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幼子戴澄东:黄埔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 造就父亲非凡品格
中新网南京5月26日电 题:戴安澜幼子戴澄东:黄埔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 造就父亲非凡品格
中新网记者 张见悦 蔡敏婕
在安徽芜湖市赭山上,长眠着黄埔军校名将、中国远征军英烈戴安澜将军。烈士的幼子、年过八旬的戴澄东每年清明都会前来祭扫,表达对父亲的敬仰和追思。近日,黄埔百年之际,戴澄东向记者追忆父亲的非凡人生与品格。
戴安澜,原名戴衍功,1904年出生于安徽无为。
“家里务农为主,兄弟姐妹较多,老人看到父亲比较聪明,很好学习,因此将他送去读书。他读书非常用功和用心。在私塾学习了10多年。他对中国的历史和古汉语学习得非常好。”戴澄东介绍,1922年,戴安澜考入由陶行知担任校长的南京安徽公学,“在这里学习,对他的影响较大,他了解了外界的情况。新时代的运动对他的思想启发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产生了萌芽”。
1924年,戴安澜从叔祖父、粤军第四师任团长的戴端甫的来信中,获悉黄埔军校要创办的消息,立即与本乡几个热血青年从无为奔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他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考试时,戴安澜轻松通过了文化科,但卡在体能测试上。“他抽取的题目是什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3000米,由于平时没有吃的,跑了一大半,跑不下去了!”戴澄东介绍,“叔祖父说认得人,是不是给说一说,给(保)送进去,父亲说不行,黄埔军校出来是要当军官的,身体不行怎么能当军官!他说我干脆去当兵吧,这样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了解士兵,这样他就去当了二等兵。”
戴澄东说,半年的军旅生涯对戴安澜产生了很大影响,首先当兵有饭吃,又有锻炼,身体变好了;第二是胆子变大了,对“死人”“死亡”这些原本畏惧的东西,不再怕了,后来在战场上还特别勇敢。戴澄东介绍,多年后,他在北京见到父亲当年的战友覃异之将军时,覃还猛夸,在东征时看到父亲站在炮的旁边,炮弹打过来打过去,父亲动都不动,好勇敢。
戴安澜如愿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三期入伍生,为表志向,他给自己更名“安澜”,希望力挽狂澜,换得苍生平安;自号“海鸥”,要像海鸥一样迎着狂风,不惧风暴,勇敢搏击。
自此,有勇有谋名垂青史的戴安澜将军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东征到北伐,从长城抗战到台儿庄战役,从徐州会战到武汉保卫战,从长沙保卫战到昆仑关大捷,大小数百战,戴安澜总是身先士卒,勇猛异常,屡立军功,也多次负伤,成为抗日战场上名满天下的骁将。凭借赫赫战功,1939年初,年仅35岁的戴安澜被任命为当时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师——第5军第200师师长。
1942年初,应盟军请求,戴安澜奉命率200师开赴缅甸,成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冒险孤军跃进同古,接应败退的英军。在这里与四倍于己的日寇苦战12天,掩护了英军,并歼灭日寇五千多,大展国威。
然而,由于英军私自溃退,奉命出击收复重镇棠吉的200师,反被日寇切断后路。1942年5月18日,戴安澜在突围战中不幸中弹,因缺医少药,又雨淋日晒,5月26日,于缅甸茅邦壮烈殉国,年仅38岁。消息传来,举国悲恸,国共两党领袖均亲撰挽词,中美两国授勋嘉奖。
将军壮年而别,对于妻儿来说,更是无尽的思念。戴澄东告诉记者,母亲和父亲是‘娃娃亲’,父亲在黄埔毕业后,母亲南下广州成亲,两个人感情非常好,母亲名字王荷馨都是父亲给起的。婚后,父亲教母亲识字读书,母亲也非常崇敬父亲,父亲平时最爱讲的话她都记在心里:第一句话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二句话是“人穷志不穷,中国人必须有志气,志气不能丢”;第三句话是“和动物最大的不同是,人需要读书和学习”。
戴安澜牺牲后,200师将士将其遗骸护送回国,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为他举行了国葬。为纪念戴安澜,大家提出创办安澜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但一时资金缺乏。王荷馨得知后,将国民政府颁发的20万法币特补金全部捐出来。“当时有人告诉母亲不能捐啊,这笔钱捐了,4个孩子怎么办,但是母亲说我父亲生前注重教育,她要把这笔钱捐出去。”戴澄东说,父亲不爱财的思想,母亲深受影响。
抗战胜利后,王荷馨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1947年,带着一家老少,将戴安澜的灵柩迁葬故乡安徽芜湖。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作为家中幼子,父亲殉国时,戴澄东刚满周岁。多年来,通过阅读父亲的书籍和资料,走访父亲身前故人、故地,以至到缅甸父亲阵亡之地祭奠,戴澄东对父亲的了解和情感越来越深。
戴澄东认为,黄埔经历,为父亲成长为一名优秀军人打下了基础,“他跟大家讲过,作为军人,要做到忠勇勤廉——忠诚于国家,忠于职守;勇,就是战必胜,勇必固,忍人所不能忍;勤,要勤劳;廉,不要贪,贪污到最后没有好下场的。”
“父亲一生都是为了国家,我们要做到不给父亲丢脸,也要努力为他争光。”戴澄东介绍,大哥戴复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姐姐戴藩篱是抗美援朝老兵,二哥戴靖东是大学教授,戴澄东自己也是水利工程师和行政干部。
戴澄东认为,父亲非凡的人生和品格,当然离不开黄埔军校的磨砺和黄埔精神的熏陶,同时也不能忽视,早年传统教育的巨大作用——在私塾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道德理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从小就牢牢扎根在他的心里,形成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拼搏,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
戴澄东因此认为,爱国、革命等都是大家共同认可的黄埔精神内涵,在黄埔百年之际,应该进一步看到,黄埔精神,实际上是中华传统文化在黄埔时代的浓缩,爆发出了非常大的精神力量,黄埔精神不是独立的“一朵花”,这朵美丽的花的血脉、枝、叶、根,都源自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黄埔精神,一定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结合起来。(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非学科类教培市场火热 学龄前儿童如何高质量“入局”
- 国家电影局:2022年度全国电影总票房300.67亿元
- 担心口腔问题影响孩子颜值?别太焦虑!
- 营养餐补助资金“砍一刀”,刺痛了谁
- 川渝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报告:食品和餐饮服务投诉居首
- 国内厂商首次公布能有效中和BA.5变异株的疫苗,何时可上市
-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十届会商会将在长沙召开
- 俄乌局势进展:美媒爆料“北溪”天然气管道袭击者 俄乌交换被扣押人员
- 影视颂英雄 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下半年集中推出
- “联”“建”减碳小账本 共谱绿色大文章
- 第九届“文荣奖”发布第二批“青年演员扶持计划”名单
- 元宇宙润“沪”细无声 多元应用“百花齐放”
- 广州巨无霸城中村改造:告别拆迁暴富
- 俄媒称顿涅茨克一市场遭袭 造成6人受伤
- 中国—东盟青年分享亲历故事 手拉手促民心相通
- 下半年中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有进总体态势
- 美国专家:欧盟对中国加税,损害的是欧洲消费者福祉 | 世界观
- 西部计划实施20周年:大漠园丁筑教育绿洲
- 加拿大白求恩协会计划今秋再赴华义诊 纪念白求恩逝世85周年
- 拼多多紧急捐赠2000万元 驰援积石山共渡危难
- 热门推荐
-
- 第七届中英经贸论坛举行 郑泽光: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 杭州“影子老师”走进校园 陪伴“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
-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近距离感受未来生活
- 6月广州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4.9%
- 我国汽车出口前4月同比增逾33%
- 民生直通车|“五一”出游高峰将至,各地文旅部门多举措“迎考”
- 培养文物全科人才 留住基层文保的“根”
- 上海虹桥机场海关查获4台未申报苹果Vision Pro
- (新春走基层)福建永安大腔戏走进畲乡,国家级非遗展魅力
- 从2000年前的《乌程汉简》里能看出什么?
- “洋学生”解锁上海枫泾古镇 体验非遗之美
- 第32届“哈洽会”首次推出3D智能AI形象“哈哈”“洽洽”
- 去世孤寡老人房屋“名花有主” 物业无权改成员工宿舍
- 台胞青年走进“冬奥小城”崇礼 共享冰雪激情
- 中铁置业城市运营公司与麦当劳中国开展战略合作
- 202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
- 广西平乐县发生山体塌方 造成4人死亡
- 外媒:达夫科娃赢得选举 北马其顿有望迎首位女总统?
- 《瓜州东千佛洞》出版:800余张精美高清图呈现敦煌石窟艺术
- 中国科学家研发出用于食品保鲜的新型光动力抑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