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破局!广东中山这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有底气
以灯饰、家电、服装等传统制造业起家的广东中山,一度被称为“广东四小虎”之一,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这里发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当下,中山的制造业正在发生新变化。
机械手高速运转,不同规格的板材精准分拣,按订单自动出库,这是我国首个板式定制家具全链条无人化生产的智能工厂。
产线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套个性化家具从原材料上线到产品出库最多只用4个小时。
企业下定决心要打造无人化智能工厂,可无先例可循,花巨资买来自动化生产线,但却卡在了控制系统上。
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辛兆龙:国外确实有这样的一套系统,要3000多万欧元,觉得可能不值得。
政府搭平台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这家家居制造企业在最初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山市众多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所要面临的共性问题。中山市有8万多家工业企业,纺织、家具、灯饰、五金等传统产业占了七成,并且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不敢转、不会转、没钱转的困境。
针对企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中山打造了为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进培育100多家智能化制造、数字化管理的软硬件服务企业,组建了70人的转型诊断专家队伍,为企业提供免费诊断服务和一揽子智能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
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黄贤龙:有了解决方案,我们市财政5年拿出5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还联合11家银行开展数字化贷款贴息,市财政对数字贷实行全额贴息,有效降低企业转型成本。
企业最后用了2000多万元人民币,不到国外采购十分之一的价格,在国内首次自主研发成功了柔性定制无人化智能生产线的控制系统。生产线的投用,让该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30%,差错率从15%下降到8%。
传统制造深度转型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除了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根据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广东中山全市有3036家企业完成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六成多。
今年1至4月,中山有26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2.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7%。目前,中山拥有世界级“灯塔工厂”1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省级以上项目32个、国家级2个,建设28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累计带动8500多家企业上云用平台,加速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新破局” 再造发展引擎
在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同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各特色产业集群,中山市还提出,集中优势资源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这家看似不大的光电企业,是中山自己培育孵化的一家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离子源设备。去年底,他们的产品线实现了从零部件到整机装备的突破,开始大批量生产出货。他们的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博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冀鸣:离子源是一种高能量粒子发生装置,主要应用在原子级和纳米级超高精度的极端加工制造领域。我们经过这几年的积累,实现了从精密光学到光通信、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领域应用的突破。
记者在中山采访时发现,很多像博顿光电这样走在科技前沿的光电企业,在中山孵化。这家企业生产的纳米级光学镜片模压机,首次实现了国产替代。
布局“高价值”产业链 打造大湾区“光谷”
中山为什么会聚集这么多光电行业全国领先的企业,带着问题,记者来到了中山国家级高新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布局“高能级”“高价值”的光电信息产业链。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山早在十多年前就引进培育了上百家光电企业,大多生产传统的镜片、镜头等设备,是全国三大光学冷加工基地之一,在成像和光电子产业细分领域占全国市场一半份额。
但同时也面临着企业大多规模不大,产品多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附加值不高,利润大头被下游厂家拿走了。如何走出产业发展困境,中山选择了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龚俊强,中山光电协会会长,也经营着中山光电产业的龙头企业,他告诉记者,协会正在引领全市300多家光电企业,加速与人工智能、元宇宙、机器人、空间通信等新领域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龚俊强:各个企业都在努力,这中山的光学,往人工智能的视觉感知上发展,往元宇宙的整个器件发展、整机上发展,往空间通信的整机,机器人的一些核心的组件、核心单元上发展。
加大投资力度 加速技术落地
中山投资10亿元引进新型研发机构,组建了光电生物纳米检测与制造、可视化3D装配与数字孪生、未来光场与智慧城市等18个科研实验室。
在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涂格科技公司,是中山市引进长春理工大学孵化出的高科技企业,目前正和中山市的风电、无人机企业联合攻关,通过3D打印生产企业急需的高性能碳纤维材料。
长春理工大学教授 王菲:它是大湾区的一个几何中心,中山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研发的基础条件,还给了我们一些孵化的资金,所以我们选择落户在中山去落地孵化。
今年,中山市将投入35.4亿元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5%,高新技术企业超3000家。
调研手记
记者在中山的调研中,感受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企业在追求转型发展中不断挑战自我,政府则在不遗余力地搭平台、强服务、促发展,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这里强强联合,在固本兴新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朱继华 陈旭婷 张伟 罗平章)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防范奥密克戎 疾控专家给您划“家居消毒”要点
- 从前三季度多领域数据看中国经济运行的“稳”与“进”
- 马来西亚2024中国智能科技和文化展览会举办推介会
- 探访上海博物馆东馆“繁花里的青铜世界”
- “革命圣地”井冈山打造“四好农村路” 助力乡村振兴
- 春节假期中国快递包裹投递量日均同比增82.1%
- 证监会就《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等6项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我给玉米地做CT”,90后的秋收有啥不一样?
- 贵州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正式运营
- 跨境专家:鼓励全托管平台做中国制造的“销售合伙人”
-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六处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 【文化中国行】博物馆成了“低碳馆”
- 2022年长江干流安徽段总体水质为优
- “中法文明交流互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巴黎举行
- 法国蒙彼利埃市市长率大型代表团到访成都 共话两城妇幼健康领域合作
- 野田佳彦当选日本最大在野党党首
- 国家医保局:加快推进基层服务网络建设 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
- 3年新增残疾人就业5023人 呼和浩特交助残“成绩单”
- 以军控制拉法口岸巴方一侧 人道主义援助已停止
- 推动健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体系
- 热门推荐
-
- 首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将在巴西举办
- 浙江多地出现短时强降水 新安江水库将开闸泄洪
- 【世界说】美媒:美国白人至上主义披上“绿色外衣” 有毒宣传助长种族主义和致命暴力
- 国家发改委连发了三篇署名“金轩”的文章
- 汾酒大曲定位“国曲”之本,品质创新深化“复兴纲领”
- 日本民众集会抗议G7广岛峰会:“反对欺骗和傲慢的G7”
- 买卖微信账号“来钱快”?法院认定构成帮信罪
- 【锐见】“民主峰会”?连徒有其表都算不上
- 关累港获批国家级口岸后迎来首次客运通关
-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 (新春走基层)“一趟”跨越27年的守护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真抓实干 预期目标“行则将至”
- 前三季度中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456亿人次 同比增逾三成
- 中欧班列(西安)跨境公铁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 推动人工智能政策与技术并行
- 烟台机场暑期将开通吉隆坡直飞航线
- 国家级葡萄酒和枸杞质检中心落户宁夏投用
- 为何要大量“锁座”?航空公司收取选座费不能不明不白
- 山东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应用 赋能多领域低碳发展
- 黄埔军校百年口述史在广州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