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爆火的“无痕旅游”是什么?
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顾名思义,这是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在刚过去不久的地球日,就有这么一群平凡却可敬的人,在全国各地不约而同出发,行走在大山、森林、草地之间,将“粗心人”遗留的塑料垃圾带走,还山林湖泊一片干净,“我轻轻地来,不留下一点痕迹和垃圾。”
五一假期在即,近年来火热的“无痕旅游”再度被各大媒体倡议、转发。那到底什么是无痕旅游?它对环境有啥好处?我们在出游时又该怎么做呢?
1
“无痕旅游”并不是新鲜事物
今年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一群不同年龄的市民齐聚浙江杭州龙王山腰开展“无痕”行动,他们从巍巍大山里背出了510斤垃圾,装了整整58个蛇皮袋,堆在那里,像一座无言胜万语的小山。
所谓“无痕”,顾名思义,就是不留痕迹。
“无痕旅游”并不是新鲜事物。它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户外运动在国外十分火热,许多人进入森林公园露营。但露营后,他们却将垃圾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之后,就有人提出“无痕山林”的户外活动方案,倡导人们在合适的地方行走宿营、适当处理垃圾、保持环境原有的风貌、减少用火对环境的冲击、尊重野生动植物等。
这就是“无痕旅游”最初的由来。现在,在北京门头沟、上海植物园、成都市植物园、深圳梧桐山等景区,也在积极推广“无痕景区”理念,倡导人们“无痕旅游”。
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门还印发了一个文件,提出:积极倡导“无痕露营”出游方式,推广“无痕露营”。
2
不只是不乱扔垃圾那么简单
无痕旅游,不仅仅意味着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不随意刻画,它更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和生活态度,要求我们在旅游过程中,尊重自然、尊重文化,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旅游体验。
无痕出游的理念还需要被更多人认同,以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懂得更多,才能做得更好。真正做到无痕旅游,还需要生态素养的提升。
由于认知的不足,一些“痕迹”常被忽视。比如“声音的痕迹”,在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尽量低声言语、不可大声喧哗应成为游客的行为自觉。
再比如“人类的痕迹”。与野生动物相处时,亲近自然的愿望可以理解,但还是应该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对野生动物适当地“敬而远之”。在深圳湾,众多水鸟吸引了游客,有些人投喂面包等食物,但有专家特别指出,盲目投喂不可取。对于红嘴鸥等水鸟来说,面包等食物其实非常危险。这类食物蛋白质含量低,长期食用会导致鸟类营养不良;习惯被投喂也有可能让水鸟丧失野外觅食能力,油腻的食物还会让鸟类消化不良、身体消瘦等,也有可能让鸟类羽毛生长太快,造成肌肉拉伤,导致无法正常飞翔。
出门玩耍,除了相片和回忆,最好什么也别留下。将休闲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无痕”应成为出游者的自觉和共同追求。
3
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品质
或许会有人问,出去旅游就是图开心,为什么还要在意这些细节?
其实,“无痕旅游”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有助于保护旅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如果我们想长期享受每一地方的美景,就要考虑怎么把这美景保持住。当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景区、不加以规范和管理的话,很容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无痕旅游正是通过倡导游客文明旅游、减少环境负担,来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
其次,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旅游品质。在外出游,大多数人都喜欢安安静静欣赏美景,不被打扰,如果大家在景区内轻声细语、不吸烟、不乱摸文物,不仅能够让自己更好地沉浸在美景之中,也能为其他游客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和谐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品质。
当然,通过参与“无痕旅游”活动,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在旅游中学习深入地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能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综合杭州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旅游报、人民日报等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福建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 以开放提升拓展空间
- 驱逐令过期后,美国边境有多乱、乱多久
- 新闻周刊丨青稞成熟美如画 他们一路见证丰收喜悦
- 地铁乘客发病,无人知道“紧急报警器”
- 干细胞+基因治疗 渐冻症联合疗法安全性获证实
- “国风古韵”打卡地受青睐 中国多景区展现“新国潮”
- 二维码付款 留意背后有人盗刷
- “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蓉启幕 展现汉字千年演进历程
- 联大举行防治结核病高级别会议 为未来五年制定新目标
- 100万亿元!建行英国人民币清算行累计清算量实现新突破
- 年纪轻轻胃先“萎缩”,还能逆转吗
- 中国公布未来三年政府采购重点改革任务
- 俄罗斯多个机场暂停起降航班
- 从“三驾马车”看中国经济动力之变
- “悟空一棒” 浙江丽水古建“风起云涌”欲创文旅“神话”
- 百余国支持中国在人权理事会主提纪念《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30周年决议
- 郑州公交上线“碳易行” 绿色出行氛围感拉满
- “今昔—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蓉开展
- 亮相全国优秀舞剧邀请展演 《深AI你》用舞蹈展开对未来的想象
- 走进广东“菌”工厂 看金融数字普惠赋能实业
- 热门推荐
-
- 安徽提供20万个政策性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是乡愁也是风景!暑期漫步古镇 感受烟火人间
- 为青年人才解决居住困难 上海首个文化人才公寓启用
- 老年人怎么吃才能高效补钙?
- 加拿大卑诗省2023年非法药物中毒死亡人数创新高
- 起底部分网红律师直播间:那些离奇案件是真的吗?
- 女性心血管病高发 竟有这些“特殊原因”
- 【冰雪春天】春运首周昆明机场口岸出入境旅客超5万人次
- 春运首日24小时 安徽阜阳“车辆大夫”检修1.9万余辆铁路货车
- 互助“申”情 上海市职工保障互助会成立30周年保障2.5亿人次
- (神州写真)找“搭子”流行 中国年轻人寻求“轻盈社交”
- 受部分地区强降雨天气影响 7月14日重庆火车站停运列车31列
- (新春走基层)年货“新宠”国产美妆如何破局
- 加拿大国际车展恢复举办 加制造首款零排放概念车亮相
- 甘肃积石山办首届大禹文化研讨会:探源“大禹故里”在哪儿
- 北京首部长城主题大型情景剧将于6月9日首演
- 加拿大多家主流媒体联合起诉OpenAI侵犯版权
- 中国交通运输部:端午假期预计发送旅客超1.4亿人次
- 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携手拉萨市图书馆开展“过中秋佳节·品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 新航季中国国航欧洲航线运力投入超过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