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处地下过街设施不适老 记者实地探访
记者探访社区、医院、交通枢纽附近多处地下过街设施
少坡道缺扶手,地下通道不适老
随着城市发展建设,京城地下通道越来越多,保障了路面交通顺畅、行人过街安全。然而,一些“地下走廊”却对老人不太友好。记者近日走访发现,部分地下通道存在台阶太多、没有坡道、少了扶手等问题,老年人上下通道感觉很费劲。
探访1
台阶多 老人出入太费劲
“你看,我这上来就直喘。”上周末,在西城区手帕口北街一处地下通道,70岁的周大妈顺着楼梯爬上地面,一路走走停停,“台阶太多了,肯定不方便啊。”
台阶有多少?记者数了一下。通道两端各有一个步梯出入口,其中一个37级,一个47级,也就是说老人走楼梯穿行对面,得上下80多级台阶。
周大妈平时腿脚不太好,平地走路都很小心,因为地下通道台阶太多,她很少去对面。“这一带过马路全都需要走通道,路两侧小区住着不少老人。”周大妈说,自己曾跟相关部门反映过五六次台阶问题,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记者注意到,地下通道靠近天宁寺南里社区出入口旁,有一个专门的无障碍通道,这里没有台阶,也很平缓,为什么老人不从这儿过马路?“车辆多、太危险,不敢走啊。”70多岁的孙大爷说,如果走无障碍通道,需要走更长的路,中间还要拐两个180度的弯,而且通道狭窄,容易碰到来往的电动车。
除了进出地下通道的阶梯太多,有的地下通道在通道里还有多处台阶,走起来仿佛坐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给老人过街带来不便。
在东直门桥东侧,有一条南北跨越东外大街的地下通道。由于靠近东直门交通枢纽且连通地铁2号线和首都机场线进站口,这条地下通道总是人来人往。不过,通道内地铁入口的高度比地下通道低一截。来往市民走到地铁口跟前,还需要下几步楼梯,过了地铁口,再上几步楼梯。如果想要从马路南侧穿越到马路北侧,光是在通道内就需要连续上上下下台阶4次。
记者注意到,这样的设计不仅给老人过街增加了困难,也给旅客带来不少麻烦。面对着上下起伏的通道,许多从机场搭地铁出站的旅客,不得不将行李箱不断搬上搬下,颇费体力。
探访2
少坡道 轮椅借路骑行道
车来车往的崇文门路口,是许多前往同仁医院、北京医院看病的老人必经之路。路口北侧有一条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地下通道,从地下通道过马路,可以省去在地面等待红绿灯的麻烦,同时也更加安全。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尽管有地下通道,但老人过街时仍然选择从地面横穿。
上周末,记者来到崇文门路口。“往这边走,往这边走。”一名女士招呼着推轮椅的阿姨,轮椅上坐着一位老人,三人来到路口的自行车道上。阿姨左顾右盼,汽车和自行车不时从眼前经过,她小心挪着步子,等到自行车少了,他们赶忙走向对面。
“这里没有坡道,轮椅下不去。”一位60多岁的阿姨用轮椅推着78岁的王大爷来到附近。她告诉记者,轮椅的轮子很难在台阶上行走,要是想推着人上下楼梯,得两三个人帮忙才行。
原来,这个通道两端各有20多级台阶,台阶两边设了扶手,但是没有坡道。“箱子不会爬楼梯啊。”冯大妈直言,附近看病的老人多,年轻人提着行李上下还好说,年纪大的提着东西走太费劲,应该有个坡道,让大家更方便一些。
探访3
缺扶手 上下台阶难借力
家住朝阳区东会新村的张先生反映,自己家门口的地下通道有些不方便。这条地下通道连接着管庄地铁站B口,由于楼梯两侧缺少扶手,上楼梯时总有种“使不上劲儿”的感觉。
张先生说,地下通道缺少扶手的问题到了雨雪天就变得更加严重。由于地下通道采用敞口设计,入口处没有雨棚。下雨下雪后,楼梯表面光滑,走在上面容易跌倒。去年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张先生经过这里发现,通道楼梯上的积雪还没有清扫干净,上下楼梯时,只能放慢脚步一步一步地挪着走,而手边又没有可以握住的地方,生怕摔倒。张先生很不理解:“现在地下通道楼梯几乎都有扶手,为啥就这条通道没安上?”
六里桥客运主枢纽附近的一个地下通道扶手则只配了一侧。这个地下通道较为窄小,宽度不过两米左右,而且坡度比较陡,不少台阶都有破损。“得靠扶手才敢走。”69岁的卓大爷右腿不敢用力,上下台阶时得一步步挪动,走下来得花常人两倍的时间。
积极探索
地下通道装电梯解决出行难
这些难倒老人出行的地下通道,到底能不能改造?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的一些地下通道正在探索解决老人出行不便的问题。
西二环西直门南通道是典型的对老人“不友好”通道。这条通道位于北大人民医院西直门院区附近。虽然通道出入口的台阶看起来不算太陡,但每个出入口有30级左右台阶,老人走起来挺吃力。
上周末下午2点半左右,记者在通道入口处看到,不过3分钟的时间,就有将近30位老人经过,约占总人群的七成。其中,几位老人明显腿脚不便,有位老人甚至走一级台阶停一步,花了一两分钟才走下去。
记者注意到,针对西直门南通道的新增电梯改造正在进行中。通道最外侧有4个出入口,其中两个已经蒙上了罩布,附近的警示牌上写着“通道施工请绕行”。市交通委城养中心介绍,地下通道周边用地有限,难以在两侧延长主通道并增设电梯,最终决定分别利用东西两侧二环辅路人行步道的地下通道出口改造为电梯。现在工程整体工作已经完成40%,正进行电梯基础及外框架施工,预计6月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据了解,今年城养中心还将完善白云桥地下通道无障碍功能,增设轮椅推行坡道。
相关规定
过街设施应设置坡道或电梯
无障碍设计不仅服务于残障人士,也为老年人、母婴等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便利。2023年9月起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和具备改造条件的城市主干路、主要商业区和大型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下通道,应当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建设或者改造无障碍设施。
早在2011年,北京便发布了地方标准《人行天桥与人行地下通道无障碍设施设计规程》,其中规定,人行天桥与人行地下通道的无障碍设施包括坡道、梯道、电梯、自动扶梯、升降平台、盲道、栏杆、扶手、标志和引导系统等。
设计规程规定,携带重物出行或乘坐轮椅出行的行人流量较大地段,过街设施应设置坡道或电梯;与地面高差大于6米的地下通道宜设置上行自动扶梯或电梯;人流过街交通量密集,单位宽度人流量大于2500人/小时的地区,宜设置自动扶梯。
该标准还对地下通道楼梯的设计进行了规定,梯道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8米;相邻的两个平台间的阶梯不得超过16级,特殊情况下不超过18级。梯道及平台两侧必须设置符合无障碍要求的栏杆及扶手。此外,标准还对轮椅专用坡道、梯道等设施的设计进行了具体规定。
记者手记
让老人走地下通道别总犯难
在地下通道,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年轻人健步如飞,一步一级甚至几级台阶跨上去,仍显得毫不费力。而他们身旁,一些老人或拄着拐杖,或扶着扶手,小心翼翼地挪着步子。
台阶、扶手、坡道……这些“小角落”,年轻人不刻意关注未必能感觉到他们的存在。但在老人那里,多一级台阶就是多一道拦路虎,少一个扶手就是少一个好帮手。就像有的老人说的,这样的“小角落”,对老人来说就是“大麻烦”。
其实,地下通道本是一项多方利好的事,地面交通拥堵得到缓解、行人不用绕远路、城市空间也拓展了。如今出现的问题,有的是由于地形限制,有的是规划不够周全,也有的是年代太久,部分地下通道有些“落伍”。
城市更新,地下通道也需“翻新”。北京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加速趋势。《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中提到,城市更新包括更新改造老旧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保障安全、补足短板为主的设施类城市更新。地下通道作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也应该与时俱进,有所“翻新”。
西直门南通道、白云桥地下通道等处的改变,对部分地下通道有借鉴意义。即便改造不能一步到位,不妨把能改变的先改变,能调整的先调整,让老人在地下通道多一点畅通,少一点犯难。
本报记者 张悦 李博
来源:北京晚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住建部回应楼市“虹吸效应”:因城施策
- 侨乡泉州举办首期泉籍海外侨领国情研修班
- 39部短片入围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
- “七大反诈利器”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 国内外专家齐聚汕头探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新思路
- 日本民众在首相官邸前抗议核污染水排海
- 中华艺术宫原作首进社区 启动“美在周家渡”社区美育计划
- 多城全面放松住房限购的背后
- 我国新增6处世界地质公园 总数增至47处 继续稳居世界首位
- 外企在中国|中国市场是外资企业最好的“健身房”
- 1—10月中国锂电池总产量同比增16%
- 台风“普拉桑”二次登陆 上海一周内遭台风“二连击”
- 北京海关追回2件走私出境的明代文物
- 南方地区有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 华北黄淮将现持续性高温
- 第十八届中国跨文化研究年会落下帷幕
- 让供应链成为国际合作的“共赢链”(和音)
- 徐州梆子戏代表性传承人燕凌:做演员要有天赋更要肯吃苦
- 2024版彩调剧《刘三姐》亮相 为自由而歌
- 2024“‘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启动 参与高校增至26所
- 安徽祁门红茶云采摘节开幕
- 热门推荐
-
- 现场发还90多万元被骗资金 警方同时向市民讲解反诈等知识
- 中行报告:下半年中国消费料温和修复 居民消费信心或提升
- 寒潮≠冷空气?这些“冷知识”了解一下
- 孩子眼珠常跑偏? 当心患上间歇性外斜视!
- 《世界为何需要中国》作者:中国制度坚持为人民的利益服务
- 东西问丨中国杂技与世界魔术如何相得益彰?
- 中国工信部调整新能源车型积分计算方法
- 土耳其20个月来首次出现贸易顺差
- 梁文尧写意花鸟画展开幕 雅俗共赏彰显“海派”艺术精神
- 闽西暴雨灾区救援进行时: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
- 900余人参与 天津工业生物所举办2023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 甘肃与新西兰重温40载“艾黎情”
- 欧盟向加沙地带追加2500万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小泥偶见证运河兴盛,大产业带领村民致富
- “不爱走亲戚”可能不只是因为年轻人的叛逆
- (“一带一路”10周年)川黔铁路小南垭站的蜕变:从货运小站到大道枢纽
- 数字化赋能 专家学者山西太原共话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中新网评袁冰妍偷逃税被查:偷税逃税注定沦为法制咖
- 中新教育|开学日上海师生花式迎接龙年新春新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