图书,“用心做出来的书,值得被更多读者看到”。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推出M地铁·图书馆“一书一人一城”主题活动。在京港地铁部分车站内,乘客可扫描活动灯箱中的二维码,限时免费阅读全本精品电子书。同时,在京港地铁17号线次渠站特别设置了主题阅读空间,乘客可以跟随老舍逛茶馆,可以紧跟张爱玲的步伐探寻上海,还可以循着苏轼的足迹寻味巴蜀美食文化之美……“当人们在地铁上阅读时,他们不仅是在单纯地消磨时间,更是在旅途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朱利伟说。(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石柱发展壮大“三色”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文化新纪行)苏州古城里的“新中式”从业者:“国潮风”未来已来
- 新疆年轻城市遇上盱眙直播 江苏电商经跨越山海援疆
- 纪念侯波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办
- 《中国探月》回顾不凡路(文艺创作谈)
-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完成新建第四跑道飞行校验工作
- 中国驻拉瓦格领事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
- 歌剧《鸾峰桥》赴北京展演:讲述从脱贫走向振兴的故事
- 国博中的精美“龙”文物
- 金观平:坚定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
- 酒精消毒,浓度越高效果越好?这说法真的不对!
- 2023西安城墙癸卯新春古城全球征春联活动正式启动
- 夏日胃口不佳 凉菜打开味蕾
- 福建三明:两岸千人体验沙县小吃技艺
- 10家民营企业参与5个核电项目 民营企业参股核电比例首次达10%
- 调高惠低作用明显 2023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数据发布
- 【何以中国】多巴胺穿搭、打水印……兵马俑居然这么“潮”?
- 守住水位警戒线 确保高铁“孤岛”通信信号设备安全
- 55部作品入选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大学生赏析推荐作品”
- 韩国调查机构对尹锡悦申请逮捕令
- 热门推荐
-
- “Z世代”护卫战机翱翔:不畏苦累 精益求精
- 江南造船两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同日在沪命名
- 北京公交警方斩断一跨省市非法经营“笑气”犯罪链条
- 第三届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新疆哈巴河县开幕
- 外媒:标准普尔下调以色列主权信用评级
- (两会访谈)全国人大代表施惠芳:加快提升制造业含金量
- 非中文明互鉴富有历史渊源、充满时代价值(国际论坛)
- 云南楚雄欢庆火把节 热情“火城”点燃游客激情
- 第七届世界布商大会启幕 共探科技赋能全球纺织业未来
- 做时间的朋友,从供应商大会看元气森林的长期主义
- 韩国民调显示尹锡悦支持率降至11% 创历史新低
- 四川雅安青山绿水掘“黑色黄金” 科技赋能鱼子酱香飘世界
- 2023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全民的科学中心”科普主场活动举办
- 三个居民点被淹 近1.2万名居民断电……新卡霍夫卡市进入紧急状态
- 秦海璐:我们没有办法定义女性属于职场还是家庭
- 已确定部分坠河车辆位置 陕西柞水县高速公路桥垮塌救援新进展
- “毒火车”事故一年后拜登首访事发地,说了什么?
- 香港失业率维持3% 料劳工市场将持续改善
- 浙江仙居:“侨助工坊”撬动乡村振兴
-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谨慎对待 无需抢购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