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美家乡河”——金华梅溪
中新网金华3月25日电 (张益聪 毛米罗 施兰霞)近日,第二届浙江省“最美家乡河”名单揭晓,金华市梅溪获评。梅溪位于金华城南,属钱塘江流域金华江水系武义江支流,全长53.2公里,流域面积248平方公里,平均河宽70米,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
观浙江:金华何以梅溪?
近年来,金华市实施梅溪综合治理工程,按照“一轴、三区、七景、九堰”治理格局和“生产、生活、生态、生机、生计”共治共荣的理念,以水文化串联生态与民生,打通水脉、挖掘文脉、带动金脉,勾画出梅溪山水田园诗画长卷,带动梅溪两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千万工程”建设,取得显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9年梅溪以高分获评省级美丽河湖,省验收组给予了“全省美丽河湖样板”的高度评价;2020年获评全国“生态环境创新工程百佳案例”;2021年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参阅报告》介绍梅溪治理案例;2023年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水利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浙江省首批“水旅融合”精品研学线路,并在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培训班上作为专家授课案例。
更重要的是,通过百姓家门口的梅溪,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并且民众河湖共治共管意识提升,节水护水氛围浓郁。一条梅溪,流淌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让更多人“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如今,生态、文化、幸福已成为梅溪最显著的标志。
看金华:梅溪何以为家?
对于河湖而言,除了地理位置的家乡坐标,一方面,通着地缘文化的“家思”,另一方面,连着生态环境的“乡愁”。
2016年开始,梅溪启动综合治理,实施水系防护与防洪、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五大工程,保持河道原有自然风貌,打造“堤在园中、园在堤中”的生态堤防,恢复和营造滩、涧、湿地等不同的水系形态,并着力构建多样、稳定的植物群落。
治理后的梅溪堤防全面达标,以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一解梅溪流域的生态“乡愁”。不仅如此,梅溪综合治理在实施堤防提档改造、提升防洪灌溉能力的同时,还充分挖掘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流域文化,融入重要节点、重点建筑,以文化为脉络建设改造形态各异的“梅溪九堰”。
通过金华地缘文化的融入,赋予了梅溪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蕴,诠释了新时代治水新路径。梅溪流域还将婺剧水袖形态融入堰坝,以空中廊桥连接两岸,造就了“空走廊桥,水撒衣袖”的水域景观和人文气象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带。
如今,这些堰坝及绿道成为民众郊游踏青、网红打卡的热门景点,游人漫步于水系河边,欣赏优美欢快的婺剧唱腔、古雅简洁的婺派建筑,不经意间,让人感受到文化气息、触摸着历史脉络。
见梅溪:家乡何以“最美”?
“一衣带水出南山,夹岸徐行绕林田,七星凝玉桃源乐,九曲堰落诗画间。”金华市依托梅溪生态廊道,沿线创建了1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24个A级以上景区村庄、11个市级精品村、15个秀美村,成为金华城市的后花园。
2022年,金华市政府批复《金华梅溪水利风景区规划》,依托梅溪综合治理工程,打造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推动流域水利风景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
梅溪治理取得了长藤结瓜的实际效应,廊道美景与村庄风景连成一体,旅游节点、功能区块等有机串联,为村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梅溪生态蝶变吸引了外出务工的村民回村,他们纷纷改造房屋,办起了农家乐、民宿。
譬如,安地镇岩头村打造诗画岩头文化产业园,集体经济收入由2019年的不足15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不足5000元增长到5万余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如今,梅溪两岸水上乐园、金华动物园、燕语湖垂钓基地、岩头文创园、水利博物馆等串联成线,带动了沿线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不仅如此,半程马拉松、全国钓鱼人运动会、金华10公里精英赛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在此举办。
2023年梅溪流域旅游接待164万人次,旅游收入1.58亿元。(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国展二期预计明年启用 数字化场馆更“智慧”
- 中国红十字会驰援涿州洪涝灾区
- 一榫一卯一世界 中国首架全榫卯结构木制“直-20”亮相天津
- 淄博烧烤“问道”柳州螺蛳粉,中国网红城市探索“常红”之道
- 近九成大学生被皮肤问题困扰
- 长三角铁路端午小长假运输方案出台
- 北京热门景区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应对暑期旅游高峰
- 保护与传承:木拱廊桥在福建
- 中新健康丨国家卫健委:工业企业40%劳动者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
- 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有望突破百分之四十
- 中国商用车出击2023亚洲物流双年展 加速新能源转型升级
- 报告:综艺节目助推露营成为大众潮流生活方式
- “中国色”音乐会在沪首演 国乐与AI跨界“碰撞”
- “碳”索新路径,安徽旌德念好“山字经”
- 宁夏1.2万户“六新六特六优”企业享受近40亿元税费优惠
- (经济观察)中欧班列(郑州)驰骋不息 “黄金通道”潜能加速释放
- 中国气象局:增强城市气候韧性安全
- 中国驻摩洛哥大使出席2023摩洛哥“欢乐春节”启动仪式
- 外媒:美部署在以色列的“萨德”系统参与拦截导弹
- 中亚媒体高层走进乌鲁木齐京剧院 近距离感受中国国粹
- 热门推荐
-
- 促进风力发电高质量发展
- 博物馆转型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字化?
- 粤港澳上百名“粤菜师傅”参与技能大赛比拼
- 话剧《面皮》登台国家大剧院 展现改革开放带来山乡巨变
- 无人机“炫技”北京科博会 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
- 沪深交易所辟谣:T+0不属实
- 重庆:10岁男孩流血倒地 路过医师紧急时刻伸援手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主题展在乌鲁木齐开展
- 践行大食物观的福建启示
- 深入发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价值
- 推动关爱孤独症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研讨会在京举行
- 抢救仅1100克超早产儿 重庆医生首次为超早产儿做床旁手术
- 主创解读:《红翡绿翠》如何用舞蹈语汇讲故事?
- 湖南举行炎帝陵祭祀典礼 迎2023年第一届炎陵黄桃文化节
- 连环画艺术巡展在京举办 展现优秀传统文化新风采
- 中国—尼日尔中医诊疗中心在尼日尔综合医院揭牌成立
- 马士基航运公司:正准备恢复红海航行
- “洋师生”走进申城夜校 传习中国传统文化
- 城市设施如何感知地震风险?科技赋能“防震减灾+”成效显著
- 商务部: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