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跨越千里赴广西为烈士扫墓 41年未曾间断
中新网百色4月2日电 题:退役军人跨越千里赴广西为烈士扫墓 41年未曾间断
作者 张广权 凌箐璐
清明将至,广西那坡县烈士陵园,苍松翠柏,肃穆庄严。夜色笼罩下,1010座革命烈士墓碑前,铺满鲜花,烛光闪闪,红旗飘扬。夜幕中,在烈士坟茔间,朱豫刚缓缓举起手臂,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这已是他第41年到广西边疆为牺牲的烈士扫墓。
今年61岁的朱豫刚是湖南长沙人。1979年,16岁的朱豫刚参军入伍,奔赴广西参加战斗。
1981年5月,一次激烈的战斗前夕,18岁的朱豫刚与三名战友许下“生死约定”:“我们之中如果有谁牺牲了,活着的人要为死去的战友照顾父母,每年到广西来走一走,看望兄弟们。”
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其他三名战友不幸壮烈牺牲,从此长眠祖国边陲。身受重创的朱豫刚在炮火中被抢救过来,至今右肩背留有弹伤、右腿负伤、左耳失聪、身上仅有一个肾。
1982年,从战场上退下的朱豫刚,回到家乡湖南长沙。从1984年起,每年的清明节,朱豫刚都会雷打不动地从湖南辗转千里到广西凭祥祭扫牺牲的战友。每年的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他都会像一只候鸟一样,到长沙、株洲、邵阳等地替牺牲的战友回家,与他们日渐衰老的父母团圆。
1999年清明前夕,在凭祥匠止烈士陵园,一位母亲在其子牺牲20年后,首次来到儿子墓前祭扫。老母亲泣不成声地告诉儿子,因为自己身体不好,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来看他了。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朱豫刚。
从那天开始,朱豫刚每年都会替这位老母亲去烈士墓祭扫,也会在祭奠战友的同时,一同祭奠陵园里的所有烈士。
“这些牺牲的战友在战场上为我挡子弹,让我有了活下来的机会。我无怨无悔地做这一切,就是为了不让战友白死、不让自己白活。”朱豫刚在41年如一日的身体力行中兑现与战友的“生死承诺”。
41年来,朱豫刚每年清明节前夕风雨无阻往返于长沙和广西为烈士扫墓,他的“千里祭扫”在两地传为佳话。在他的感召下,跟随朱豫刚到广西边境为烈士祭扫的退役军人、烈属和爱心人士逐年增多,扫墓团队从最初的三四个人逐渐壮大到30多人。
“他是一位重情重义的老战友,这些年他凭着在战场上练就的坚强意志和担当,在事业上一路打拼,尽可能创造条件代牺牲战友尽孝,照顾家人,很不容易。几十年来坚持祭扫牺牲的战友,非常难得!”作为朱豫刚当年所在部队的班长,与朱豫刚一同多年到广西扫墓的老兵侯志国为这位血性老兵点赞。
“我今年采购了11万支鲜花,让花店扎成7000多束花束和近100个花篮,我要让鲜花和花篮覆盖凭祥的匠止、南山、法卡山、龙州烈士陵园以及宁明、那坡、靖西的烈士陵园,让陵园里面鲜花簇拥、红旗招展、灯火通明,照亮烈士回家的路。”朱豫刚说。
3月21日至29日,在为期9天的扫墓活动中,每到一处烈士陵园,朱豫刚总是那个最忙碌的人。插红旗、摆放鲜花、点亮长明灯……无论是头顶烈日,还是冒着风雨,每一个环节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今年是我第41年来广西扫墓。只要还能走得动,我肯定会年年回到这里看望我的兄弟们。”朱豫刚表示。(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科技赋能考古 河南公布一批科技考古成果
- 北京地铁6号线南延区间盾构顺利始发,将延长一站至东小营南
- 美国星巴克任命新任首席执行官
- 在“中国式风景”里看到世界是一个圆
- 更“新”更“绿”更“智能” 看老工厂如何焕新升级
- 汕头暑假旅游福利:好玩又好吃
- “岭南曲艺传习所”成立:让粤曲南音更好听好看
- 上海警方:捏造医生组织卖淫等,仁济医院一实习生被行政处罚
- 北京开展50余项遗产日活动 以历史文化滋养现代生活
- 铁路单日售票量再创历史新高 这几个方向还有余票!
- 重庆铜梁小安溪虎峰站水位将超保 重庆发布洪水橙色预警
- 持续创新突破核心技术
- 全球数字化风起云涌 中国如何把握潮流“脉动”?
- 复旦大学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成立 将做好五篇“金融文章”
- 日本加紧强化军事“桥头堡” 冲绳何时可获安宁?
- 特朗普最新任命!这次包括火箭队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前瞻:绿色经济引领产业合作提质升级
- 外国网红看海南|英国小伙哈维在琼中的“一日农夫”生活
- “斯人”刚走,“曼曼”又来了?
- 优化服务为入境游添把火
- 热门推荐
-
- 新疆兵团护林员马晓华植树造林28年守护生态
- 重庆警方破获电镀厂特大污染环境案 涉案固体废物1万余吨
- 专访作词人尹约:创作似沉香,先受伤才能凝香
- 浙江:优化法治“软环境”激活美妆产业发展“新引擎”
- 财政部: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
- 岸田内阁支持率大跌创新低 日媒:已进入“危险水域”
- 朝中社:金正恩邀请普京访朝 普京接受
- 华南西南等地有较强降雨
- 天下关公,红遍全球的“偶像”
- 泰国女孩元帆帆在中国留学:我融入得非常好,一点也不像外国人
- 暑期浙江水上旅客运输量超1400万人次 创近三年新高
- (乡村行·看振兴)广东客家古村落奏响农文旅融合“振兴曲”
- 89项工程获颁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 幼儿园“半日班”的喜与忧
- 对单位保有“秘密”,缘何官司有胜有败
- 一股冷空气正影响我国大部 如何防范?专家分析
- 直播卖高仿?“擦边球”也要管起来
- 英国将加强对银行评估风险方式的检查
- 啤酒业上市公司年报盘点:6家营收净利双增长
- 青海省首个铬产业园初见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