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木兰游”品牌效应彰显 赋能全域旅游
中新网武汉3月30日电 (卢琪)木兰天池风铃节29日在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天池景区开幕,汉服巡游、点茶等特色活动吸引众多游客体验。“陪父母来徒步,还了解到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事,感觉很有意义。”游客王仪说。近年,武汉黄陂“木兰游”品牌效应持续彰显,带动当地全域旅游热。
明清时期的《黄陂县志》记载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说故事。依托木兰IP及生态禀赋,黄陂打造1000平方公里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全区23个景区共创“木兰游”品牌,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走进木兰天池,山林苍翠、溪水淙淙,奇峰异石交错,“木兰忠孝园”“木兰外婆家”等木兰元素随处可见。“景区以山水风光为主,相传是木兰少年习武之地,打造的《木兰少年志》系列演出,还原了少年木兰在外婆家的成长过程。”木兰天池景区总经理李波介绍。
眼下,正值赏花季。黄陂清凉寨、锦里沟的山林湖间,粉白樱花随风摇曳;木兰草原内,紫红芝樱花海进入最佳观赏期;木兰云雾山上,杜鹃花开得漫山遍野……从早期“木兰八景”到如今处处皆景,黄陂A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县(市、区)前列。
自然风光之外,黄陂诸多热门景区通过声光电手段及情景剧场、实景演出等方式,增强游客参与感和游玩体验。木兰草原景区的大型实景演艺《花木兰·云中战歌》再现“木兰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经典片段。在木兰不夜城景区,古色古香的“东市里”“西市里”花灯璀璨,游客徜徉其中,可与身着古装的角色互动、对话,沉浸式体验花木兰故事。
各景区的景观、服务、文化呈现方式不尽相同,却又“串珠成链”,激活全域旅游。近日,黄陂区还将木兰草原、木兰天池、木兰云雾山、木兰花乡、锦里沟景区组合,发布“五景联票”活动,以大幅优惠吸引外省游客。同时,将景区串联,策划行程更长、体验更丰富的“木兰游”线路,实现从“引客”到“留客”。
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假期,黄陂区接待游客151.45万人次,同比增长71.36%。
“木兰游”带火的不仅是各大景区,还有当地精品民宿,木兰暖村是其中一例。据介绍,该项目保留村落的砖瓦、古桑树等,维持村湾底色,打造生态农业景观,呈现“自然生长的村落”,民宿开业以来,订单不断,旺季周末甚至“一房难求”。
为打造精品民宿集群,黄陂区学习江浙地区民宿运营经验,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同时,出台“木兰游”高质量发展“黄金十条”,针对打造精品民宿,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
伴随“木兰游”的持续火热,黄陂区加快提升服务质量,一方面制定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导则、标识标牌设置规范等全域旅游服务质量团体标准,另一方面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做好无缝链接木兰景区群“快进慢游”,提升游客体验。
“木兰文化在黄陂早已家喻户晓。”武汉市黄陂区文化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徐晓青说,武汉市黄陂区文化馆一方面挖掘木兰传说相关文献、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等传承方式,拓展文旅发展道路,通过文旅融合提升木兰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黄陂深耕木兰文化、保护文化遗址、整合文化资源,把全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黄陂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郑军辉表示,未来该区还将继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景区品质、优化游客体验,全力打造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越边境上的首个高铁春运:临近收官旅客不绝
- 预测模型神机妙算 对干细胞移植后疾病可“未卜先知”
- 沪闽民革携手合作 奏响新时代“山海乐章”
- 取代密室和剧本杀 2022年户外潮流运动蔚然成风
- 中国民航“一带一路”合作平台维修专业技术委员会在广州成立
- 两部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大会将发布太空旅游多个引领性项目
- 世界机器人大赛-首届太空机器人大赛在湖南长沙举行
- 《至少还有文学》推出: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文学?
- 我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14.7%
- 端午假期广东接待游客逾两千万人次 “清凉”玩法热度凸显
-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倡议建设“创意银行”
- 以色列国防军:在黎南部开始“有限地面行动”
- 中国出境游火热升温 预测2024年将达1.3亿人次
- 未完成的攀登
- 传统产业创新底色足、发展潜力大
- 浙江义乌年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00亿件
- 外媒:巴基斯坦自杀式恐怖袭击死亡人数升至63人
- 加快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厦门湖里打造升级“15分钟养老服务圈”
- 奶茶里面含有“科技狠活”?多方回应
- 热门推荐
-
- 《财米油盐》|迈向千亿级市场,我国防晒产业靠啥做大做强?
- 排查、劝离!当地管护局回应女博主露营哀牢山
- 靳东演活了真实的法官
- 最新!英国凯特王妃在白金汉宫阳台亮相
- 点“金”之道|国家喊你啦!这波福利别错过
- 广西建成全国最大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
- 湖南东安打造智慧农场 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作业
- 探访中国首个省级节约集约用地试点
- 致敬这些编织好生活的人
- 无法忍受!她发长文后辞职
- 16台百万千瓦机组首次全开并网运行
- 沉沉嘉穗泛金黄 邮储银行助力秋粮收购有序开展
- 老年人出现症状何时需要就医?
- 全球首辆大型5G移动急救复苏单元在杭州启用
- 核酸过期 航空公司无权“变通”
- 百余名汉江流域技能人才齐聚湖北襄阳同台竞技
- 遇见福建:伊秉绶故居和文化园在客家祖地开放
- 外骨骼机器人、可移动“太空舱”住宅……中国—东盟博览会还有这些亮点
- “挂号不就诊”,三甲医院1800多名病人去哪儿了
- 暑假期间,多家博物馆实行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