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蓉开展
中新网成都1月7日电(记者 贺劭清)“我们希望借这次展览让四川民众一窥香港日常,非遗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大家吃到喝到的港式奶茶、菠萝包和蛋挞,它们的制作技艺也是珍贵的非遗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成都经济贸易办事处(以下简称“香港驻成都办”)主任袁嘉诺7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内地民众观看“今昔—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后,来香港City Walk有不一样的感受。
“今昔—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7日下午在蓉开展。 记者 贺劭清 摄
当日下午,由香港驻成都办主办的“今昔—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成都开幕。此次展览通过生动的图文视频和展示装置,介绍粤剧、凉茶、大澳端午龙舟游涌等香港非遗,让更多内地民众了解香港非遗文化。
7日下午,成都市民观看“今昔—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记者 贺劭清 摄
袁嘉诺介绍,去年川剧、自贡彩灯走进香港,为香港市民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今天开幕的非遗展是“礼尚往来”,进一步加强两地文化艺术上的了解和合作。“今天的展览只是一个开始,2024年香港驻成都办会继续不遗余力地促进川港文化交流,推动川港民心相通。”
“从前有的文化,往后不一定有,所以所有的非遗都值得我们去保护、传承。”香港八和会馆副会长、粤剧传承人谢雪心表示,粤剧与川剧都是中国宝贵的非遗文化,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带香港学粤剧的小朋友来四川观摩川剧。
“成都大街小巷都有香港茶餐厅,原来香港‘舌尖上的非遗’早就走进了我们生活。”拍摄多张香港非遗照片后,成都市民张蓉说,孩子放寒假后她计划全家一起坐着高铁去香港旅游,吃早茶,看舞龙,进一步了解香港多彩文化。(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守住短视频再创作的底线(百姓关注)
- 沙海之中辟通途 新疆南部现新图景
- 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生成
- 包粽子做香囊 福建平潭台胞同心迎端午
- 韩国釜山美军仓库大火被扑灭 未造成人员伤亡
- 高价报名人工智能培训,“推荐就业”压根没影
- 第二届济南科技金融论坛在泉城济南举办
- 全澳大学开启为期一周罢工 教职工处于“崩溃边缘”
- 年度国内字词:定格难忘记忆,承载美好向往
-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泰国食药监局:将严查日本进口海产品
- 中演协:“五一”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20.84亿元 同比增长37.17%
- 四川海螺沟景区12月26日恢复接待散客
- 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公布“平遥创投”入围项目
- 浙江水果“块状经济”:以品质出圈搭建果农共富路
- 北京电力基础设施重建工程完工 保障民众温暖度冬
- 盖茨基金会:七项低成本创新到2030年可挽救200万母婴生命
- 4名英国贝尔法斯特骚乱制造者出庭受审
-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 台风“三巴”携风裹雨袭粤 全省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 热门推荐
-
- 苦美久矣!冲绳民众高呼“还我和平!”
- 南珠高铁南玉段开始满图试运行 预计2024年底具备开通条件
- 重庆涪陵:让“枫桥”成为“连心桥”
- 消费火热开年 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
- 从象牙塔到泥土地 广西“95后”女孩把办公桌“搬”进绿水青山
- 2024青海-香港经贸交流合作活动在香港启幕
- 非洲亚吉铁路六年 中方团队运维服务收官
- 国开行创新发行7天重定价DR中长期浮息债
- 年轻人成带头人,非遗工坊从乡村走向世界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云听内容产品发布
- “西电入浙”主通道迎“体检” 电力人“上春山”护巴蜀水电下江南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云天励飞董事长畅享未来:未来每人可能拥有3台机器人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罗源:深山里如何种出黄金奇异果?
- 你吃大闸蟹了吗?降价了,便宜的一只不到10元
- 浙江水果“块状经济”:以品质出圈搭建果农共富路
- “80后”正厅黄巍,进京履新
- 上海地铁首次试点行李自助寄存服务
- 电影市场强势复苏 国产片有多能打?
- “华创杯”获奖者曾承:参与创业大赛是幸运的事
- 11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433元 上调226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