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爆火的“无痕旅游”是什么?
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顾名思义,这是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在刚过去不久的地球日,就有这么一群平凡却可敬的人,在全国各地不约而同出发,行走在大山、森林、草地之间,将“粗心人”遗留的塑料垃圾带走,还山林湖泊一片干净,“我轻轻地来,不留下一点痕迹和垃圾。”
五一假期在即,近年来火热的“无痕旅游”再度被各大媒体倡议、转发。那到底什么是无痕旅游?它对环境有啥好处?我们在出游时又该怎么做呢?
1
“无痕旅游”并不是新鲜事物
今年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一群不同年龄的市民齐聚浙江杭州龙王山腰开展“无痕”行动,他们从巍巍大山里背出了510斤垃圾,装了整整58个蛇皮袋,堆在那里,像一座无言胜万语的小山。
所谓“无痕”,顾名思义,就是不留痕迹。
“无痕旅游”并不是新鲜事物。它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户外运动在国外十分火热,许多人进入森林公园露营。但露营后,他们却将垃圾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之后,就有人提出“无痕山林”的户外活动方案,倡导人们在合适的地方行走宿营、适当处理垃圾、保持环境原有的风貌、减少用火对环境的冲击、尊重野生动植物等。
这就是“无痕旅游”最初的由来。现在,在北京门头沟、上海植物园、成都市植物园、深圳梧桐山等景区,也在积极推广“无痕景区”理念,倡导人们“无痕旅游”。
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门还印发了一个文件,提出:积极倡导“无痕露营”出游方式,推广“无痕露营”。
2
不只是不乱扔垃圾那么简单
无痕旅游,不仅仅意味着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不随意刻画,它更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和生活态度,要求我们在旅游过程中,尊重自然、尊重文化,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旅游体验。
无痕出游的理念还需要被更多人认同,以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懂得更多,才能做得更好。真正做到无痕旅游,还需要生态素养的提升。
由于认知的不足,一些“痕迹”常被忽视。比如“声音的痕迹”,在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尽量低声言语、不可大声喧哗应成为游客的行为自觉。
再比如“人类的痕迹”。与野生动物相处时,亲近自然的愿望可以理解,但还是应该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对野生动物适当地“敬而远之”。在深圳湾,众多水鸟吸引了游客,有些人投喂面包等食物,但有专家特别指出,盲目投喂不可取。对于红嘴鸥等水鸟来说,面包等食物其实非常危险。这类食物蛋白质含量低,长期食用会导致鸟类营养不良;习惯被投喂也有可能让水鸟丧失野外觅食能力,油腻的食物还会让鸟类消化不良、身体消瘦等,也有可能让鸟类羽毛生长太快,造成肌肉拉伤,导致无法正常飞翔。
出门玩耍,除了相片和回忆,最好什么也别留下。将休闲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无痕”应成为出游者的自觉和共同追求。
3
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品质
或许会有人问,出去旅游就是图开心,为什么还要在意这些细节?
其实,“无痕旅游”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有助于保护旅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如果我们想长期享受每一地方的美景,就要考虑怎么把这美景保持住。当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景区、不加以规范和管理的话,很容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无痕旅游正是通过倡导游客文明旅游、减少环境负担,来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
其次,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旅游品质。在外出游,大多数人都喜欢安安静静欣赏美景,不被打扰,如果大家在景区内轻声细语、不吸烟、不乱摸文物,不仅能够让自己更好地沉浸在美景之中,也能为其他游客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和谐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品质。
当然,通过参与“无痕旅游”活动,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在旅游中学习深入地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能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综合杭州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旅游报、人民日报等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试射中发现异常,美国“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被引爆
- 七夕催热浪漫“夜经济” 仪式感玩出新花样
- 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建成通航
- 财政部连续16年在港发行人民币国债 巩固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
- 美国法官裁定:马斯克“百万抽奖活动”可以继续
- (遇见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商人纳伦:人生每一个小目标都离不开中国的发展
- 菲律宾3月通胀率达3.7% 连续第二个月上升
- 如何科学防范强对流天气
- 盐城携手华为云打造“数据要素×盐城模式”,助力城市治理提质增效
- 暑热升级 湖北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春运第5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9693.1万人次
- 澳大利亚房价连续20个月上涨
- 2024柏林葡萄酒大奖赛冬季赛结果揭晓 中国区斩获88枚大奖
- 一架运输机在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坠毁
- 帮老板“跑路”,不容职业闭店人干“脏活”
- 广西北部湾港—马来西亚再添一条直航航线
- 在上海谈“出海” 中国药械如何“扬帆”国际市场?
- 中国人民大学通报举报调查结果:情况属实,解聘涉事教师
- Paxlovid仿制药猜想
- 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之子被拐案一审宣判 二被告获死缓、无期徒刑
- 热门推荐
-
- 探讨女性力量,话剧《玩偶之家2:娜拉归来》北京开演
- 荣湛宁出任康明斯董事长,现任董事长兰博文荣休
- 四川南充:外国留学生包粽子 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味道”
- 出国怕被关“小黑屋”?收好这份丝滑入境攻略
- 上海边检部门以创新模式助外籍船员快速登轮:全程网办、简化流程
- 162件(套)明清御窑瓷器在沈阳故宫展出诠释陶瓷文化
- 广西“金九银十”住房促消费活动开启“一站式”服务
- 《三天过完十六岁》新书首发式举办
- 天津国旅接待入境国际邮轮 300余名德国游客赴京津两地游览
- 引领咖啡行业新风向,瑞幸“中国茶咖”系列一周卖出625万杯
- 三峡电站投产发电20年 累计发出清洁电能超16000亿千瓦时
- 盛世莲花“绽放”北京 320余件艺术作品一展澳门回归后繁荣景象
- “赐酒、赛龙舟”新疆昌吉市举行端午文化节活动
- 中国成品油价格年内首次连涨
- 韩媒:首尔地铁发生撞轧死亡事故 多班列车延误
- 8400万新业态劳动者 要有“跟得上”的权益保护
- 更多年轻人喜欢“零添加”食品
- 浙江台州聚焦低空经济 未来5年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 中外团队开发出高效灭蚊新方法
- 中国合格评定体系互认范围覆盖全球经济总量95%以上的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