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救到救人,一位血友病患者的“罕见独白”
中新网兰州4月17日电(南如卓玛)2024年4月17日是第36个世界血友病日。36岁的贾治军与血友病抗争整整30年,他经常梦到自己小时候,每天手里捏着一支青霉素,从自己家走到村医家去打针的“恐惧”。过了很多年,他才知道,当时,打了那么多青霉素,其实都是“错的”。
因为,那根本不是当地医院诊断的风湿性关节炎,而是血友病。“打青霉素是完全不对症的。”他说。
漫长的治疗期,一个家庭的“风雨飘摇”
那时,贾治军的鼻子、肌肉、关节莫名自发性出血和肿胀,剧痛缠身,夜夜难眠,手足无措的父母只能整夜陪在床边,一筹莫展。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病,是凝血因子基因缺陷引起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通常女性携带、男性发病。如果不能获得规范治疗,会有很高的致残和致死率。
30多年前,别说家在甘肃庆阳农村的贾治军父母没听说这种病,连当地医院的医生都毫无头绪,只能反复以关节病去尝试不同的治疗方式,使年幼的他饱受折磨。直到6岁那年(1993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贾治军第一次被确诊为血友病。
“更遗憾的是,到现在,也有很多基层医院会出现误诊漏诊。”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贾明峰说,尽管血友病确实很少见,但这个群体一直存在,甘肃目前约有2000例,更令人担忧的是,血友病会遗传到下一代。
比如:父亲是血友病患者、母亲正常,所生女儿为100%是血友病无症状携带者,儿子正常;如果父亲正常、母亲携带,女儿50%是血友病无症状携带者,儿子50%是患儿;父母均患病,子女无论男女都是100%患儿。“所以遗传阻断格外重要,急需全社会关注和科普。”贾明峰说。
抗争30年:希望帮助病友“少走弯路”
打开贾治军的冰箱,装满了凝血的药物八因子。每周注射3次,每次注射10瓶2000单位,他给自己左胳膊扎上绷带、拍两下左手背,然后右手精准地把针扎进去,药物慢慢推进去,整个过程需要近半个小时。这样注射药物的预防性家庭治疗,他坚持了十年,两只手早已扎得青一块、紫一块。
更早些年,八因子等药物还没纳入医保,贾治军用不起。从6岁到21岁,每当出血肿胀疼痛时,更多的是“硬扛”,后来用血浆冷沉淀物。所幸,如今血友病用药基本纳入医保,再加上基金会、医院、社会组织等各界力量的助力,患者自己支付很少费用或基本不用支付,都能用得起药。
现在,贾治军是“甘肃血友之家”的负责人。他的电话时常响起,回答很多病友的问题,共享最新的诊疗研发进展信息,也会联合医院做一些患者交流活动、义诊等等,遇到因病自卑、不愿积极治疗的,他都耐心疏导,教一些家庭预防性治疗方法,鼓励大家好好活着。
“自己怎么过来的,心里太清楚了,很难。我希望自己竭尽所能,帮助他们。”因为这个病,贾治军从小不玩打篮球、踢足球这样的剧烈运动,与同学相处也格外小心。2008年,父亲去世,家中姐姐都已出嫁,只剩孤儿寡母,他十分绝望,辍学在家。三姐担心弟弟状态,便带到兰州照顾和开导,后来找了一份打工的工作,干一些轻松的活。
“我们,能生育健康的下一代吗?”
妻子赵俊梅是个十分乐观且坚强的女人,他们当年打工时相识相爱,丝毫不介意贾治军患血友病这个事。“其实,只要做好预防性治疗,他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他已经很久没发病过。”在她的眼里,丈夫和常人无异,只是多费心准备药物、按时注射就行。
一直面带微笑的赵俊梅,只有说到孩子时,忍不住哭了。“因为这个病会遗传,孩子将来万一发病,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家、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关于孩子的“健康担忧”成为她心中的一块结。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马晓玲解了贾治军夫妇的“心结”。“如果自己是遗传病患者,或自己来自遗传病家庭,一定要在孕前来做遗传咨询。”她介绍说,随着医疗技术发展,现在有希望通过第三代试管技术,筛选一个染色体正常且不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植入母亲的子宫,生一个健康的孩子。
不过,在日常诊疗中,最让马晓玲“着急”的是,很多女性找到医院时,常常年龄已达高龄产妇,或已生育一个发病或携带的子女,四处求医治愈无果后,才考虑找生殖医学中心咨询生育健康二孩。“女性卵巢功能、卵子质量都跟年龄关系很大,年龄太大,医生都无能为力时,这是最遗憾的。”
据统计,自2009年开展第三代试管婴儿筛选健康胚胎开始,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完成70多个罕见病病种家系再生育的“健康阻断”,其中20多个血友病家系实现生育健康孩子的梦想,下一代从此彻底告别罕见病的困扰。(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风吹半夏》定档11月27日
- 黄河三角洲最大跨度A字型斜拉桥合龙
- 链博故事丨一台医疗影像设备,如何“链”接世界?
- 北方大部地区有较强降雨过程 南方中东部地区有持续性高温天气
- 美国外教“闯荡”重庆美食圈 安居创业两相宜
- 邮储银行承销全国首单混合型科创票据类REITs
- 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州立大学发生枪击事件 致2人受伤
- 国际观察:推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
- 财政部拟发行2024年记账式贴现(四十一期)国债
- 一季度中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 中国加强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 证监会详解政策
- “中国市场蕴藏着巨大发展机遇”
- 用眼药水或蒸汽眼罩可以缓解视疲劳吗 | 呵护眼健康
- 山东City Walk受热捧 “点燃”文旅消费新活力
- 盖茨基金会和惠康基金会宣布将为结核病候选疫苗后期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 直击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逾50个项目签约落地
- 百戏齐唱展芳华 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幕
- 亲历者讲述“失联的36小时”:众志成城“孤岛求生”
- 第4号台风“派比安”在海南万宁沿海登陆
- 清明祭扫高峰将至 北京加强公共交通运力供给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妇产科专家:婚前和孕前筛查是预防地贫的关键步骤
- 西渝高铁槟郎特大桥跨包茂高速连续梁顺利合龙
- 法治在线丨这种骗局专门针对留学生 警惕这类“转账”
- 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开幕 聚焦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 儿童小饭桌,凭啥俘获了上班族
- 广东:募集超1300万元 只为“星星的孩子”
- 有演员被疑似诈骗组织骗至境外 中国广联演员委员会发声
- 李海潮委员主张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扩大儿科患者救治资源
- 台风“卡努”即将登陆韩国 吉林黑龙江等地有较强降雨
- 省一笔!今年换这些,有补贴→
- 华北平原高温蔓延 多地游客入晋“上山寻凉”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施行半年初见成效
- 前11月广州海关监管开行进出口班列380列
- 右翼人士列出“攻击名单”!美众议长选举乱象丛生
- 山西第二批8家省级重点专业镇授牌
- 7月1日起上海南站设施更新改造 部分列车临时停运
- 安徽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平台企业创新引领赋能实体经济
- 广东连南千年瑶寨启动“尝新节”系列活动
-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发生5.9级地震 震源深度8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