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团队以空气和水为原料合成重要化工中间体
中新社合肥4月19日电(记者 吴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耿志刚教授研究团队,仅以空气和水为原料,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方法,并成功合成羟胺。
4月19日,该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可持续性》(Nature Sustainability)上。
羟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在医药、纺织、电子等精细化工领域。
曾杰介绍,工业制羟胺通常以氨为原料,以氢气或二氧化硫为还原剂,其生产过程不仅会消耗大量能源和化石资源,还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
在“雷雨发庄稼”的自然现象启发下,研究人员借助等离子体放电技术,成功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空气转化为氮氧化物。
“等离子体放电会使空气中产生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曾杰说,有了二氧化氮,就可以进一步制备硝酸。
为提高硝酸的制备效率,研究人员开发设计出一种等离子体平行电弧放电装置和多级气体循环吸收塔装置,实现仅以空气和水为原料,连续生产浓度高达7.5克每升的硝酸溶液。
“在实际生产中,产物分离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占比很高。如果只得到低浓度羟胺,那么制羟胺还将需要‘天价’分离成本。”曾杰说,为了降低产物分离成本,需要进一步提高羟胺在溶液中的累积浓度。
于是,研究人员对硝酸溶液进行了5小时的持续电解,最终得到含量高达2.5克每升的羟胺溶液,并验证了延长电解时间可以提高其累积浓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席振峰表示:“该工作将环境中的空气和水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羟胺,为化工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潜在的氮源转化途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骊珠认为,该工作为发展基于电力驱动的绿色人工固氮过程提供了新范例,是氮物种可持续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向。
曾杰表示,接下来,将从升级等离子体放电装置和优化高效电催化剂两方面出发,提高电合成羟胺的能量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央行: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
- 三峡升船机迎来第三次计划性停航检修
- 重庆发布乡村振兴林业碳汇方法学 助力山区高质量发展
- 秦兵马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投入使用
- 品茶香藤韵,安溪历史文化展主题社教活动在国博举办
- 北京返乡从哪走?七大火车站 站站有专攻
- 江苏盐城开启“春运暖程”:返乡旅客感受“盐”途有爱
- 2024年中澳国际电影节启幕
- 奥运带动全民健身热潮!桥下空间、废旧仓库变球场
- 流浪猫该不该喂?沪上中外居民共商“喵”计
- 竞争力领先、韧性充足……数据见证“磁吸力” 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 广东在甘肃实施投资合作项目438个 累计到位资金1442.95亿元
-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 河南多项举措便利入境游
- 山东日照港第四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产 打造亿吨级原油集散地
- 从康定到杭州:医疗帮扶助关节患者“重走人生路”
- 3·15期间上海各级消保委受理消费者投诉8753件
- 专家学者江苏盱眙共话凹凸棒石产业发展
- “品藏茶观西藏”文旅交流活动亮相泰国曼谷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彭泽:春茶采摘正当时 茶韵悠长促增收
- 特朗普卸任后第四次遭刑事指控 或进一步加剧美政治和社会撕裂
- 热门推荐
-
- 警企携手 平安共建,中国平安助力第十六届深圳警营开放日活动
- 2023年滴滴全民拼车日来袭 多种优惠活动助力绿色出行
- 让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大舞台绽放光彩
- 今年一季度海南GDP同比增长3.3%
- “良渚论坛”嘉宾悼伦福儒:他和良渚永远连接在一起
- 四川武胜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5名行人死亡 肇事者已被控制
- 浙江金华白衣天使铺就援疆“光明”路
- 世界首条“高速公路”秦直道保护迫在眉睫
- (新春见闻)400多岁的惠山泥人“正青春”
- 西渝高铁东大巴山隧道出口正洞掘进突破千米
- 第十五届广州南沙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
- 国家能源局:截至6月底我国“西电东送”输电能力已超3亿千瓦
- 山西晋城:逐梦田园织锦绣 广袤沃野谱新篇
- 去年以来法律援助机构帮助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
- 海内外专家学者共话“世遗时代下的文化交融与互鉴”
- 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 走访那不勒斯东方大学:300年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缩影
- 2024年(贵州·仁怀)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吸引全球2811款酒品参赛
- 哈尔滨市:今年1-9月新开办企业4.29万户 增长率居东北四市之首
- 首次看片 于和伟眼眶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