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全面放松住房限购的背后
各地出台的优化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卷起来了”。成都、杭州、西安等热点城市全面取消限购,落户政策也在放松。目前各地“因城施策”中,陆续出台的房地产优化政策,不只是顺应市场需求,背后还隐藏着“抢人大战”,“抢人大战”不仅仅是抢“人口”,而且是抢人才。
实行了14年的住房限购在不少城市成为历史。
5月9日,一天两座热点城市杭州市、西安市相继宣布全面取消住房限购。10余天前,成都市才宣布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截至目前,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仅剩海南省、天津市、广东省珠海市仍处于部分放开限购的状态。
多城全面放松住房限购的背后有哪些深意?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有人想“抄底”,有人在观望
在这些城市中,杭州最受关注。5月9日上午,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在杭州市范围内购买住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此次杭州楼市新政也称为“杭七条”。
一直以来,作为热点城市,杭州的楼市较为坚挺,此次全面取消住房限购,对当前的楼市来说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也很快在股市反映出来。杭州新政出台的当天上午,不少上市房产企业的股价出现了明显上涨。
新政发布后,杭州二手房挂牌量激增。杭州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对比4月份单日均值,新政首日二手房咨询量增加54%,二手房新增买卖房源增长91%。仅5月11日,杭州楼市新增挂牌房源939套,其中,涨价房源180套,降价房源2033套。
一些人的购房意愿有所上升,新政实施后的首个周末,杭州不少新楼盘人头攒动。
另外,也有不少刚需和刚改(改善型刚需)的潜在购房者开始“摩拳擦掌”。一位居住在杭州市近郊区的业主发现,他关注的房源价格降了不少。他说:“看着哪里都想买。”当初,他是在房价高位的时候买的房子,这套房价格出现了“腰斩”。现在他打算将这套房卖掉,作为购买新房的首付,在他看来,现在似乎正是“抄底”的时候,要“把亏的挣回来”。
当下,杭州不少人正在观望新政后楼市的反应,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上车”或者置换现有房屋。与此同时,他们也担心现在“上车”,一旦房价继续下行,自己就成了“接盘侠”。
新政出台后的首个周末,杭州房产经纪人张帆(化名)不停在多个购房群切换,给要买房的人答疑解惑。他被问次数最多的问题是:“买房可以落户吗?”“啥时候买房时机会更好,还有下跌空间吗?”“某某小区值得入吗?”
“啥时候买房时机会更好,这是一个亘古难题。”张帆建议,购房者选中房子后,看砍价后的价格是否符合预期,再决定是否“上车”。在他看来,杭州的楼市并不缺购买力,只是很多人都担心自己成了“接盘侠”。他对杭州的楼市依然保持乐观的预期,在他看来,如果房价到了合适的位置,成交量还是会起来的。
新政首日房屋成交量明显回升。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数据显示,5月9日,杭州新建商品房成交160套,较5月8日增加8套,环比上涨5.3%,比近一周平均水平高出92.8%。杭州存量房单日成交259套,比5月8日减少9套,环比下降3.4%,比近一周平均水平高出137.6%。
作为西北的热点城市,西安全面取消限购同样引发了不少关注。多位中介表示,新政实施后,看房者多了,但多持观望态度。诸葛找房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19时,当日西安新上房源3264套,环比上涨5.73%,降价房源1354套,环比下降0.17%。5月9日-11日,西安降价房源数量一直在减少。
5月起将迎来一波住房政策“放松潮”
杭州一次性全面放开住房限购的速度之快,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
中指研究院华东大区常务副总高院生认为,“杭七条”新政是继3月14日“杭五条”新政(放开二手房限购)之后,杭州楼市又一重磅新政。
3月中旬,杭州刚放开二手房限购。据张帆介绍,“五一”假期,就有外地购房团到杭州,当日就团购了20多套房。他表示,这些人团购的是限价房,一平方米比周边低好几千元。
高院生认为,此次杭州住房限购全面放开,叠加其他配套政策,将有利于有效需求积极释放。“一方面,购房即可落户,吸纳更多省内或外地新增需求;另一方面,本地改善需求或得以加速释放。”
高院生说,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杭州市区新房成交热度持续下降。基于此,杭州新房时隔近7年半再度放开限购,目的在于激发更多的潜在需求。在利好政策的催化下,杭州新房市场会出现缓慢的温和复苏态势。
纬房研究院首席分析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闫金强认为,从短期看,此次新政会起到一定的刺激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能否带动杭州楼市“筑底”反弹,还有待观察。在他看来,“政策端的发力并不能全面解决当前楼市存在的系统性问题。”
西安楼市同样也在承压。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仅一季度,西安新建住宅库存水平已经上升至1253万平方米,去化周期达到12.8个月。
中指研究院西安公司总经理石蕊认为,此次西安出台该政策的背景是西安楼市在传统的“金三银四”成色不足,房屋库存一直波动上升。作为西部重要城市,西安和成都房地产市场政策同步性较强,因此西安此轮放开也在意料之中。此举也是为全面打开外地购房者买房通道,吸引周边地区乃至西北五省购房置业群体,为市场注入新的动力。
当下,全面放开限购的城市越来越多。高院生预计,接下来,限购政策较为严格的城市可能继续优化限购政策。核心城市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降低交易税费等也具备一定的调整预期。
闫金强认为,杭州正式加入取消限购之列,也为后续一线城市限购政策进一步放开打开了想象空间。“按照当前形势发展,这种可能性正在逐步增加。”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次杭州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意义重大,对其他城市而言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在他看来,从5月份开始,各地或将迎来一波空前大的政策“放松潮”。
“卷起来”的政策与背后的“抢人大战”
杭州房产新政引发购房咨询“井喷”。《通知》显示,杭州还将优化积分落户政策,在杭州市取得合法产权住房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可申请落户。政策发布之初,一些人将此条政策误解读为“买房即可落户”。
5月9日下午,杭州市住保房管局房地产业发展处副处长何陈煜表示,在现有的积分落户框架内,拟大幅提高自有产权住房的赋分权重,后续会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
杭州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巨大,尤其是不少年轻人“偏爱”杭州,新政落地意味着更多人有机会成为杭州的新市民。
为了落户与投资,有人把购房目标聚焦在杭州西湖边的“老破小”,买这里,户口可以落个好位置,房子也可以出租。也有人看好“老破小”,在赌未来这些地方会“原拆原建”。
“买房就可以落户吗?”这几天,这个问题张帆被问了太多次。目前,杭州还未出台具体细则。但不少人认为“购房积分会增加”。
热点城市落户政策放松背后是日趋激烈的“抢人大战”。南京、成都、杭州作为新一线城市,轮番下场“抢人”。近期全面放开限购的成都、杭州、西安以及2023年全面放开的南京均为人口净流入城市。截至2023年年底,成都、杭州、西安、南京的常住人口为2140.3万人、1252.2万人、1307.82万人、954.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6.7万人、14.6万人、8.23万人、5.59万人。
地产行业资深从业者、知乎房地产领域答主Jimmy Chen看到,各地出台的优化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卷起来了”。
杭州新政出台后两天,南京进一步放宽了落户条件。当日,南京市公安局印发的《关于合法稳定住所落户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到,在南京市拥有合法稳定住所且实际居住的非南京户籍人员,可以直接办理落户。
南京直接取消了积分落户模式。严跃进认为,虽然南京的落户新政并未直接指明“买房就可落户”,但从实际执行的情况来看,只要买房且具有不动产权证书,就可以迁户口和落户。
10多天前,成都在全面取消限购后的第一天,即4月29日,又支持符合条件人才申购保障性住房,并可享受商品住房预留房源支持政策。
“一个城市中只有具备足够的净流入人口,才有潜在购房的需求。”Jimmy Chen表示,全面取消限购不仅是对房地产市场的一种宏观调控,目前各地“因城施策”中陆续出台的房地产优化政策,背后实际上还隐藏着“抢人大战”,“抢人大战”不仅仅是抢“人口”,而且是抢人才。
更多高品质住宅在路上
纵览成都、杭州、西安在提出全面放松限购政策时,它们不仅打开多个政策“工具箱”,释放消费端的需求,同时,也从供给端发力,为购房者提供更好的产品。
这些城市都释放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建设“好房子”,加大高品质住宅供给,这些政策背后的核心就是让老百姓住得更好。
“要下力气建设好房子。”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再次强调,住房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让群众住得更好。他希望,能够多行业跨界协同,合力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让群众能够住得健康,用得安全。绿色、低碳正是好房子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好房子”是多种多样的。成都提出推广首层架空层用于公共服务空间设置,提高住宅阳台等半开敞空间比例,推动郊区(市)县开发低密度、高品质住宅产品,进一步加大高品质住宅供给。杭州也提出推动高品质住宅供应,其中包括完善出让地块周边配套设施,支持因地制宜开发低密度、高品质住宅产品,鼓励绿色、低碳、科技建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好房子”的多元化需求。西安则将高品质住宅建设聚焦在户型创新上。
好房子需要有好的机制作为保障。值得关注的是,西安还提出,健全完善房屋交付质量回访和投诉处理机制,杜绝降标减配、擅自变更规划等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升交付满意度。
严跃进说:“‘好房子’不是简单的建筑层面的概念,也要从交易和管理机制入手,体现找市场痛点、解决痛点的政策优化思路。”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14日 05 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多重因素叠加 央行重启黄金增持
- 上海海关查获工业生物胶洋垃圾100余吨
- 年味渐浓迎新春:“金贵镇大集”让“年味”飞入千家万户
- 顶配搬家 两头领航鲸和40只南极企鹅安家浙江舟山
- 广西与越南深化传统医药领域合作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京津冀豫调水575亿立方米
- 空气炸锅卖全球 慈溪小家电谋划下一个“销冠”
- 武陵山区增添货物出海贸易新通道
- 房车爆火,销量创纪录!这届年轻人偏爱“车轮上的豪宅”
- 印尼2023年GDP增长5.05%
- 江西省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 东航空铁联运换乘服务中心在上海虹桥站启用
- 中国证监会拟出台新规 加强公募基金证券交易佣金分配监管
- (乡村行·看振兴)内陆小城山西繁峙:巧念养牛经 “犇”向致富路
- 韩国最大在野党:预计今日内将对总统尹锡悦发起弹劾
- 2023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2642亿美元
- 京津冀三地在雄安共建“XIN空间”图书馆
- 重庆高温持续 夜巡森林防患于未“燃”
- 泰国东北部高校举办中国语言文化大赛
- 前三季度中国新办涉税经营主体达1257.8万户
- 热门推荐
-
- 天潮地滑 老人跌倒骨折多发
- 欧洲著名汉学家:中国要的是合作,中国是朋友
- 瑞典强降雨造成火车脱轨 三名乘客被送医
- 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西藏东南部等地仍有暴雪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中国居民消费市场火热
- 外媒:哈维尔·米莱宣誓就任阿根廷总统
- 中国自主设计研发最新一代风电安装平台在山东青岛交付
- 资管行业实现稳健转型
- 青海法院三年收劳动争议案近万件 新就业形态案件增多
- 中国科学家成功开发出新型干粉吸入式疫苗研制平台技术
- 黎以冲突爆发以来 黎巴嫩已有2306人死亡、超万人受伤
- 浙江力解小微金融三大瓶颈 贷款余额10年平均增速15.4%
- 名家与读者共聚“2025文学·中国跨年盛典” 从文学中汲取力量
- 法国总统马克龙:坚决反对以色列进攻拉法
- 西藏文化产业专家:推动西藏优秀文化走出去 破除西方媒体片面报道
- “幸福草”在斐济结出“共赢果”
- 两部门:2024年首批先支持1000多家“小巨人”企业
- 用水权遭拒 “核阴影”挥之不去 美国纳瓦霍人艰难挣扎
- 前三季度湖北智能绿色商品消费持续向好
- 走进民企看发展|“创一代”周成建:依然相信身体力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